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入股蚂蚁 显示了中国金融市场正呈现宽容监管态度
2018/2/5 9:35:30

2月1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服集团宣布,根据双方2014年战略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以其享有的蚂蚁金服37.5%的税前利润分享的权利,换取蚂蚁金服33%的股权。这一交易如果完成,阿里巴巴将成为蚂蚁金服最大的战略投资者。阿里巴巴方面称,33%的股权份额不会改变蚂蚁金服的控股权,蚂蚁金服的日常经营管理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这个安排并非意料之外。2014年8月,阿里巴巴发布的招股书中公开披露了这一潜在的交易安排。根据当时的协议,蚂蚁金服每年需向阿里巴巴支付知识产权及技术服务费,金额相当于蚂蚁金服税前利润的37.5%;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阿里巴巴有权入股并持有蚂蚁金服33%的股权,并将相应的知识产权转让给蚂蚁金服,上述分润安排同步终止。

虽然以前两家公司存在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缘关系”,但从分享利润到持有股权,将在法律框架上更进一步,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虽然阿里巴巴入股蚂蚁金服看似“技术上的安排”,但两家公司的分合之间,却彰显着中国金融市场日益开放与成熟。在中国承诺加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自身金融企业的开放度尤其重要,甚至可以用“压舱石”来形容,因此,阿里入股蚂蚁金服的意义不容小觑。

由于种种原因,在普通公众的眼里,蚂蚁金服就是阿里巴巴下属的一家控股公司或子公司。其实不然,从公司法的角度只有拥有股权才是真正法定意义上的“关系”。因此,阿里入股蚂蚁金服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一个“技术处理”。

一方面,阿里巴巴入股后,蚂蚁金服股权结构更加确定,且无需继续每年分享37.5%税前利润给阿里巴巴,拥有了更多现金流。同时,有了阿里巴巴这个优质股东,上市计划将更为顺畅。另一方面,对阿里巴巴而言,持有蚂蚁金服股权,将可以与中国第一大移动支付和金融科技平台进行更加紧密的协同,从而促进用户规模的增长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也能更好地分享全球金融科技行业的成长机会。可以预见,基于更紧密的股权关系,双方将在服务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探索农村电商和普惠金融,以及围绕eWTP探索中国企业全球化方面更紧密的协同。

事实上,阿里入股蚂蚁金融的意义远不止公司层面。我们从两家公司的分分合合之间可以窥视到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历程。

蚂蚁金服的“今生前世”就是当初的支付宝,之所以“出淘”自立门户,主要是为了符合监管要求,顺利拿到支付牌照。因为十几年前第三方支付还是新生事物,监管政策没有先例可循,出于“严谨一些”的考量,于是从阿里巴巴剥离出来。

后来回看,从阿里巴巴剥离出来,对支付宝和淘宝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带来了两者后来的飞速发展。支付宝从一个淘宝后台的支付工具,开拓出小额网贷、消费金融、理财、保险、信用等更广阔的业务空间;出来一个支付宝,后来长成了蚂蚁金服,甚至成了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输出的代表,其开创的移动支付和金融科技模式,也让中国在这一领域站上世界领先地位。

但不得不说,这只是当初为了提前顺应监管要求的意外收获。不过,蚂蚁金服的发展与壮大过程,确实与我国金融业近年来的监管开放度、市场成熟度以及监管水平日益提高密不可分。自加入WTO以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歇,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不仅全面落实了加入WTO时做出的金融业开放承诺,形成面向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普适性金融业开放制度安排,并通过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在特定金融服务领域做出一系列超越WTO承诺的特殊安排。在这一过程中,诸如蚂蚁金服等本土金融机构也获得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与快速发展。

日益自信和开放的市场环境,给这笔交易提供了更熟的土壤。2017年8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对外开放范围,并要求明确对外开放时间表、路线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近日在达沃斯上表示,我们要继续推动全面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创造有吸引力的国内投资环境。

可以说,如今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和监管水平已经今非昔比,很多重要领域都引入了外资,中国也完全有能力监管好合资企业。随着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市场准入的大幅度放宽,不仅满足更多外资对中国金融业投资的需要,有助于吸引外资中长期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对我国本土金融机构类似于蚂蚁金服也提供了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作者:盘和林,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首席经济学家)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