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店为啥不能用微信支付了?或因“二清”
2017/6/15 18:09:38

昨天上午,不少网友反馈在口袋购物旗下微店(下简称“微店”)内已无法使用微信支付进行付款。亿邦动力网尝试在微店内下单购买时发现,在选择付款方式的页面,微信支付已经处于灰色不可选中状态,下面的红色提示文字显示“业务调整暂停使用”。亿邦动力网注意到,昨天消息刚传出时,微店支付页面的红色提示文字是“维护中,请使用银行卡支付,无需开通网银”。当天,微信官方的回复为:“因系统接口升级维护,微店内微信支付暂时无法使用。升级完成后,用户可再次选用微信支付完成微店内购买支付。”

为什么微店不能用微信支付了?微信支付提示文字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

此前,有媒体报道蘑菇街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因“二清”问题被央行约谈(详情见:支付机构仅承担通道 蘑菇街等电商涉“大商户+二清”遭央行约谈)。我们先来回顾下什么是“二清”。

事实上,微盟、蘑菇街、有赞、点点客等第三方平台都曾面临“二清”的尴尬。由于不是金融公司,这些平台没有获得支付牌照的必要。尽管很早就引入了与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机构的合作,但支付机构仅仅是以支付通道的角色介入,并未对其平台本身的账户体系进行托管。在用户的钱通过支付通道到帐后,平台再从自己的账上把钱清算给商家,这是典型的“二清”模型。随着企业成长,这些平台的手上多多少少都能沉淀下来一笔资金。比如微店为商家提供的7天无理由退款服务,其原理是消费者支付的资金要放在官方账户代保管7天,确认七天内没有退款退货行为再释放给商家。在这7天内,这笔资金就被沉淀在了微店的账上。中国人行在《关于提供无牌机构办理支付业务信息线索的函》中提到,央行判断的核心标准就是无牌支付机构是否在支付业务流程中对客户资金有处理权限。第三方平台手里的这些沉淀资金,成了监管部门眼皮子底下的痒肉。

今年三月,央行曾就电商‘平台二清’模式约谈了一批第三方平台服务商。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因为资本的涌入,不少互联网企业近年来发展得很快,但对于监管而言,在合规性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风险也会随着规模的膨胀与日俱增。央行窗口指导并非是针对这几家企业,而是认为对这些企业现有的模式进行监管探路具有非常好的典型意义。如果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以后可以复制到同类监管场景中,甚至有可能对现行法规上进行相应的完善。”

消息人士透露,央行在三月的约谈中已经要求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针对“平台二清”进行约束,并给予了整改时间。如何做到合规?平台借助有资质的银行机构存留商家资金,银行直接划拨给商家,平台服务商全程不碰钱。亿邦动力网与部分第三方平台沟通后得知,这些平台大多已借助合作的有资质的金融机构完成商家资金的合规性技术保障,而微店则不知道处于何种原因成为了那个不听话的孩子。此番微信支付接口的断开,或许是对坏学生的惩罚。

微店是口袋购物在2014年1月初上线的手机开店软件,目前已聚有7000万商家,其中不少是个人小商户。此次微信支付接口的断开给这些中小商户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有生鲜产品店主发帖求助,订单量减少的预期让他们极度害怕生鲜货品屯压。微信支付在微信线上零售生态中无疑占据重要地位。业内人士透露,微信支付的用户黏性和付款成功率都非常高,在这个节骨眼上强迫消费者选用学习成本相对更高的替代方案,对成交率影响会非常大。个人及家庭卖家面对成交量锐减的状况却由于话语权较低,没有很好的发声渠道,其生存状态很容易被人忽视。

“二清”存在资金监管盲区,有可能导致种种经济问题的发生。企业既可能违法利用沉淀资金投资,也存在直接卷款跑路等重大经济隐患。虽然不清楚央行三月的约谈究竟给第三方平台留了多少整改的时间,但在其他平台都交了作业的今天,还没有完成作业的微店显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如今,微信支付接口的断开给了微店足够的反思时间。

据了解,和银行的谈判、接口对接、虚拟开户是一个复杂冗长的过程,想要获得支付牌照更是难上加难,可能短时间内微店很难恢复微信支付的接口。或许这也是提醒的红字从“维护中”变成“业务调整暂停使用”的原因。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