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插手 线下收单狼烟四起
2013/10/12 8:45:26

  中国银联急了!

  9月初,上海银行因借出收单机构号给支付宝使用,被银联通报批评,并开出千万元罚单。后上海银行中断了和支付宝之间的合作,支付宝公开宣布“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暂停线下POS业务”。最近银联还对包括汇付天下、通联、随行付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出数额不等的罚单,皆因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套用MCC(商户类别代?码)。

  在中国所有收单机构中,银联旗下全资子公司银联商务为龙头老大。但今年线下收单业务费率大幅下调,各方在利益博弈中陷入恶性竞争,银联商务和商行线下收单收入受到一定冲击,有评论甚至认为线下收单业务爆发式增长时代或已一去不返。现在一切似乎陷入了僵局,加之银联高层发生变化,这让未来显得扑朔迷?离。

  老大对决第三方

  面对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虎视眈眈”,银联商务却如芒在背。

  有媒体评论认为银联向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开出罚单,意在“施压”第三方。今年7月,央行发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没有出现意见稿中的“涉及到跨法人交易转换和资金清算的,应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合法银行卡清算机构(银联)进行”。这意味着,第三方可以绕过银联,与银行直连。约九成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线交易不走银联渠道,线下业务也具备绕过银联清算网络,与银行自行清算的能力。一些第三方在线上已经开始向银联蛋糕最大的线下市场渗透,这些实实在在威胁到了银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接近银联高层资深人士告诉《新财经》记者,收单市场蛋糕越来越大,但原有的蛋糕分配次序被打乱,市场秩序到底是放纵还是规范?如果一个市场在恶性竞争中做没了,最后结局一定是大鱼、小鱼一起死。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银联商务在线下市场占有71%以上的市场份额,但自从2011年央行颁发第三方支付企业牌照后,整个市场格局发生震荡性变化,银联商务压力重重。2012年的数据显示,在第三方支付行业,银联商务以45.9%(线上+线下)的市场份额领先,支付宝凭借其在互联网支付领域的绝对优势,以17.5%的份额紧随其后。

  可以说,如果不是线下收单的强势地位,银联商务龙头老大地位肯定不保。银联商务成立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着线下传统的银行卡收单和专业化服务。第三方支付从线上转到线下后,明显触及银联利益。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线下收单市场交易总规模达到21.7万亿元,同比增长42.9%,其中POS交易规模为21.3万亿元。银行卡收单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线下支付市场,日渐受到第三方支付业界的普遍重视。

  “银联承认第三方支付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创新功劳,但也认为其扰乱了市场,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不能以最终市场被稀释掉为代价,银联作为卡组织,便一直以规范行业为己任。”上述接近银联高层对记者说。

  2012年3月,支付宝宣布线下POS机计划,将针对电商COD(货到付款)市场投入3万台支付宝POS机,基本实现一、二线城市COD服务POS应用的全覆盖。支付宝成为收单方,其线下布局再次触动银联。银联内部人士分析,此次支付宝停止线下POS业务,根本原因还在其线下业务不具优势,运行成本高。铺POS、线路维护、签购单的更换、其他一些定期巡视等,其实成本很大。对支付宝来说,这成为一块鸡肋。看起来,支付宝聪明地把此次停止线下业务归结于银联的霸道和不公平竞争,并以一种弱者姿态展示在公众面前,赢得不少同情分。

  银行态度暧昧

  在线下收单市场,打得你死我活的,是银联商务与各家商业银行。

  此前,一位国有银行信用卡中心收单业务主管接受《新财经》记者专访表示,银联商务在线下市场的竞争中,利用银联的垄断地位和一些不公平的竞争方式,与商业银行争利。实际上,银行对银联持越来越不信任的态度。目前,银联商务依然占据绝对领导地位。根据尼尔森今年9月发布的报告,《2012年度亚太地区收单机构排名表》全卡种排名表显示,韩国BC卡、银联商务和日本JCB位列前三名。

  目前POS收单的接入模式分两种:一种是直连模式,也就是POS终端直接与银联系统相连接;另一种是间联模式。收单市场上,直联与间联并存,收单业务收入来自商户手续费和服务费。公开数据显示,2007年,银联净利润不到1亿元,到2011年年底,便轻松越过10亿元大关。其收入主要来自POS跨行转接服务收入和ATM跨行转接服务收入,其中POS机转接服务更是银联主要的稳定收入来源。

  银联把银行归为利益共同体,并试图与银行建立战略联盟,但这或许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在银行对收单业务也非常重视。例如一些银行出于存贷款业务的需求,会以免费或很低的成本发展商户,牺牲收单这一块的收益,扣率降得很便宜,线下收单市场陷入恶性竞争中。

  一些中型银行在收单市场抢食的动作极猛。据媒体报道,民生银行[2.00% 资金 研报]在深圳铺设POS机的数量由2012年年初的800台,增加至2012年年底的1.6万台,2013年这个数字要突破5万台,其在深圳市收单市场已经做到第一,超过此前的兴业银行[3.57% 资金 研报]。国有银行也正步步紧逼银联商务的市场份额。据公开资料,9月下旬,工商银行[0.78% 资金 研报]前8个月银行卡收单业务的交易额达到了1.55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三成五,截至8月末的特约商户总量也已达到72.4万户。

  银联商务线上布局还处于投资阶段,未见成效之时,线下又与银行打得头破血流,使线下利益受到威胁。因此银联在对小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违规方面,处罚毫不客气。

  “在市场银行卡业务管理会管理下,银联创新了一些处罚收单,就是哪一家违规,你所获得的收单资金要再追回来,然后进行处罚。”上述银联内部人士表示,一旦发现套用MCC或者异地收单,包括银联商务在内,都会被予以处罚。由于按省份分成一个一个的收单分市场,导致异地收单的行为表现为:为完成考核或自己公司的收益,而损害其他分公司的收益,把来是广东省的POS商户移到北京去。

  海外线下收单市场是什么情况?据了解,海外银行卡收单市场大致发展形成三种业务模式。第一种以美国为代表,银行和专业化收单机构并存发展,收单市场主要掌控在FDC、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手中;第二种是以银行收单为主,以英、法为代表,英国有Streamline、巴克莱银行和汇丰银行等8家收单银行,其中前三大银行占90%的市场份额;第三种是德国、日本,以专业化收单机构为主。这三种业务模式中,都未有VISA、万事达这些国际卡组织的身影,它们不做收单和支付业务。

  有专家建议银联作为卡组织,应把收单业务剥离出去,专心做卡组织。如今银联总裁许罗德将调任黄金交易所,前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时文朝即将接任。这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银联商务的发展还不得而知。

  随着线上线下的融合,银联、银行与第三方的竞争会更加激烈。银联商务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会被打破吗?

  上述银联内部人士对《新财经》记者陈述了他个人的观点:“以前POS只能受理磁条卡,现在基本要改成芯片卡,未来要能受理移动支付,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客户端,支付就能实现。”他认为,竞争的关键其实不在POS实体保有量多少,而在于技术革新带来的竞争力,没有什么技术优势或者经营模式是不可复制而长久领先的,银联商务必须转型。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