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支付剧变,需审视对“交易笔数”的偏见与迷恋
2019/6/17 9:58:56

这篇文章字数有点多,没耐心的千万别看。

不看,绝对是你的损失。

移动支付大势已成,各方在这个时期的打法将成为操盘支付市场的经典案例。

近两年,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皮夹里的纸币花不出去了,一年前在ATM机上取的2000块纸币,一年后仍一张不少地躺在那里,就像一沓废纸,碰都不想碰。

这绝不是个案,周围好多亲朋好友也有着跟我同样的感受——大家都不用纸币了,出门只带一部手机。

移动支付这几年发展太快了,大幅削弱、甚至消除了人们对纸币的依赖,使得支付媒介开始由“纸币”变成“条码”和“电子账户”,这已经成为国内支付结算和所有经济活动的大趋势,无法逆转。

趋势的形成,意味着商机,意味着技术变革,更意味着利益再分配。

看到这个趋势的群体,既包括监管部门、清算组织,也包括银行、支付机构和聚合服务商,各方都在“绞尽脑汁”地想在这个趋势的浪潮中尽可能多地抢占资源和话语权。

尤其在“断直连”后,清算机构强势介入移动支付的C端和B端网络,致力于重塑移动支付游戏规则和市场格局,而商业银行和聚合服务商也没闲着,都在拼命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努力打造新的商业帝国。

如今,“断直连”一年多了,各方的打法都很值得研究,活生生一部带有中国特色的支付内战史。

把市场各方分为监管部门、清算机构、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和聚合服务商,我们可以对全局做个简单的梳理。

监管部门运筹帷幄,以清算机构为抓手,削弱头部支付机构的市场影响力,洗牌市场格局。

我上篇文章说过,跟往年相比,监管部门今年在整顿支付市场方面,显得格外“低调”。

整个上半年,除了“加大力度打击电信诈骗”的《85号文》外,监管部门没有再出台其他“整顿支付市场”的文件。一方面,是给市场一个休养生息的缓冲期,毕竟断直连和备付金上缴让支付市场元气大伤,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是将支付市场的部分治理职能逐步让渡给清算机构,由清算机构出面制定移动支付相关的业务规则和技术标准,与头部支付机构抗衡,夺回市场主导权。

用大白话翻译:坏人不能总让爹来当,当爹的给儿子铺好了路,儿子总得上道跑两步才行,否则还不得把爹给累死。

尽管如此,今年的支付市场并没有因为监管的低调而降温,反而比往年都热闹,因为权力的让渡必然带来利益的争夺,这里面不仅有清算机构和支付机构之间的竞争,更有清算机构内部的竞争,唯独监管部门运筹帷幄、坐收渔利、笑看风云。

站在制衡格局的角度来看,监管部门四两拨千斤,无可厚非。

但是,像这样为了制衡格局而挑起既不公平、又不良性的市场竞争,真的利国利民吗?用“权力的游戏”洗牌支付市场,真的符合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吗?真的会让我国支付市场越来越好吗?

也许三到五年后的市场会给出答案。

清算机构充分利用制度红利,不断扩大“断直连”范围,联合银行和聚合服务商,制衡头部支付机构。

不得不说,清算机构在“断直连”前后乃至此时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不愧是国内支付清算市场的老兵。

从“断快捷支付”到“断条码收单”、从“断线下”到“断线上”、从承袭“老模式”到制定“新规则”、从联合“银行和支付机构”到拉拢“聚合服务商”,这组合拳打的是一套一套的,且招招切中头部支付机构的要害,没有让上面失望。

清算机构对支付市场的洞察力、“逆袭”的切入点和“进攻”的节奏都把握得相当到位和专业,说明体制内还是有人才、懂市场的,谁再说国有企业无能人,我跟谁急。

唯一的缺憾在于,清算机构作为监管部门牵头设立的、用来服务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设施,其定位和职责应当是为市场参与方提供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和成熟稳定的技术条件,但实际上却在不断地利用制度红利跟“平民出身”的市场参与方争抢市场资源、扩充业务边界,这种既做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做法,着实跟现代商业文明崇尚的“专业、创新和公平竞争”格格不入。

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当权力过深地介入市场竞争时,利益分配必然扭曲,市场创新和发展也就基本到头了。如果未来这种现象仍无改观,这场支付内战将没有赢家,正好让美帝赶超。

商业银行奋起反击,联手清算机构改造快捷支付,联手聚合服务商改造条码收单。

断直连后,商业银行跟清算机构站到了同一阵营,在支付市场的C端和B端都做了很多创新,力图逆袭头部支付机构。

C端:用“一键绑卡”改造快捷支付。

快捷支付,其实是商业银行这些年错失收单市场的“罪魁祸首”,没有快捷支付,就不会有头部支付机构的今天。

为了挽回局面,清算机构和商业银行联合推出“一键绑卡”。

“一键绑卡”,表面上是将快捷支付的绑卡入口由支付机构APP切换至商业银行APP,为商业银行APP导流。实际上,这显然不是“一键绑卡”的最终目的,很可能还有后手,比如让其他非支付机构的APP也“一键绑卡”并参与支付链条,或者改变现有的快捷支付信息流和资金流,使所有支付机构和非支付机构APP都无法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让所有信息和数据都在商业银行和清算机构的网络类闭环传输等。

总之,“一键绑卡”将成为商业银行联合清算机构改造现有快捷支付流程、削弱C端用户对头部支付机构APP依赖的首要武器。

B端:联手聚合服务商,将存款、贷款和理财服务植入条码收单。

马云有句名言:“昨天你爱答不理,今天你高攀不起”,这句话放在聚合服务商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五年前,刚有条码支付的时候,聚合服务商在商业银行眼里,那就是“扫街”的。

商业银行看不上眼的、偏远地段的小商铺才是聚合服务商的主要服务对象,业内将聚合服务商拓展商户的行为称为“扫街”,既形象又接地气。

谁能想到,五年后的今天,全国大小城市的条码收单商户都被牢牢握在了聚合服务商手里,而曾经用银行卡POS收单的商户,如今也改用条码收单和聚合服务商的技术服务了。

更关键的是,移动支付与银行卡POS收单完全是不同维度的支付服务。

在移动支付时代,商户资源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特约商户不再是单纯的银行存款和收单手续费来源,而是演变成了集支付场景、广告流量、商品SKU、金融大数据于一身的、可以大幅优化供应链管理效率、实现生产智能化的重要金融资产。在未来,谁垄断了商户资源,谁就掌握了“预测未来”的钥匙。(这牛逼吹的我自己都不信了,但事实就是如此。)

这么一来,商户在手、天下我有,“扫街”的聚合服务商如今成了业内的“爸爸”。

“断直连”后,清算机构、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纷纷向聚合服务商抛出橄榄枝,投资的投资、收购的收购,看重的无非是聚合服务商手里的商户资源和那把“预测未来”的钥匙。

商业银行为了加强跟聚合服务商的收单合作,正尝试将II/III类银行账户远程开户、智能存款、互联网贷款、保理理财等增值类金融服务植入聚合服务商的收单链条,在扩大自身对商户资源掌控力度的同时,削弱头部支付机构跟聚合服务商的合作粘性。

非银行支付机构继续躺尸,面对异军突起的聚合服务商和渐行渐远的商户资源,甘愿沦为资金通道,继续做着牌照涨价的变现梦。

业内人士时常半开玩笑地调侃,目前市场上238家支付机构,除了几家头部机构以外,其他的要么没业务做,要么主营“黄赌毒”商户和“套现”业务,高额的手续费收入足以让老板和高管们赚的盆满钵满了,完全没必要去做“扫街”的体力活。

虽然,也有支付机构会拉拢聚合服务商,做后者的资金通道,同时跟商业银行合作一些金融增值服务和导流业务,但自身的商户拓展和产品创新动力还是不足。

总体来看,“断直连”后,非银行支付机构大多是一如既往地躺尸,可能是违规交易来钱太快导致的不思进取,也可能还在做着牌照升值变现的美梦。但无论如何,躺尸的支付机构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尤其在聚合服务商未来“转正”之后。(关于聚合服务商未来的市场主体地位,目前市场上有多个“版本”的传言,我就不做展开了。)

聚合支付服务商一如既往地生机勃勃,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进一步夯实商户资源,甚至亲自开店,布局线下新零售。

在市场底层磨砺拼杀多年的聚合服务商,如今坐享清算机构、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流量优待和资源扶持,自然会趁热打铁,进一步加强在商户资源方面的深耕细作,以支付为基础,进一步为商户提供广告流量、营销工具、金融理财等增值服务。可以说,在整个线下收单市场,最懂商户需求和运营策略的,目前只有聚合服务商了。

然而,聚合服务商的视野远不止支付,他们同样看到了商户资源在移动支付时代的巨大价值,以及那把“预测未来”的钥匙。所以,聚合服务商一定会自建并深耕支付大数据体系,引领产业升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已经有聚合服务商开始亲自在线下开店,跟711、美宜佳等传统零售以及淘宝小店、京东小店等新零售同台竞技了。

聚合服务商很清楚,只有亲自开店,才能让手上沉睡的支付数据“活”起来,通过不断优化数据模型、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一定能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护城河。未来零售的竞争,一定是数据资源和算法模型的竞争,而商户支付数据,无疑是最有效和稀缺的资源,聚合服务商显然看到了这个趋势,并抢占了先机。

梳理到这,大家对目前的局势应该是比较明晰了,下面说下我对这个局面出现的原因分析。

对“交易笔数”的偏见和过度迷恋,是造成今天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

不难看出,监管部门、清算机构近两年一系列的举措,都是为了制约头部支付机构的增长势头。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头部支付机构的“交易笔数”太大、增长太快了、市场占有率太高了,得压一压。

而头部支付机构这几年的主要战略目标,也是想方设法促进“交易笔数”增长,背后的逻辑是只有“交易笔数”涨起来,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和话语权才能起来。

于是,头部支付机构“交易笔数”越涨-相关方打压力度越大-头部支付机构缺乏安全感,更大力追逐“交易笔数”增长-相关方打压力度进一步加大。如此往复,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我不知道“交易笔数”是何时成为支付市场公认的“核心”指标的,反正业内大多数人在谈市场格局的时候,都会拿“交易笔数”说事儿。监管部门也是如此,在每年发布的支付清算行业报告中,“交易笔数”无疑是核心研读指标。

总之,整个市场都充斥着对“交易笔数”的迷恋。

我觉得业内对“交易笔数”的追崇心理,应该是在传统的银行卡POS收单时代产生的。

在银行卡POS收单时代,受制于收单机具和清算网络的封闭性,以及交易报文的单一性,商户端在银行卡交易数据价值的贡献度上远不如账户端,使得发卡银行在银行卡POS收单的支付链路上往往占据优势地位,“交易笔数”越大,话语权越大,而收单银行则相对弱势,处处看发卡银行和清算机构的脸色。

所以,为了抢占优势地位,各大银行纷纷抛出银行卡权益和优惠,吸引用户使用本行的银行卡进行刷卡消费,促进“交易笔数”增长。

可见,在银行卡POS收单时代,“交易笔数”指的是银行卡刷卡笔数,或称“账户端交易笔数”。

时至今日,我们在讨论“交易笔数”的时候,依然习惯性地把目光聚焦在“账户端交易笔数”,使得头部支付机构的“交易笔数”备受关注。

然而,很少有人发现,在移动支付时代,我们对“交易笔数”的认知出现了偏差,或者叫偏见。

在移动支付时代,随着收单机具和清算网络不断升级,交易报文蕴含的内容异常丰富,有些收单机构和聚合服务商甚至已经打通了用户信息、营销信息、商品sku、支付订单和物流信息等多种数据维度,再加上金融增值服务在收单链条的植入,使得商户端在支付交易数据经济价值的贡献度上有了空前提升,不仅如此,前述商品sku、物流信息等数据目前均由收单机构和聚合服务商独享,账户机构无法获得。

这时,我们若再习惯性地把目光聚焦在“账户端交易笔数”,而忽视“收单断交易笔数”的话,无异于死盯着银矿,却对金矿视而不见。

可尴尬的是,现在对金矿视而不见的,恰恰是浸淫支付市场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兵;正在大肆开发金矿的,反而是入行不久、“扫街”出身的聚合服务商。

因此,在支付数据内涵和价值发生了巨大变化的现实情况下,继续死盯“账户端交易笔数”,显然已不太符合市场的发展方向,也会误导业内对市场格局的判断和政策制定。

无论是监管部门、清算机构,还是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当下要做的,是纠正对“交易笔数”的偏见,尤其是对“账户端交易笔数”的迷恋,将视线聚焦在“商户端交易笔数”以及商户端支付数据的深耕细作上,继续抓着“账户端交易笔数”不放,已经不符合支付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了。

最后,聚合服务商的盛世与危机。

目前确实是聚合服务商的盛世,一个是因为商户资源在聚合服务商手上,各方都向其伸出橄榄枝;另一个是因为针对聚合服务商的法规,要么没有出台,要么没有严格执行,一路轻车快马,没有监管压力束手束脚。

然而,就像当年的条码支付一样,疯狂增长的结局,一定是更加疯狂的收割。不久的将来,聚合服务商市场大概率有会两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是准入门槛的提升和经营空间的压缩。

准入门槛包括注册资本、人员配置、业务系统监测、收单机具认证等等,不达标的可能被剥夺从业资格,拒不退出的按非法经营处理。

经营空间压缩,主要是要求聚合服务商在业务开展地设立分公司,严格落实收单业务属地化管理,接受各地人民银行的监管。另一个需要尤其重视的点,就是对商户信息和交易信息的管理和使用,这将成为聚合服务商未来经营空间压缩最大的点,可能导致聚合服务商目前跟收单机构、商业银行合作综合类金融创新业务的空间受到压制。

其次,是商户资源再分配。

商户资源再分配,不是指手上的商户要被撬走,“撬商户”在移动支付时代,是最low逼的玩法。商户资源再分配,是指商户信息、商品sku、商户订单详细数据将被要求作为联机交易报文的组成部分,向位于支付链条上游的清算机构、银行和支付机构同步。

目前,部分机构已经在着手修订交易报文规则了,所以,无论聚合服务商愿不愿意,这是逃不掉的。

这样一来,聚合服务商在商户资源上的独占和垄断优势,将被极大地削弱。后面再跟清算机构、商业银行等谈条件,恐怕就没那么好谈了。

聚合服务商这个群体最大的弱点在于“割裂”。虽然商户资源都掌握在这个群体手中,但这个群体始终没有团结起来,将商户资源形成合力,一方面,容易被强势机构各个击破;另一方面,在商户交易数据的利用上,存在“信息孤岛”的天然缺陷,使得数据模型的合理性及进化速度大打折扣。

所以,相对于头部支付机构而言,聚合服务商这个群体无疑会更容易被收割,这也是聚合服务商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