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信,央行和发改委有不同意见
漂流移动支付网2017/6/7 16:25:12

今年3月,ofo宣布与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开启共享单车的信用免押模式。截止至上个月,国内已有14家共享单车接入芝麻信用,使用人数超过2000万人,免押金总金额约36亿元。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相当于芝麻信用分被用于客户营销。

央行万存知:个人征信决不能滥用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撰文《个人信息保护与个人征信监管》,称如果征信机构为共享单车企业的资金安全管理提供服务,似乎还是正道。但征信机构与共享单车企业合作,以信用的名义约束租车人,防止自行车被毁坏则有点本末倒置。

说到央行征信,大多数人都第一感受就是“信用卡逾期了就不能贷款”,除此以为,日常生活就基本感受不敢这个征信体系的存在。实际上,央行征信系统包括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其中,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始于1997年,在2006年7月份实现全国联网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最早始于1999年,2005年8月底完成与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和部分有条件的农信社的联网运行,2006年1月,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

央行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记录企业的信用状况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面对数以亿计的人口,央行个人征信就有点忙不过来了。据了解,央行个人征信系统目前覆盖8亿人群,但其中真正有征信历史数据的只有3亿人,而另外5亿人在央行征信系统中则只有基本信息,属征信的空白市场。央行征信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金融机构,信息来源也是金融机构。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央行征信系统都很难对金融机构以外的信息做到全面覆盖。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金融风险防范,央行认为一些更加市场化的征信机构则是必要的。2015元旦刚过,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开放民间个人征信市场,允许8家公司开展第一批个人征信试点业务。

然而快三年过去了,所有人都认为“征信牌照”顺势下发时,在今年4月召开的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表示,8家进行个人征信开业准备的机构目前没有一家合格,给个人征信市场浇了一盆冷水。

在万存知后续文章《个人信息保护与个人征信监管》中可知,8家机构全部不合格主要原因有三:①各家为了追求依托互联网的所谓业务闭环,市场信息链被分割,信息覆盖范围受限,产品有效性不足,不利于信息共享;②8家机构各自依托某一企业或企业集团,业务上和公司治理结构上不具备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存在利益冲突;③8家机构对征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规则了解不够,而且也没严格遵守,在没有以信用登记为基础且数据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各自掌握的有限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评分并对外进行使用,存在明显的信息误采误用问题。

万存知认为个人信息在征信中必须“有限使用”,个人征信信息一般用于信用交易领域(即放贷活动及贷后管理),不宜在其他领域广泛交叉使用,否则容易导致侵害个人信息隐私权益的法律风险。

发改委张国华:“信用”本质内涵超越“征信”

当然,8家进行个人征信开业准备的机构目前不合格并不能代表央行从此紧锁个人征信的大门,从目前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央行对于征信市场准入采取的是极其严格的要求。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征信已经在概念外延、内涵和使用场景、应用规模等诸多方面产生巨大变化。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教授表示,互联网时代需要重新定义“征信”,需要面向金融服务领域之外更广阔的领域去看待信用的价值和建设路径。

从时间维度看,信用源于社会的分工与合作。从空间维度上,信用更多体现出的就是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城市社会是陌生人的社会,一群不了解、不熟悉、以前甚至从未谋面的人在一起做事,进行生产活动,实现交换和贸易,在这个中间就必须需要一个牢固的联系纽带,来降低社交成本和经营成本,这就是信用的作用和价值。从这两个维度可以看出,信用的本质内涵远远超过传统“征信”概念定义的内涵。

张国华认为当前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不在于概念的争论,更紧迫的是两方面内容:①社会各领域都要纳入信用体系,尤其是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金融等重点领域更要加快建设;②要完善奖惩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信用的好坏决定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信用评价体系是否健全也会决定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比如共享单车被损毁折射出的一些素质低下等问题,都反映出了社会和城市在信用方面的缺失。

作为8家个人征信企业之一,芝麻信用近年动静特别大。除了共享单车外,免押服务扩展到酒店、租房、民宿、租车等等领域;通过负面信息披露、合作伙伴联动等,和最高法联合惩戒“老赖”超过120万人;医疗先享后付;信用城市......

张国华表示,技术改变和商业模式创新给了重新定义信用的机遇,“互联网+”能够根本性地改变传统的信用体系。在“互联网+信用”的支持下,谁讲信用、谁不讲信用,谁的信用程度高、谁的信用程度低,这些过去难以量化的信息,都可以非常便捷的获得。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每一个普通消费者可以便捷低廉地观察到潜在供给者的信用度,从而做出理性的抉择,大大促进在个体之间重新构建信用关系,逐步提升全社会信用意识,社会生产和交易的成本将极大降低,最终提高全社会经济运行效率水平。

目前国家个人征信系统不能让人满意,但是开放征信市场要考虑的问题也还不少。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不同的看法,最后如何取舍,是各方都要慎重衡量和考虑的。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