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直连:银联赤膊上阵,银行还会再走老路吗?
2018/5/4 9:56:16

01

导言

随着第三方支付在中国的快速发展,非银支付机构的交易金额及交易量大幅增长——2016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57.1亿笔,金额157.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2%和45.59%。非银行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1639.02亿笔,金额99.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3%和100.65%。交易金额已经接近银行机构的支付金额。业务的快速增长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便利了消费,但其巨大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

2016年4月,央行等部委印发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支付机构开展跨行支付业务必须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进行。在此基础上,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复成立线上支付统一清算平台,即“网联平台”。2017年,央行支付清算司发出[2017]209号文,明确要求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并且给出了最后的期限,即必须在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迁移。至此,第三方支付这个热血青年随着央行的严格管理,开始走向规范发展之路。

然而,平静却因另一文件的下发而打破。2017年12月27日,央行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296号文)的通知。通知中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应当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处理。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银行、支付机构不得新增不同法人机构间直连处理条码支付业务;存量业务应按照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加快迁移到合法清算机构处理。” “应当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处理”这句话带来了重要转折。因为国内目前具有清算资质的机构除了网联,还有一家最近有些落寞的银联。

02

银联的落寞与希望

曾几何时,银联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是为了规范银行卡收单市场而诞生的,收单市场的快速增长极大的促进了银联业务收入的迅速膨胀。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躺在金山上的机构落伍了,虽然通过与电信运营商、手机厂商的合作不断推出各种支付产品,但却已经被支付宝、微信远远的抛在了身后。央行力主推动网联成立,银联想必是更加的落寞,也许这里面包含了央妈的某些情绪?

296号文的出台,使银联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在国家大力推广的二维码支付业务中,自己还有力争一席的希望。于是,银联满血复活了,市场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2018年3月13日,一份支付宝微信接入银联方案ppt流出,在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更微妙的是,3月22日,银联和网联相继在官网和公众号上对外发布了双方高层见面的消息,公告称双方就为市场提供安全高效的清算服务,进一步密切协作,加快落实央行系列监管文件要求,共同推进支付市场健康规范反战、防范金融及支付领域风险等进行了交流,并达成若干共识。但随后不久,该消息被删除。紧接着,各家金融机构分别都接到了银联的要求,将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接入银联。

03

网联与银联之争

接就接吧,走哪一个通道应该都可以,客户也好、金融机构也好、第三方支付机构也罢,更看重的是服务,谁的速度快、质量高就用哪个通道,有竞争也是好的。但这里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当初网联切量的过程中一直没有谈及的——价格。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自然是谁的价格低就走谁的通道。网联在断直连的过程中,一直走的是先切量、再规范管理的方式,为了使大家积极响应央行要求,最大限度的保持了金融机构以及支付机构当前利益,因此在切量过程中,没有改变支付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价格协议。网联的主要任务是断直连,因此价格先不谈是对的,但这也是其最大的Bug。银联抓住了这个Bug,利用其线下收单时期积累的跟各家金融机构的关系,开始游说各家金融机构,要求各金融机构降低支付机构在银联的费率。价格降了,到时候支付机构用脚投票都会将业务切到银联。

第三方支付本身都是用的银行账户,银行本应有决定性的话语权,但现在为什么沦落到被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地步。这其中固然有银行固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的局限性,但更重要的是各机构为了自己的一点小利而自乱阵脚,使得支付机构能够有机可乘、各个击破。

这让人不由想起了《三国演义》中的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希望银行不要再走内部乱争的老路,而是能够规范发展,更希望能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