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当银行数字化战略遭遇第三方数字钱包
2017/12/4 15:34:04

当前,为了构建更高效的支付基础架构,一些国家正大力推行小额实时支付系统,支付体系正在发生巨变。为了解中国支付市场的现状,Gartner开展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市场第三方支付提供商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一、中资银行尚未建立电子钱包品牌

日前,Gartner在中国市场开展了有关电子钱包的调查,邀请1003位中国受访者从一系列电子钱包服务中列出他们在未来最有可能使用的三项服务(无论目前是否在使用)。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电子钱包提供商的选择意向

除了国内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表1中排名前5位的均为第三方支付提供商。其中微信和财付通均属于腾讯公司。

支付宝与(中国)银联的使用意向高度集中,且往往成为用户的首要选择,二者共占调查结果的88%。中国客户对电子商务的高度依赖让提供在线托管服务的支付宝从一开始就发展迅速。微信虽位列数字钱包第二位,但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中国客户并不将其主要银行(活期存款的银行)作为其潜在的电子钱包提供商。原因之一在于中国客户通常会持有多个活期存款账户,因而降低了与活期存款账户的关系强度。

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其电子钱包的认知度不高。此外,客户不断变化的支付方式也开始对其数字银行运营造成不利影响。

二、电子钱包一家独大

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支付宝(蚂蚁金服)与微信(腾讯)的母公司已经成立了自己的数字银行。尽管两者都以单独品牌开展数字银行业务(分别是MyBank与WeBank),但支付宝与微信数字钱包解决方案仍将成为其新的、重要的收入来源。它们的目标之一是将通过数字商务运营收集到的数据应用于中国主流银行服务不充分的中小企业。

那么,中国客户如何从数字银行角度来看待支付宝与微信呢?数字银行是一个非常难以解释的概念。因此,我们提出如下问题:您更愿意选用哪家提供商来管理多个电子/移动钱包(即通过该提供商查看并核对存款余额、监测交易并更新其他提供商的电子/移动钱包偏好设置)。虽然这并非数字银行定位的完整定义,但包含了一些基本的数字银行服务,指明了使用意向。

中国受访者对于电子/移动钱包提供商的选择结果见图1。在每10个受访者(使用多个电子钱包的受访者)中,有超过7人选择了支付宝。尽管中国市场具有中国特色,但最令各大银行担忧的是,客户使用第三方电子钱包解决方案的方式正在影响他们对数字银行服务的选择。

各银行并未置身事外,它们正积极与支付宝合作。然而,鉴于以下因素,银行在合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尴尬:一是电子钱包对于POS(销售终端)的侵袭,以及电子钱包提供商进而将支持中小企业与商户的支付服务,并将根据支付信息推出信贷业务;二是支付宝将其电子钱包接口作为其数字银行发展的切入点,并且将其电子钱包业务与数字银行(MyBank)业务相关联。

三、商业银行需改变观念

中国的银行在改变客户对于支付宝及其他电子钱包提供商的偏好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应抓住机会改变客户对于电子钱包的认知,从而提高客户对银行自身产品与服务的兴趣与接受率。

事实上,面对电子钱包中一系列有关支付、忠诚度与账户管理的功能时,客户并未将支付相关功能列在首位,如受到中国客户高度评价的一个功能是安全与责任信息显示,该功能定义为“指明某项交易的安全风险与相关责任水平”(考虑到商家、地点以及线上和线下)。

因此,银行应有能力推出改变客户对电子钱包认知的功能(无论是否根据数字银行业务推出了单独的电子钱包解决方案)。在以下两个领域,此类功能的推出尤其重要:支持客户控制安全性、更好地管理资金。

1.控制安全性

由于银行拥有身份认证与风险管理的丰富经验,因此在支付安全服务领域具有非银行机构难以比肩的差异化优势。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其产品与服务非常有限,支付宝与PayPal等部分提供商也拥有此类专长。

因此,数字化领导者应首先推出可让客户自定义其安全偏好的功能。虽然并非所有客户都会使用此类工具,但这是提高银行安全技能可见性的一部分。

通过关联银行卡账户与各种电子钱包来告知客户所面临的风险等级,可能听起来像是一种防御性战略。但是如果加上提示银行卡何时更新以及更新相关电子钱包的服务,那么该方法将会把银行转变为安全信息显示板提供商。通过提高安全技能对客户的可见性,各银行将从中受益匪浅。

2.管理资金

资金管理是数字银行战略核心,并日益成为产业各方关注的重要内容。如一些监管机构要求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开放客户账户信息,为此,欧洲发布了修订版的《支付服务指令2》。

因此,既拥有最佳接口又能实现资金流动可见性的提供商将成为客户首选的资金管理委托者。对于电子钱包,数字化领导者将致力于捕捉第三方的资金流动信息,以增强此类服务。

设计新型协作模式(如渣打银行与腾讯在南非开展合作)已成为战略组合的一部分,这也将有助于收集更多信息。如为什么客户将该交易放在首位以及其在购买产品时受到了哪些影响。此类数据对于产品开发(如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业务与不断增加的信用评级)以及更单纯的目标(如设计合适的奖励机制以吸引客户采用支付产品)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