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IF张彦钊:LEI与vLEI如何重塑跨境数字金融
移动支付网 2025/10/22 9:33:31

10月16日,由移动支付网、出海记主办的《2025第三届跨境数字金融产业合规与共生大会》成功举办。全球法人识别编码基金会(GLEIF)中国区负责人张彦钊在会上解析了从合规到创新层面,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与可验证全球法人识别编码(vLEI)如何重塑跨境数字金融。

据介绍,LEI编码是贯穿全球法定实体全生命周期的唯一编码。LEI指向参考数据库中标准数据字段集合。目前,欧盟、美国、中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南非、印度、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国家或地区都有相关法律,要求企业使用全球LEI体系。

LEI编码全球通用,亦适用于跨境支付。

国际清算银行(BIS)下属的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支持LEI与BIC拥有同等的机构识别码地位;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第十六条建议在最近修订更新中,建议在跨境支付中使用LEI等法定标识符识别参与机构(如收款人确认),以应对支付模式和国际标准的变化;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在其最新咨询报告中建议在跨境支付中全面地推广使用LEI等标准化全球标识符。

在具体的国家应用层面,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使用LEI来识别参与支付的有关机构;欧盟的实时支付法规建议支付服务提供商使用LEI来验证欧元实时支付中的收款人机构;印度央行要求支付金额在额度以上以及跨境支付等业务场景中使用LEI。

在目前全球反洗钱监管不断趋严、企业的合规成本与创新挑战增加、全球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要求提高等背景下,LEI和vLEI识别体系作为目前全球唯一的权威、开放的机构和个人身份识别凭证体系,凭借先进微账本共享底座、分布式密钥管理体系、仅验证信息公开存储等优势,可以满足各类合规要求。

在本地化与国际化方面,LEI和vLEI识别体系也能实现跨国家和地区、跨行业、跨生态的使用。根据本地化需求,发行机构可以根据场景通过LEI和vLEI识别体系实现包括数字身份、KYC、数字证书等各种应用。

借助权威分布式机构身份的全球信任链,完全开放的全球生态体系,标准的全球互操作性协议等应用优势,LEI和vLEI识别体系可以支持全球范围内各类金融和贸易报文、信息、文档等数据的可信交换,实现了全球标准与本地实践的有机衔接。

张彦钊也解释了LEI编码和vLEI之间的区别。

LEI和vLEI虽然同属全球法人身份识别体系,但它们在技术实现、应用场景和验证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对来说,LEI更加基础且侧重数据治理,它满足了在金融交易和监管中唯一、准确地识别法人实体的基本需求。如果你的业务主要涉及传统的监管报送或需要明确交易对手方身份,LEI是基础且必要的。而vLEI更加进阶且侧重机构与人员数字身份,它解决了在无纸化、数字化的交互中,如何高效、安全地验证身份并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信度的问题。如果你的业务正迈向全流程数字化(如处理电子提单、自动化合规等),vLEI能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和效率。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