移动支付竞争关键在于平台之争
2013/11/14 14:24:35

  近年来现金作为支付工具的重要性不断降低。从国内M0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的趋势可以看出,现金支付作为支付工具,已逐步被非现金支付方式取代。国内银行卡支付金额已由2006年的1.3万亿元提升至2012年的9.1万亿元,复合增速为38%,而同样的时间区间内,现金消费交易额仅由2006年的6.3万亿元提升至2012年的11.9万亿元,复合增速为11%。银行卡支付金额小、笔数多、支付场景多样的特点,同样是移动支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2012年智能手机渗透率已超40%)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迅猛,预计未来将逐步对银行卡支付产生替代效应。

  随着通信网络,移动设备,信息安全等技术进步,移动支付发展经历了从基于短信和语音的第一代移动支付,到通过手机客户端,利用Web方式实现的第二代移动支付,目前正在蓬勃兴起的是基于“NFC通信芯片+SE安全芯片”实现“近场+远程”的第三代支付。第三代移动支付具有更完善的支付终端、支付平台和支付功能,相比其他支付方式具有突出的优势,成为银联、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争相开拓的市场。由于NFC支付需要借助手机为载体,使得原本银联、银行、商户的产业链中增加了运营商、手机生产商等环节,使得产业链协调变得更加困难。

  虽然目前近场NFC支付由于运营商、银联等主要利益方的博弈迟迟没有开始规模商业应用,但近场NFC支付仍受到用户的关注和支持。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近场NFC支付凭借其高度便利性,将以公交系统、便利店等场景为突破口,取得快速增长进而渗透至其他消费领域。预计2014年,当运营商、银联、银行等机构对于合作方式、收入分配、补贴标准等方面达成共识,商业模式逐渐清晰。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商业模式典型案例与创新策略分析报告》分析认为,虽然现阶段NFC近场支付商业模式尚未清晰,但是移动支付行业的竞争热点已经明确,即为移动支付平台的竞争。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关于移动支付商业模式主导权之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关于移动支付平台的控制权之争。支付平台具有巨大的价值。

  移动支付平台的控制权意味着可观的手续费收入。现金交易的电子化是未来交易的趋势,从中可以提取的手续费是相当可观的。具体就我国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来看,最近也会达到千亿元的级别。

  移动支付平台的控制可以深度挖掘消费数据。当硬件条件成熟时,用户基本所有的交易支付都可以通过移动支付完成。因此,移动支付平台会比传统的互联网支付平台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用户消费数据。这些消费数据是十分有价值的,可以帮助商家了解特定用户或群体的消费偏好并采取相应的经营策略,而掌握这些数据的移动支付平台必定能从中获得巨额的收入。

  移动支付平台的控制可以加载应用,收取进场费。由于移动终端具有便携性的优势,随着移动支付平台黏性的增加,各行业的商家为了拓展自身的业务,必然会在支付平台中添加一些应用,而支付平台可以从中获得进场费用。

  移动支付平台可以获得预存现金的时间价值。在独立的移动支付账户中,总会有一定的现金存量,支付平台可以获得这些现金存量的时间价值。此外,支付平台在履行第三方担保职责时,用户用于付款的现金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在自身的账户中,也不在收款的商家账户中,而是在支付平台的担保账户中,支付平台也可以获得这些现金的时间价值。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