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支付即将开启“后指纹”时代 安全性能性新升级
2015/7/29 15:05:37

  “扫描……”

  “拿开你的手掌。”

  这就是用PulseWallet支付的全过程:扫描用户的静脉,然后自动读取信用卡信息,完成支付。用户就是自己的钱包。

  PulseWallet是一台内置了生物特征的信用卡终端,它可以通过内置的红外照相机拍摄用户静脉,然后与用户的信用卡进行绑定。完成配对后,用户便可以直接使用手掌扫描完成支付。商家可以将POS机或收银机与PulseWallet捆绑。人与信用卡的绑定非常简单,首先在 PulseWallet刷卡,然后伸出手掌扫描静脉,输入手机号码,点击finish便完成绑定。

  The Verge在试用了这款机器后表示,PulseWallet虽然不像硅谷支付公司Coin或Square拥有完美设计,但它真的好用,“它具有非入侵性,能够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识别用户身份。在Touch ID的时代,PulseWallet的方式非常新鲜。”

  PulseWallet的CTO Matt Saricicek仍然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Google Wallet的移动支付的产品后的失望。“为什么我们必须提供一些东西来证实自己的身份?而这个东西不是自己。”

  经过对市场上的支付产品的失望,Saricicek和Aimann Rasheed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手指完成支付呢?

  几个月后的CES 2012上,两人首次将基于日立静脉ID技术的支付系统搬上展会,然而鲜有人问津,脉搏ID的精度并不如两人期望的精准。

  随后两人找到了富士通,这家公司的PalmSecure技术基于相似原理但是不是扫描手指,而是整个手掌。由PalmSecure生成的红外图像可以转换为生物特征模板,并存储在云端。因此,即便在不同的PalmSecure终端上,系统都可以完美地匹配用户的数据。Saricicek表示,大部分人的静脉特征基本保持不变,因此不必担心重新录入的问题。目前,这项技术的精准度已达99.99992%。

  生物识别新贵

  在“缤纷多彩”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因其成本低、体积小、采集方便等特点,在目前的生物识别市场上独占鳌头。不过,它并不需要“活体”——一张复制下来的指纹图像,或一段被砍下来的手指,都能轻易骗过识别设备的“火眼金睛”。

  此外,有统计表明,还有大约5%的人因指纹浅而不能被识别;著名歌手李宗盛也曾因弹吉他磨掉了指纹而开不了门。这些都给指纹识别留下了“盲区”。

  而作为一种“活体识别”技术,静脉识别的生物特征载体——静脉血管位于表皮以下、手指内部,依靠流动的血液形成血管图像,即便是复制一根活体手指,血液一旦凝固之后图像也将面目全非。

  静脉识别技术可追溯至1983年。当时,柯达公司的约瑟夫·莱斯在研究红外条形码技术时,产生了利用人手背血管红外成像作为身份识别的想法,发明了最早的手静脉特征识别技术。1987年,约瑟夫·莱斯获得此项技术的第一个专利,但在安防领域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一份由国际生物识别集团撰写的《生物识别市场与产业报告》显示,目前在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所占份额最大,为66.7%;人脸识别占到11.4%;虹膜识别、语音识别、静脉识别和掌形识别各占8.0%、3.0%、2.4%和1.8%。

  走向应用的关键

  在中国,对静脉识别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2003年,《清华大学学报》报道了该校利用自行设计的近红外血管图像采集仪提取血管的原始图像及识别结果。之后,北京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纷纷开始加入静脉识别研究行列。

  据了解,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商用产品已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很快将投入正式应用。一旦经过了市场检验,将有望在市场上拼杀出一块属于国产品牌的新天地。

  生物识别 解密“身体密码”

  从二代身份证到新款iPhone

  生物识别“风生水起”

  日前,二代身份证被爆存在“先天缺陷”,挂失后无法注销从而容易被人冒用。对此,公安机关表示,将加快推进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同时加大打击买卖、冒用他人身份证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二代身份证目前只存储了单纯的身份信息,容易被冒用。植入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等技术后,就可以多几道防线。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李文新指出,生物特征分为身体特征和行为特征两类。身体特征包括:指纹、手的静脉血管、掌型、视网膜、虹膜、人体气味、脸型、骨骼和DNA等;行为特征包括:签名、语音、行走步态等。

  性能PK 指纹识别:应用最广

  指纹识别即指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由于每个人的指纹不同,就是同一人的十指之间,指纹也有明显区别,因此指纹可用于身份鉴定。

  我们二代身份证应用的指纹识别技术的优势就是应用比较方便,应用时间长,认知度高,但就像很多大片里的情节一样,指纹是一种很容易被窃取和复制的特征,安全性较低。此外,指纹特征的稳定性较差,脱皮、表皮茧子,干湿状态都会影响指纹的应用,二代身份证采集过程中像农民、工人等群体会出现大量无法采集的问题,由于指纹到处能留下痕迹,对公安刑侦较为有利,但由于容易复制,也为反刑侦带来了便利。

  人脸识别:方便采集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记忆存储和比对辨识,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

  李文新指出,人脸技术是目前受关注比较多的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方便采集的特征,但由于人脸是三维的,受光线、表情、胖瘦、毛发、运动影响很大,同时由于也是表面特征,容易被伪造复制,用于做身份识别、刑侦时稳定性及安全性较低,如果技术有所突破,在公众安全等领域应用广泛。

  虹膜识别:比较精确

  虹膜技术是利用人眼睛虹膜的纹理特征的一种识别技术。虹膜是人眼中瞳孔内的织物状各色环状物,每一个虹膜都包含一个独一无二的基于像冠、水晶体、细丝、斑点、结构、凹点、射线、皱纹和条纹等特征的结构,据称,没有任何两个虹膜是一样的。

  李文新认为,虹膜识别从技术指标上来说是比较精确的一种,但在使用上需要通过红外光或可见光照射眼睛取得图像,使用者配合程度低,有较高的心理排斥性,因此不适用于身份证这样的大人群应用。此外,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美瞳等产品能改变虹膜的特征,比较容易复制。

  据了解,虹膜识别技术,目前已经在中国煤矿工人考勤、监狱犯人管理、银行金库门禁、边境安检通关、军队安保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等领域实现应用。

  指静脉识别:安全性高

  医学研究发现当用近红外线照射手指时,静脉中流动的血红蛋白会吸收近红外线从而形成血管的影像,通过传感器可以获取手指静脉的图像,并经算法处理形成特定的指静脉特征模板。经过医学的验证,每个人的手指静脉血管影像都不一样,形成的模板是一种独特的生物特征,可用于进行身份的识别。

  专注于指静脉识别技术研发的燕南科技董事长李向明表示,在当今众多生物识别技术中,指静脉技术是安全级别及技术指标最高的,使用习惯和指纹类似,其广泛的应用及在大部分领域补充或替代指纹技术,将是未来身份识别的趋势。

  移动支付网(微信号:mpaypass)移动支付产业第一微信公众平台。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