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开放银行图鉴—开放银行路在何方?
薛小易移动支付网2020/1/2 14:54:18

“金融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银行创新教父布莱特.金这样说,预示了银行服务的无感化,而这种无感金融服务靠的是银行服务与场景的深度、无缝融合。

时间来到2018年,2018年被称为开放银行元年。随后,2019年央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加大对金融科技的顶层规划,加速了科技赋能金融的进程,数字化发展迎来好时机,开放银行成为热门概念,也迎来新篇章。

那么,什么是开放银行呢?

亿欧智库认为,开放银行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以API技术为手段,通过与商业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和其他业务功能,聚合更多生态场景,为用户提供无感、无缝、无界的金融服务体验。

麦肯锡发布的《开放银行全球实践与展望》则认为,开放银行是一种平台合作模式,它利用开放API等技术实现银行与第三方机构间的数据共享,从而提升客户体验。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此前发布的《2018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通过API平台,银行可以突破传统物理网点、手机App的局限,开放产品和服务,嵌入到各个合作伙伴的平台上,形成金融+教育+医疗+制造业+社交等多种跨界金融服务,把金融与各行业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开放共享、共建共赢的生态圈。

很明显,各方对开放银行的概念陈述是有区别的,但核心内核都是通过开放API等技术手段共享数据、业务等。

开放银行最初是在国外提出的,是在监管驱动下发展而来的,而中国的开放银行是自下而上由市场驱动发展而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开放银行与国外的开放银行在发展路径上已经截然不同,照搬国外经验必然会面临水土不服等问题,审视中国的市场环境,探究适应环境的中国开放银行路径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国内开放银行图鉴

中国的开放银行是市场驱动的,那么,市场参与者为什么要选择开放银行呢?

关于这一点,已经有很多讨论,总结下来,开放银行主要是为了提升银行在未来的竞争能力以及为数字化转型做准备。

对银行来说,随着第三方支付异军突起,以支付作为入口的金融行业供需关系被彻底改变。在第三方支付诞生以前,用户要接受金融服务,可以选择的几乎只有银行体系,随着第三方支付崛起,支付不一定必须通过银行进行,由此,用户接受金融服务的途径愈发宽广,而且,与银行相比,市场化的服务创新能力较好,银行服务的竞争力愈发不足。

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获客、保持用户粘性成了新的问题。银行只能主动靠近用户,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此外,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银行进入4.0数字银行时代,开放银行应运而生。

技术发展催生了用户消费行为由线下转入线上,银行也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适应消费者消费模式的改变。开放银行是信息网络化、数据化以及客户行为变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开放银行的数据共享又会推动金融数字化进一步发展,多方数据结合,1加1远远大于2,最明显的是可以获得更精准的用户画像,首当其冲的就是可以提升银行的风控能力,而风控是银行的生命线。

尽管国外最先提出的开放银行核心是数据开放,但是,监管尚未完备之时,国内由市场驱动的开放银行不能解决数据开放带来的风险问题。因此,国内的开放银行目前较少涉及到数据开放的层面。这样的话,中国的开放银行开放了什么,分别是怎样的?

国内开放银行主要是开放技术能力、业务能力和数据。

技术能力的开放,以提供硬件、网络和云计算能力为主。比如兴业数字金融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兴业数金”)的云服务“数金云”,据悉,“数金云”可以提供从IaaS、PaaS到SaaS的全方位解决方案,通过建立开放技术平台,打通金融生态的两端,后端是中小金融机构,前端是包括金融科技公司、电商平台、第三方合作伙伴等在内的应用生态端,从而让中小金融机构方便上手,高效利用各类金融工具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

技术能力的开放通过将新技术作为服务输出,用技术赋能金融生态圈的多个参与者,通过技术的应用,降低银行运营成本、提升业务处理效率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扩大数据积累;同时,通过技术应用加速银行数字化进程。

业务能力的开放是指将银行业务嵌入客户衣食住行各个场景中,包括将Ⅱ类Ⅲ类账户体系、聚合支付、网络信贷、网络理财等业务能力开放。比如中国邮储银行天津分行推出的开放式缴费平台业务,该平台是7*24小时的线上收费平台,是为有线上缴费及账单管理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签约企业无需搭建系统,只要登录即可享受全方位的缴费账单管理、对账报表等服务,可以为缴费用户提供手机银行、微信“生活缴费”等多种缴费渠道。

通过业务能力的开放,银行可以获得更多用户,通过提升服务的可得性提高用户粘性,增加与用户在生活中的触点,积累数据资产,缓解银客脱媒问题。

数据层面的开放包括公共数据的采集加工、基于机器学习的反欺诈模型和信用风险模型等。目前,国内数据层面的开放还是较少的,依旧存在数据孤岛。

社科院金融所杨涛教授就认为“开放银行本质上是对银行数据的共享”。数据资源具有网络效应,随着信息双向共享,数据规模、价值随着使用者数量增加,成本却不显著增加,但每个使用者可以获得的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

总结下来,开放银行通过对技术、业务、数据的开放,爆发出极大的价值。目前,国内的开放银行仍在探索阶段,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开放银行路在何方?

开放银行是银行对用户消费模式改变的应对。正如经典经济学理论描述的,充分竞争让商家利润趋近于0。目前,银行本就面临零售焦虑的问题,开放银行会愈加加大银行之间的竞争。这样的情况下,开放银行即使是一剂良药,也要清醒认知:开放银行只是服务用户模式的转变,不是万能药。

在银行迫切需要开放银行的同时,银行外的其他市场参与者也需要开放银行。大型互联网平台需要对其海量互联网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金融属性服务,以达到构建生态闭环的目的。行业垂直性领域常精于某一特定领域的产品或服务,但在进行业务综合化延伸时受制于金融能力缺乏,且无法自身解决,因此需要依赖持牌金融机构提供支持。供应链企业有大量的上下游客户支付结算、信用证业务、票据保理业务需求。

可以说,开放银行不仅仅是银行的事情,参与者众多。据悉,有分析指出,在金融科技浪潮推动下,开放银行生态将出现六类参与者,包括计算机硬件服务商、金融云服务商、IT软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商业银行、垂直行业企业以及客户。

在这样的情况下,开放银行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笔者简单介绍开放银行对银行品牌运营、应用落地和风险开放的影响。

银行品牌化的问题

无论是技术、业务还是数据的开放,开放银行都不是直接开放给C端,是通过开放给F端、G端或B端间接触达C端。间接触达客户的同时,银行服务其实是一种后端服务,客户接触的前端服务提供者才是直接接触用户的,可能带来一个问题,银行品牌的无感化。

这一问题主要影响银行业务的嵌入场景的开放形式。这一模式将银行服务嵌入到用户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深入各个场景,与用户接触频率较高,触达用户的深度和广度都比较好,但是,银行品牌却被稀释了,举个简单的例子,用户在支付宝购买理财产品,很难注意到理财产品是哪个银行提供的,用户的观感更多可能是在场景提供方上,银行被进一步后台化。由于依托于银行账户,尽管这一模式为银行带来的揽储效果是显著的,但是稀释了银行品牌带给用户的观感。

目前,银行和金融机构“去品牌化”已隐隐成为大势所趋,用户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忠诚度降至最低。随着银行服务的无感化,银行品牌也会走向无感化吗?

开放银行系统性落地应用少

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开放银行是市场驱动的,市场参与者众多,没有一个统一的开放标准和规范,各方利益驱动之下,基本是各玩各的。

另一方面,开放银行的核心是数据开放。近几年数据治理始终是监管的重点,但是数据治理和监管依旧是在完善中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贸然开放数据,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是银行绝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数据开放共享始终是概念层面。

事实上,随着数字化的加深,数据的价值也日益加大。近几年违法利用数据获益的事件层出不穷,征信治理提上日程。2018年,央行准许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行征信”)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百行征信主要是针对除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以外的网络借贷领域开展个人征信活动,是对央行征信的补充。

数据开放最终还是数据聚合,也就是将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在一起,这与百行征信是有一些相似的。笔者相信,在数据治理和市场化征信已经在探索的同时,开放数据并非只是纸上谈兵,数据治理已经是重点,开放数据需要的是时间和经验。

开放银行的另一面是风险开放

开放银行对银行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在英国,尽管只有九大银行巨头被迫实施开放的银行标准,但当监管机构释放了开放银行的巨大潜力并将开放银行视为重要战略之后,更多的机构已经自愿加入开放银行。

开放银行影响愈大,开放所带来的风险开放弥散性影响也就越大。跨市场、跨行业、跨用户群体的特性,导致金融交易行为、业务模式和风险类型更为复杂;开放银行多方参与之下,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大幅提升;技术迭代加速金融交易规模和交易频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监测压力陡增;同时,金融监管的对象调整、“风险隔离”等也面临挑战。

另外,国内的开放银行是市场推动的,市场是驱利性也会影响开放银行的发展。

随着银行开放,监管面临的挑战明显加大,监管需要与市场一同摸索。

“金融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回到这句话来看,或许,随着技术发展,金融服务中的线上部分会进化到类似计算机系统中的服务调用形态,开放银行的概念只是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