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乐:“无现金社会”对中国银行业意味着什么
2018/5/22 16:11:42

作者 / 夏乐 西班牙对外银行研究部亚洲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来源 / 《当代金融家》杂志2018年第2-3期,原题为《“无现金社会”对中国银行业意味着什么》

导读

一方面,当人们不再使用现金进行支付时,反而会更依赖于银行系统的支付转账运作;另一方面,移动支付和其他非现金支付形式的大行其道,会对银行的业务模式、竞争热点甚至与监管者的互动等方面造成翻天覆地的影响。

使用手机网上购物、餐厅付账、缴付房租和出门打的,解决衣、食、住、行的大问题而无须使用现金。十年前这些场景听着还像科幻小说的桥段,今天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已经让这些成为大城市生活的常态。如今,人们甚至开始憧憬完全不依赖现金就可以进行各种支付交易的现代社会,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现金社会”。

过去几年中,我国在使用其他支付方式替代现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现金占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比重已经由世纪之交的10.5%左右的水平,一路稳定下降至现在4.4%左右。下降趋势在2010年之后特别显著,表明去现金化过程受到移动支付方式的重要影响。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7)》显示,2016年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的数量和金额比照上年分别增长32.6%和6.9%。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也许在未来十年内,我国就会真的进入“无现金社会”。

人们普遍认为“无现金社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除了可以让个人省去取款、收钱、找零的麻烦,“无现金社会”还能带来众多显而易见的好处。例如,减少那些以现金目标的犯罪行为,因为即使在治安良好的城市,银行ATM自动取款机的附近也是抢劫发生的高危区域。“无现金社会”甚至对人类健康和环保也具有正面意义,有研究称中等浓度的流感病毒可以在现金钞票上存活三天。可见在传播疾病方面,现金很可能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废旧纸币的回收处理也牵涉极高的成本和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隐忧。而在“无现金社会”中,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无现金社会”的实现还有助于打击诸如贪污受贿、偷税漏税甚至洗钱等犯罪行为,尽管不能指望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在“无现金社会”中完全消失,但是现金的消失至少会令这些行为更容易被察觉和追踪,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社会正义。

无现金社会的到来会给各个行业带来意义深远的变化。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反应最强烈的恐怕就是银行业。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无现金社会”就意味着“无银行社会”,这种想法大错特错。移动支付背后对应的正是银行间的支付转移。一方面,当人们不再使用现金进行支付时,反而会更依赖于银行系统的支付转账运作;另一方面,移动支付和其他非现金支付形式的大行其道,会对银行的业务模式、竞争热点以及与监管者的互动等方面造成翻天覆地的影响。

无现金趋势:改变银行传统外貌

当我们提到银行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画面通常是保护严密的柜台前排着的长队。这应当是银行最典型的场景,几乎出现在每个国家的银行里。走在大城市的街道,也可以看到各个银行网点星罗棋布,加上居民区和商业区四处可见的ATM机,构成了一张由银行连接的遍布城市的网络。这就是大众心目中的银行“外貌”。

以往银行的这个“外貌”是由其业务特点和竞争模式共同塑造出来的。作为经营资金的特殊行业,银行对安全性和内控系统极为重视,因此在银行分支行网点的安保措施非常严格。最典型的就是用封闭式的柜台把客户和过手现金的银行职员隔离开来。

以往,由于那些与现金有关的存款、取款和转账业务需要客户亲自到银行或在ATM机上处理,因此银行对于零售客户的争夺主要通过增加银行网点覆盖以方便零售客户办理业务实现。曾几何时,各个银行为了在零售领域求得发展,都不遗余力地比拼网点开设的密集程度和ATM机的安装数量。

然而在“无现金社会”中,由于零售客户的更多小额支付业务将会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终端上完成,导致银行的“外貌”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首先,零售客户对于银行网点的物理覆盖需求大大下降,银行若想吸引零售客户,需要将更多资源投向自己的线上内容和服务,从而使银行对线下网点的投资大幅下降。事实上,这一变化趋势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已经初见端倪,国内很多大型商业银行近年已经相继减少ATM机的安装,甚至开始裁撤现有的ATM机。尽管ATM机曾被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克称为“过去二十年最有用的金融创新”,面对“无现金社会”的大趋势,也并无应对的良策。而“无现金”的浪潮最终会冲击银行网点的设置,未来很多现有的银行物理网点恐怕难逃被裁撤的命运。

其次,由于现金业务的式微,银行分支网点内部的结构设计也会变样。未来的银行网点看上去可能更像高科技产品的零售旗舰店,开放式的空间会取代保护严密的柜台,标准化的业务也会让位于更定制化的服务,银行职员与客户面对面的亲切交流有望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不过,变化中的不变是,未来银行的安保和内控系统依然会非常严密,只是安保的重点将是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而不再是金库中的现金。

无现金社会:改变银行竞争模式

在“无现金社会”,较大金额的交易可能仍需要通过信用卡、支票等传统支付工具完成,而频繁的小额支付则通过智能手机上的支付软件或智能公交卡来完成。这意味着每一笔交易或会纳入银行系统完成,或会在支付服务提供商的软件系统内完成,但无论如何,这些支付交易都会形成电子“印迹”以留痕。

如前面所讲,一方面,支付交易电子印迹的存在对地下经济乃至犯罪行为会形成沉重的打击;另一方面,零售客户支付交易的电子印迹则会引发客户数据的“大爆炸”。

众所周知,银行掌握的客户数据是其实现盈利的最重要资源。银行凭借对这些数据的掌控,了解客户的偏好和风险,进而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并进行风险定价,赚取最终利润。长期以来,银行苦于缺乏零售客户的更多数据,在开展业务方面受到诸多限制。零售客户数据在“无现金社会”的爆发有望给银行业务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因而未来银行间的竞争会更多表现为对客户数据的掌控和运用能力的竞争。

然而,零售客户数据的爆发也会给银行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在数据掌控方面,银行业面临着金融科技公司和网络巨头的竞争。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和网络巨头事实上也是支付交易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控制着与零售客户的直接接口,其掌握的客户数据可能比银行更立体、更全面。这些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科技公司和网络巨头对场景服务充满创意,甚至能根据客户的交易数据设计出P2P式的金融服务,对银行形成新的业务冲击。

更为复杂的是,监管的变化可能会进一步限制银行的竞争能力。2018年开始,英国、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际金融市场将开始实行金融数据共享,即金融科技公司在客户授权的前提下,可以拿到客户在所有金融机构的数据。众所周知,银行客户数据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客户向金融机构主动提供的数据,如在信用卡申请表填写的个人资料和财务状况等;二是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服务时积累下来的数据,包括交易数据及风险评估。金融数据的共享意味着数据的所有权将由金融机构流向客户本人,在失去对客户数据的专有权后,银行会不可避免地面临同业和智能支付提供商的更激烈竞争。

因而对银行来说,“无现金社会”带来的客户数据爆发既是重要机会,也是重大挑战。银行对这些变化需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无现金支付:改变银行风险结构

以上讨论的去现金趋势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有着普适性。然而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去现金化还有着其他特殊的影响。总体上,去现金化会加速中国银行业资金来源结构的改变,进而对银行业整体风险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自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直到2015年完全放开个人存款利率,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整整走了20年。在放松管制的渐进过程中,人民银行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顺序。

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前,一些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机会,推出与货币市场基金相连接的支付账户服务,令个人客户在支付服务提供商的资金余额可以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从而取得高于存款管制利率的利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产品莫过于“余额宝”。余额宝产品自2013年6月开始受到个人投资者的大力追捧,在短短6个月时间里,就将与其连接的天弘基金推升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基金。紧接着,阿里巴巴在互联网领域的几个有力的竞争对手纷纷推出类似产品,国内商业银行也不甘人后,纷纷推出支付、理财二合一的交易账户吸引客户。

据统计,到2017年底,中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已高达7.1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天弘基金一家就占了1.58万亿元,而在2010年,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总规模才仅有1533亿元人民币。某种程度上,移动支付和去现金化发展对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兴起功不可没。可以想见,这种去现金化的发展越深入,移动支付的操作越便利,就会刺激越多的使用者改为通过移动端或支付“宝宝”们购买货币市场基金。

这种趋势将从根本上改变银行资金来源的结构。我国银行业的资金来源历来以存款为主,特别是由于我国居民的高储蓄率,可以源源不断为银行提供廉价和可预测的资金。因此,对中国银行业来说,流动性风险长期以来一直属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纸上威胁”。但是,当银行业的资金来源由零售性质的存款转向批发性质的货币市场基金时,银行面临的流动性挑战会陡然增加。货币市场基金对于市场波动要比单个储户敏感得多,且在极端情况下更易出现群体挤兑,加大了银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

据统计,2017年末我国银行资金来源中的61%来自客户存款,而在2010年这个数字还高达71%。尽管中国的金融监管者出台了诸多政策以达到控制货币市场基金风险的目的,但去现金化的进一步发展对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以及其他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现金货币:极端负利率成为可能

关于“无现金社会”的一个有趣的可能性是,未来中央银行可以在极端情况下采用更为激进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特别是负利率政策。事实上,全球金融海啸的爆发已经迫使全球主要央行采取了一些超常规的货币政策措施,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美、日、欧三大央行先后采用的量化宽松政策(QE)。其中最让人震撼的要属欧元区和日本采用的负利率政策,欧央行从2014年开始一路将边际存款利率降到邪.4%,日本央行也在2016年步上欧央行的后尘,将商业银行在央行账户的存款利率降到邪.1%。

显然,负利率措施是为了促使商业银行多贷款、消费者多消费,以刺激经济快速复苏。但负利率政策存在着天然的限制。理论上,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收费的形式将负利率转嫁给客户,但要建立在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其他便利的基础上,为了保留这种便利,客户会容忍银行对其进行小幅的收费。不过,银行的收费如果太高,客户就会将银行存款以现金形式取出,用现金完成各种必要的支付交易。这样一来,不仅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意图难以实现,银行可能还会面临严峻的挤兑风险。也就是说,银行转嫁负利率的做法是受到边界限制的。这个边界具体是多少,目前尚无定论。有些国家央行官员认为,人们最多可以接受-0.5%左右的利率,再降低就会出现挤兑风险。

有趣的是,“无现金社会”的发展却有可能将这一容忍度推至更低。因为在一个现金极少被使用的社会里,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会更大。试想,如果其他人都只接受移动支付而不愿使用现金,银行客户即使被收取更高的服务费更多时候也不得不将自己的钱存在银行中,以完成必要的支付交易。更为极端的情况是,也许“无现金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央银行就会停止发行纸币,改为发行电子货币。届时,即使储户挤兑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也会不复存在,央行则在理论上可以将负利率降至任意低的水平。

目前来看,在中国发生这种极端负利率的可能性很小,笔者也希望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结论:来者犹可追

本文讨论了“无现金社会”对中国银行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有些已经发生,有些尽管看起来还很遥远,但是其发生的可能性至少在理论上是存在的。目前看来,向“无现金社会”前进的大趋势难以逆转,而“无现金社会”本身也的确有着很多优势。因此,无论政策制定者还是银行业本身,都需要正视“去现金化”这一过程可能带来的变化与风险,并做好准备以应对随时会出现的挑战。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