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克强、易纲关于金融发展与稳定观点,小编有个小期待
移动支付网 2018/3/28 10:00:26

3月2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其中对金融监管、改革、发展问题也进行了阐释。

首先,李克强总理释放了金融领域资本市场更加开放包容的信号,比如放宽服务业的准入。随后在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7号》,明确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准入和监管政策。

其次,李克强表示继续坚持依法严格监管。过去的2017年,金融监管动作频频也显示政府对金融稳定发展的决心。他强调必须以严格依法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秩序,以严格依法监管引导各类主体理性参与。而在早前,人民银行针对清算违规,对民生、平安开出了巨额罚单。

最后,李克强再次中国有能力防范、也不会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保证金融稳健运行。

在李克强答记者问的前一天,也就是3月19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投票表决,决定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接替周小川,担任新一任央行行长。而对于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易纲用三句话进行了简单回应: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金融改革和开放,保持整个金融业的稳定。

从国务院到人民银行,金融稳定都是重中之重。自互联网兴起以后,我国金融发展取得了极大成果,但也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列问题。关于互联网金融,早在2014年易纲就曾表示,“总体上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发展过程中要容忍,但有些问题要及时规范,要平等竞争,才能创造更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也基本符合我国互联网金融近年来发展的路径,发展→规范→发展......此后的5年间,易纲也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态度。

2015年3月4日,易纲在两会期间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关于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提案,有关部门正在反复研究。“出台政策既要拿捏把握度,又要促进发展,要适度监管。”

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一行三会分别对互联网金融分为七大业态领域进行监管,央行监管互联网支付,银监会监管网络借贷、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证监会监管股权众筹融资和互联网基金销售,保监会监管互联网保险。同时对网络借贷等进行明确界定,提出了建立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等。

2016年,易纲在“2016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指出,要规范发展数字金融,支持普惠金融产品的创新。在规范发展数字金融和支持普惠金融创新方面,中国在过去这些年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数字金融在中国发展比较快,数字金融有较强的普惠性。

“中国将继续平衡好创新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引导数字金融规范发展。”易纲表示。

2017年9月,易纲在“2017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表示,凡是搞金融的都要持牌经营,纳入监管,要实现监管全覆盖。并强调要警惕打着普惠金融旗号的违规欺诈行为,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区分合法金融和非法集资。

2017年12月23日举办的“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上,易纲再次强调:“要加强统一监管,对功能相似的金融产品要按照统一规则进行监管。要全面实施金融机构和业务的持牌经营,打击无照经营,对超越范围,违法违规经营活动要坚决打击。对综合经营、产融结合要严加规范,打击乱办金融,坚决打击违法集资非法活动。”

2018年1月,易纲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称,探索将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同业存单、绿色信贷业绩考核纳入MPA考核,优化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对资本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易纲认为,2018年,金融乱象仍然存在,金融监管构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既要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险阻,也要心存风险意识、时刻保持警惕。

小编认为,在金融领域处理监管整治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是一门艺术,它像一杆标尺,时刻度量着我国的金融深度。李克强在答记者问上也表示,整治不等于压制,而是正本清源,分类处置,区别对待,既要消除因监管不力形成的金融顽疾,也要为市场健康发展留出拓展空间。最后除了展望新行长带来的新变化,小编还有个小小的期待。

移动支付网、北京移动金融产业联盟将于4月24-25日在北京举办2018第二届中国移动金融发展大会,大会将讨论在产业合规趋势之下,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政策监管及发展趋势。

神秘的监管层领导将莅临会场,对当下移动金融政策进行权威解读,希望能藉此机会,对产业发展未来窥探一二。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