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潘功胜介绍,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回答关于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提问中,潘功胜表示需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金融新体制。深化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持续建设并完善多渠道、广覆盖的自主可控跨境支付体系。
朱鹤新介绍,外汇领域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稳步推进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持。其中在开放环境下的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十四五”以来破获外汇案件超6100件,有力打击地下钱庄等违法违规活动。
在回答记者提问中,朱鹤新认为“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市场功能更加完备,市场深度拓展。从参与主体看,截止到今年6月末,已经有703家银行和115家非银机构参与到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其中包含了296家外资机构,交易范围已经涵盖了主要的币种。从基础设施看,交易、清算和支付机制不断完善,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结算风险。
关于外汇局持续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方面,朱鹤新表示我国贸易外汇收支效率进一步提升。推进贸易收支便利化、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改革落地见效,“十四五”以来办理相关业务近4.6万亿美元。针对贸易新业态“小额、高频、电子化”的特点,支持银行、支付机构自动批量审核电子订单,为跨境电商等提供更加便利的外汇结算,“十四五”以来办理业务已超过56亿笔。
朱鹤新还表示,银行外汇展业能力也有进一步提升。外汇局指导银行在“了解客户”和“尽职审查”基础上,从事前“单单审”“逐笔核”,向事中差异化审核、事后强化风险监测转变,通过机制改革、流程再造和科技赋能,更好统筹促便利和防风险。目前,外汇展业改革试点银行已纳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内的优质客户超过2.3万家,累计办理业务5000多亿美元。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5/9/22 11:54:06
- 移动支付网 | 2025/9/22 8:48:43
- 移动支付网 | 2025/9/19 18:12:55
- 移动支付网 | 2025/9/19 16:36:51
- 移动支付网 | 2025/9/18 14:27:54
- 移动支付网 | 2025/9/17 10:23:45
- 移动支付网 | 2025/9/17 10:21:11
- 移动支付网 | 2025/9/16 17:57:50
- 移动支付网 | 2025/9/16 14:17:23
- 移动支付网 | 2025/9/12 9:24:40
- 移动支付网 | 2025/9/22 10:24:11
- 移动支付网 | 2025/9/16 8:47:19
- 移动支付网 | 2025/8/4 9:03:14
- 移动支付网 | 2025/8/4 9:01:09
- 移动支付网 | 2025/8/4 8: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