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惠金融为焦点览中国银联之区块链布局
2020/10/21 10:41:36

在区块链的布局上,中国银联始终在加码。

今年的一场疫情加速了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尤其体现在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方面,包括低收入家庭、小微企业在内的群体受到了严重的打击。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在首届外滩大会曾指出,“金融普惠对推进更公平、更快速和更智慧的复苏很重要。可以肯定的是,抓住机会改善金融服务普及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

在改善金融普惠的关键点上,作为新基建之一的区块链技术已然成为主要的驱动因素。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逐渐脱虚向实,不断延伸至各行业、各个场景,从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出发,加强产业多方之间的协作信任,改善金融普惠问题。

在区块链的舞台上,中国银联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开发了“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与政务数据融合产品”、联合信签电子签约平台等,以助小微、惠民生、促消费、稳增长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支付服务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能力,为构建国内经济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区块链金融打通政务数据链条

众所周知,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搭建全方位的信任网络,打通各个产业链不同环节,实现产业各环节的协同。近年来,中国银联在培育自身区块链能力的同时,不断深入、挖掘区块链技术在细分领域内的应用性,并在金融科技与政务数据的结合上突破显著。

7月21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披露的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首批8个创新应用中,中国银联联合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共同推出的“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与政务数据融合产品”成功入选。这是为数不多将区块链技术与政务系统连接的产品,其在利用区块链技术改变传统身份认证管理方式,构建分布式数字身份管理系统,实现用户身份的“可携带化”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合约改变数据共享方式,即实现链上存证及业务协同、链下数据共享。这既可以有效满足政务等领域需求,也能利用合作机构提供的小微企业的工商、税务、社保等政务数据,打破“数据孤岛”,为金融机构的小微企业信贷融资、身份认证、风险控制等场景提供支撑,扩大银行普惠金融服务范围。

图1“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与政务数据融合产品”的创新点

制图|吴申城

区块链技术落地线上签约

在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合一的假期,国庆长假前7天(1至7日)银联网络的交易金额达到2.16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以此窥见发现,后疫情时代,在由上至下的全面复工复产复市的推动下,国内的消费力量开始重振、回暖,经济发展再次迈出了大跨步,中国正在向世界展现着独一无二的“经济韧性”。

“中国韧性”的背后,是举国上下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复市进程的缩影,这其中也包括了中国银联在内的产业力量。据悉,中国银联基于自研的电子签约平台联合信签,结合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场景,提供合同在线缔约、审批、签署的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数字签名、时间戳、区块链等技术保证线上签约流程合规、签约关键数据可溯。在助力内部合同管理、企业用工、企业采购的同时,可以帮助企业业务拓展,为商户入网线上签约、LPR合约换签、住房租赁等场景探索解决方案,提供非面对面的在线签约服务,有效减少人员聚集,稳步推进复工复产。

疫情如同催化剂一般,加速了实体产业线上化、智能化的发展,也让产业各方深刻意识到区块链技术植根于合同签约环节的重要性,不仅是提高合作效率,实现产业协同,也方便各方各司其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截至目前,中国银联的联合信签产品已同步推广到上海住房租赁协会、深圳住建局等单位,在企业商户签约、用户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打造全国性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平台

区块链技术赋能于产业,产业各方亦反哺于区块链技术,携手共进助其铺开、推其壮大。2019年10月15日,包括中国银联等六家机构共同设计并建设的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内测发布。该技术旨在推动区块链行业创新研究成果的技术转化、成果应用及产业布局,服务新型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的建设发展,是跨公网、跨地域、跨机构的全国性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平台。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学颖表示,区块链服务网络的建立将有效降低区块链应用的技术和经济门槛,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网络,区块链服务网络具有安全可控可监管、完全自主创新、开放包容可持续等特点。随着区块链服务网络逐步适配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将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定制化的技术服务平台支撑和可信、可靠、可扩展的基础设施服务载体。

从BSN到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与政务数据融合产品,纵览中国银联在区块链技术上的布局,便可知其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多领域内应用的决心。眼下,区块链技术已成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普惠金融的重要要素。中国银联也将以此为契机,始终携手产业各方,促进区块链技术在各产业链上的快速、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