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T50刘勇:开放银行是银行4.0的起点
2019/7/8 17:55:39

2019国际货币论坛于7月6日-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CFT50成员刘勇出席论坛并演讲。

刘勇表示,银行发展历程也是银行和银行服务“脱实体化”的过程,开放银行是银行4.0的起点。

以下为演讲全文:

我们认为开放银行发展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稳定、明晰的开放银行模式,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从国际上看,英国、欧洲等国和地区的开放银行以输出客户数据为主。澳大利亚已经制定了具体的开放银行战略。新加坡已经制定“金融即服务”的手册。墨西哥于2018年3月通过《金融科技法》,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开放式API,为开放式银行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世界各国对开放银行的态度都很积极,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在开始推动开放银行之路。

从国内来看,2018年下半年开始,各大银行纷纷投入到开放银行的实践中来,先是浦发银行推出“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之后,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商业银行陆续发布相关产品。中国的开放银行以功能开放为主,这是市场驱动银行的自发行为,是银行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积极开拓市场的有力探索。

“开放银行”建设离不开对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就金融科技的底层重大技术来看,需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分布式技术、安全技术,还有一些尚在发展的前沿技术。当然,不同技术的成熟度和可应用程度实际上是有差异的,这也影响到银行科技创新的技术路径选择。

“开放银行”变革的驱动力,与金融科技创新一样,其供给侧驱动因素是不断演进的新技术和变化的金融监管,需求侧影响因素则是不断变化的企业与消费者偏好。具体来看,一是充分适应客户需求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的趋势,与金融科技结合,满足用户全部需求。二是无处不在的“交互”。从居民到企业,客户主体习惯的交互界面,已经快速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化,而通过“开放银行”的建设,使未来银行服务如“网”无处不在,体验一“点”触手可及。三是更好地维护客户关系,有效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四是从客户到用户,再到伙伴。客户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产品和服务,而且能够主动订制和提出需求,成为部分服务的提供者之一。

除此之外,开放银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合作共享资源能促进创新、更激烈的竞争和更好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开放银行也存在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首先,开放银行商业价值有待验证;其次,开放银行标准与开放范围尚不统一;最后,开放银行提高了数据泄露风险、业务开放风险和外部风险。在一个客户信任银行保护其数据安全的行业,开放银行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改变人们对安全的态度。创新本身必须谨慎管理,因为任何对银行服务的破坏都可能产生巨大影响,并损害客户的信任。根据市场结构、监管环境以及消费者对隐私和安全的态度,不同地区在开放银行方面的进展不尽相同。无论在哪个地区,开放银行模式的势头似乎都很明显,这要求银行在新的环境中为成功做好准备,并预测可能的客户影响。

此外,开放银行要坚持标准先行,加快制定并落实各区域开放银行的技术规范。开放银行涉及银行与合作方之间大量的数据、接口和业务规则,要从设计、研发、部署、运维等阶段加强开放银行生命周期的安全管控,明确开放银行服务部署、接口设计、安全集成、安全监测、信息保护、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引导开放银行规范发展。同时,加强资源融合发展,积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既要考虑银行机构自身开放银行发展专业人才需要,同时也要与科技金融人才劳动力市场接轨,制定科技金融人才培养战略,持续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为开放银行发展培养充足的专业人才。

最后,银行发展历程也是银行和银行服务“脱实体化”的过程,开放银行是银行4.0的起点。银行服务的提供不再以银行网点的形式提供,而把银行服务隐藏到人们的生活场景之中,打造“无所不在”的全新银行业务模式,实现“客户在哪,银行服务即在哪”,灵敏的架构和先进的技术将是未来银行核心支柱,但实现未来银行服务的技术不会在银行层面实现,相反却会在个人体验层面增加。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