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与碳账户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2023/9/20 11:46:56

当前,在国内,我国正大力倡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绿色产业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形式的“碳”壁垒也不断出现。而无论是关于前者的激励约束政策,还是关于后者的应对举措,其落脚点其实都是要对主体或产品“碳足迹”有准确记录。而数字货币与碳账户的紧密结合,将准确、高效、便捷地记录碳足迹,在国际上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碳”贸易壁垒(比如欧盟碳关税和电池法案),在国内为促进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形成提供基础。

数字人民币和碳账户体系分别对经济活动的资金流动和碳信息流动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两个体系的结合将展现出:资金数据和碳排放信息更易实现全流程追溯、数字人民币钱包与碳账户可在商业银行层面实现绑定和对应、更有利于通过智能合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原理上,融合体系在记录每次经济活动的资金转移时可以同步记录碳排放信息的转移。通过对产品/服务碳信息的标记,伴随着产品/服务的流转,银行碳账户在碳信息记录结果上将由以往的信息点转为一条信息流。技术上,实现双体系融合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碳信息不足,会导致经济活动碳信息流断链。为此,还需要政府构建产品碳核算的方法学、建立一个产品碳排放信息数据库,并设置鼓励绿色消费的激励约束机制,以丰富应用场景,扩充数据量。

数字人民币和碳账户体系融合的核心优势和潜力,在于推动智能合约在绿色金融业务领域的应用。双体系的融合能够为市场主体进行精准“碳画像”,对资金流向进行追踪监测,确保绿色金融智能合约触发更加精准,资金流向更加合理,以及监管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

在数字经济与绿色金融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具备协同效应。数字人民币体系和碳账户体系是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和绿色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创新实践。本篇文章将重点研究数字人民币与绿色经济中“广义碳账户”的结合,以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其研究重要意义在于:

1)有利于构建绿色消费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碳账户的尝试旨在对更广泛的企业和个人的碳排放和减碳行为进行核算和评价贴标,形成了“广义碳账户”中的碳资产,继而将其与金融服务、用户权益挂钩,引导金融资源向企业和个人低碳行为倾斜。数字人民币体系和碳账户体系的结合能进一步丰富两者的应用场景,助力绿色消费体系的构建。

2)国内外在积极开展碳足迹的应用尝试。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明确提出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美国“碳关税提案”体现了按照碳足迹“征税”的逻辑、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按照产品碳排放量进行“征税”、欧盟最新发布的《电池与废电池法》明确了电池碳足迹的要求,且有进一步扩大到其他类型产品的趋势。数字人民币和碳账户体系的结合可以更好的实现碳账户对经济活动“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记录与核算。

3)银行具备碳足迹信息归集和证明的优势。银行金融机构是隐私的保护者和信用提供方。数字人民币具备安全、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等优势,双体系的结合使银行成为最适合帮助企业做好碳足迹信息的归集、提供证明性单证的机构。

4)数字人民币有助于碳账户实现碳信息流的记录。目前碳账户无法实现跨区域、涵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生产和消费端各节点碳排放信息的有效串联,形成信息流。碳账户与数字人民币的结合有助于该瓶颈的解决。

一、碳账户与数字人民币结合的基础

1.1以碳账户为基础的碳足迹核算面临挑战

我国数字人民币经过2014年以来8年的研发与2017年末开始的5年试点测试,取得了瞩目成就。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2016年数字货币研究所成立,负责数字人民币的初代系统搭建工作。2017年末我国数字人民币开始试点测试,截至2022年5月,数字人民币试点已拓展到15个省市的23个地区,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门店数量达到456.7万个[1]。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已成为我国的主要经济形态和发展新动能。未来,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必由之路。将数字人民币运用于银行碳账户,可以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特别是有利于方便快捷记录碳足迹。

碳账户以及基于碳账户的碳足迹核算在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全球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中,“碳”将发挥类似货币一样的职能,成为衡量企业、产品、行为等经济活动生态环境价值属性的代表性工具。为此,近年来,我国银行金融机构广泛开展了碳账户的创新和尝试,旨在更好的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使命担当。

传统的“碳账户”仅指参与碳市场的交易主体在交易机构开立的类似于人民币账户的碳交易账户,在其中存放碳配额或碳信用等碳资产。在“双碳”背景下,“碳账户”的概念被重新定义,扩展为对有关经济主体碳排放的全面记录,“广义碳账户”的创新应运而生。“广义碳账户”既有面向企业的企业碳账户,也有面向个人的个人碳账户,其重要意义在于会大范围扩充传统碳账户的用户群体,并从“碳维度”对经济主体进行价值评估,包含碳排放数据采集、碳核算、碳排放等级评价和场景应用等功能在内的碳减排支持体系,继而形成以“碳效码”、“碳积分”为评价基础的“碳征信”体系,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2]。

目前,商业银行碳账户的构建还处于试点尝试阶段。浙江、广东、上海、湖北等地的监管部门通过地方法规、指导意见、行动方案等文件支持碳账户体系的创新和尝试,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瓶颈。

碳账户的建立和应用主要由数据采集、碳核算、评价贴标和产融对接四个主要环节构成。在数据采集和核算方面,首先需要政府构建碳核算的方法学体系;在此基础上,银行金融机构要通过接入政府的数据库获取各层级的碳排放数据,或者由企业提供相关数据完成碳排放核算。这导致银行碳账户无法第一时间获取企业、居民、产品的碳排放信息,更无法对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核证校验。看起来设计完备的银行碳账户,此时在一定程度上却反倒成为了一个孤立的信息点,无法实现跨区域、涵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生产和消费端各节点碳排放信息的有效串联,形成信息流。

以A企业为例,假设甲银行建立了A企业的碳账户,甲银行通过政府的数据系统可以获取A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但是一旦A企业的上游供应商B企业所在城市并未开展碳账户试点,或者B企业碳账户是在乙银行开立,那么甲银行的碳账户只能评估A企业其自身生产过程中范围1,范围2的碳排放绩效,难以在第一时间、自动地评估A企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水平,即碳账户难以实现对产品碳足迹的记录。

1.2数字人民币与碳账户结合的优势

金融机构服务经济活动过程中,对于碳排放信息的追踪记录和对于价格的追踪记录,无论在方式方法上,还是体系架构上,其实都与传统的货币信息流有共通之处。数字人民币和碳账户的结合具有以下优势:

1)相较于现行的支付清算模式,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数据更易实现全流程追溯。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数字人民币将与现金、银行账户、第三方支付共同构成支付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形成互补共荣的整体格局。而除数字人民币之外,其余的支付方式在实现数据全流程追溯上存在一定难度。一方面,现金的流转过程追溯较难实现;另一方面,企业间多采用银行或支付机构的对公账户进行支付与转账,而供应链链条较长,涉及的企业较多,鉴于不同企业开立对公账户在不同银行或者支付机构,而各家银行或支付机构对自身客户的数据保护程度较高,通过银行账户实现供应链企业间全流程的支付数据追溯也面临一定挑战,通常只有监管机构有权限向商业银行调取相关明细数据。而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信息流与资金流实现统一,可以较为便捷地实现全流程追溯。

但应当指出的是,在数字人民币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高度重视隐私保护问题,在面对个人消费者时,数字人民币支持“可控匿名”,即小额匿名,大额可控。在面向企业的数字人民币对公支付场景下,匿名保护的程度可适当放松,但仍面临商业秘密泄露的问题。因此,在基于数字人民币与碳账户结合进行碳足迹核算的过程中,应当首先获得企业或个人的许可,确保企业或个人的支付交易数据仅用于碳账户碳足迹的核算。

2)数字人民币钱包与碳账户可在商业银行层面实现绑定。数字人民币是将人民币数字化,便于价值更便捷、更高效的流转。广义碳账户是将碳排放信息数字化,以“碳维度”对经济主体进行的价值评估,便于对碳信息进行标记、计量、核算和认证。两者在技术实现层面存在共通性。商业银行是数字人民币与碳账户体系的主要参与方。数字人民币采取中心化管理、双层运营。人民银行在数字人民币运营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负责向作为指定运营机构(即2.0层机构)的商业银行发行数字人民币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定运营机构及相关商业机构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和流通服务。2022年7月,随着兴业银行正式成为新的指定运营机构,已有10家商业银行成为数字人民币的指定运营机构。在碳账户体系中,商业银行围绕碳排放信息构建“碳征信”体系,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相对其他参与机构,商业银行具备将两者结合的优势和能力。

3)数字人民币与广义碳账户在个人与企业层面均能实现对应。数字人民币体系中,任何能形成个人身份的唯一性标识都可以成为账户[3],消费者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商户开立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消费者通过银行兑换数字人民币后即可进行消费,商户收到数字人民币后可以选择保留数字人民币进行后续使用,也可以转移到其银行存款账户中。商业银行广义碳账户将用户群体进行了更大范围的扩充,不仅包括传统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的重点排放企业,同时可包括其他中小企业和个人。两个体系在服务客群上有较高的重叠度。

4)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全链条可追溯性,可以实现碳账户间碳信息的追踪与核算。以企业碳账户为例,企业所需原材料与生产的产品在供应链中层层流转,碳足迹核算需要有适配供应链特点的核算工具。不仅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而且上下游的任何企业均可开通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并且使用数字人民币在供应链中进行支付,结合数字人民币账户与碳账户的绑定,通过完整的支付链条可以实现供应链间碳足迹的核算。

5)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可以丰富碳账户的金融功能。数字人民币通过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实现可编程性,促进业务模式的创新。可编程性是数字人民币的最大优势,通过加载智能合约,实现支付服务的定制化设计,一方面支持跨机构互联互通,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支付服务支持;另一方面实现资金的全链路监控,防范资金挪用,实现透明监管。银行构建碳账户体系的核心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同时推动自身业务场景的丰富和自身业务的低碳转型。商业银行通过智能合约为不同碳绩效表现的账户主体设定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引导金融资源向低碳绿色转型的行为、项目等倾斜,例如:为企业提供碳绩效挂钩贷款、为居民绿色消费提供金融便利和让利等。

基于数字人民币和碳账户体系的共性,结合数字人民币具有支付即结算、信息流与资金流统一、可编程等特性,在记录账户间货币流动情况的同时,对货币流动对应的经济活动产生的碳信息流转情况也进行记录,并结合后续开展的智能合约业务,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碳账户在应用过程中的瓶颈。

二、数字人民币和碳账户的结合

2.1数字人民币与碳账户的融合体系构想

要实现碳账户体系更有效、更广泛的使用,必须对经济活动全过程中的碳排放信息进行追踪、监测和标记,形成信息流,真正实现碳账户对碳足迹的记录功能,而数字人民币体系在应用过程中对经济活动资金流转过程进行了全流程的记录。

产品从原材料被制造成复杂商品,再到终端销售,往往涉及到产业链上下游多个部门或者企业间的协同,在每个环节都需要加入新的生产要素。企业用货币购入新生产要素的同时,即可以理解为同时购入该要素所包含的碳排放量。因此,当数字人民币系统在记录每次经济活动发生所产生的资金转移时,理论上也就同步记录了碳排放信息的转移。数字人民币与碳账户体系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可节省大量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另一方面在理想状态下还可以实现企业范围3碳排放的记录。由此,企业碳账户就不再是之前一个孤立的信息点,而是自然地包含企业全部上游生产(服务)过程中全流程碳排放的信息流,即“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

必须指出的是,在该碳账户的系统构建方面,必须要有一个碳排信息数据库。这一数据库需要由国家权威机构统一向社会提供,以保证核算口径的统一性。伴随每次资金的流转,该经济活动对应的碳排放信息被记录并储存在该数据库中。例如,A企业向电网公司购入1万度电,电网公司向A企业提供每度电对应的价格和碳排放因子,A企业通过数字人民币向电网公司支付电费的同时,对应电量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将计入A企业对应的碳账户中,并保存在碳排放数据库中。如果A企业只生产单一产品,那么A企业购入所有生产要素(刨去对应要素的库存量)对应的碳排放量加总即为A企业范围1,2,3的碳排放总量,除以产品的产量即为对应的单位产品碳排放(产品碳足迹)。如果A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则需要根据政府公布产品碳核算的方法学对不同类型产品进行核算,并向消费者或者下游客户提供不同种类产品的碳排放信息。因此,企业在对产品价格进行标记的同时,也应对该产品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标记。被标记的产品碳排放信息应被存入碳排放数据库和对应的碳账户中。当下游企业/消费者进行产品购买,其对应的碳账户可以在系统(数据库)中对上游产品碳排放信息进行提取。A企业对不同产品的碳排放信息需要按规定进行核验并传入碳排放数据库系统中,供下游企业/消费者对应的碳账户进行信息提取。产品对应的碳排放信息应确保真实性,且接受政府的监管和核查。碳排放信息一旦与产品进行一一绑定则无法被随意修改。

2.2完善数字人民币与碳账户结合顺畅运作的基础

要实现碳账户和数字人民币系统的融合构建现阶段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需要建立企业和产品碳排放核算的方法学

数字人民币和碳账户开户主体是企业或个人,按照数字人民币记账逻辑只能记录以企业层面购入“碳排放量”,当生产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并进行出售时,如果不对每类产品进行碳排放核算,并计算单位产品碳排放量的话,碳账户信息流就会发生断裂。因此,需要为企业进行产品碳排放量的核算提供方法学。

2022年8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2〕622号),针对区域层面(国家和地方)、行业企业层面、产品层面三类核算对象提出重点任务要求,明确要求建立健全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并逐步扩展至其他行业产品和服务类产品。未来基于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学,企业碳账户应对企业不同产品的碳排放量同步进行标记,为后续企业/消费者采购产品提供碳信息。企业对产品碳排放信息的核算结果需要确保真实且可核验。

2)政府需要建立碳排放信息数据库

理想状态下,即企业在供应链的支付全部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数字人民币与碳账户结合进行碳足迹核算的模式可以顺利开展。但在早期数字人民币对公尚未全面覆盖所有企业的情况下,即存在部分企业未开通数字人民币账户的情况下,则与该企业相关的企业节点无法使用数字人民币结算,碳排放的信息流还是会中断。建议由政府机构牵头构建一个产品碳排放信息的数据库[4]。当下游企业无法通过数字人民币获取上游产品的碳排放信息时,可以从数据库中调取该产品的单位产品碳排放信息。同时生产多个产品的企业也应将经过核算认证的各类型产品对应的碳排放信息上传至数据库中。数字人民币系统中,每开展一次交易时,交易双方也对应的发生了碳排放信息的划转,该信息也应传输到数据库中。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生态环境部在2022年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也明确表示将推动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基础数据库来促进碳足迹方面工作开展。为此,碳排放数据库不仅能服务商业银行碳账户工作的开展,也可以应用于政府碳足迹、碳标签制度。

结合数字人民体系和碳账户体系构建产品碳数据库优势在于:

a.生产端:企业通过数字人民币购入的低碳上游产品信息将自动记录在碳账户中,企业在核算范围3的碳足迹时可以直接采用银行单证标记碳信息进行引用计算和对外证明,无需额外提供相关的第三方证明,减少了核算流程和信任成本。应指出,能源密集型单一原材料生产企业应成为最优先开发的客户,如: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煤炭、天然气、电力等企业。其产品是生产复杂工业产品的基础,通常也是碳足迹核算的最开端。

b.消费端:通过将碳排放信息和产品进行绑定,个人在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过程就能自动记录其消费行为间接产生的碳排放量,产品碳排放数据库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向消费端进行延伸,不仅实现了产品低碳信息展示和记录的功能,同时实现了低碳产品消费量,以及低碳消费带动的碳减排数据记录功能。

3)需要激励和约束机制

数据库的核心价值是数据量,确保碳排放数据库发挥更大作用的关键是要在保证数据真实可靠前提下实现数据的扩充。要确保生产企业有足够的意愿将产品信息传入至数据库中,丰富数据库的数据量,需要形成一套企业自发参与的机制。政府可以尝试设置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其中。例如,在消费端,政府可以对低碳足迹产品定向发放消费券、政府集采可以优先向低碳产品倾斜,并对低碳产品生产企业实施税收抵免或给与财政补贴等,鼓励市场向低碳产品消费转向。在消费者或者下游企业通过数字人民币采购产品时,产品的碳排放情况可以和价格一起向消费者展示,给与消费提示。伴随着支付完成,碳信息也将计入到个人/下游企业的碳账户中。通过碳账户对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动碳信息情况的记录,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例如:消费者每笔消费都是采购具备低碳标识的产品时,银行可以给与该客户理财返利、贷款降息、积分换购等服务,进一步形成消费导向。约束方面,政府首先要制定严格的监督和惩罚机制,企业上传到数据库的数据必须确保准确,且可核验,一旦发现数据造假将受到严格惩罚。同时,政府可以督促高碳排放产品生产企业开展节能技改,必要情况下合理优化生产产能。

通过构建全社会低碳产品的消费倾向和习惯,供应端企业将有充足的积极性开展产品的碳核算,并将核算数据上传到产品碳排放数据库中。基于数字人民币和碳账户融合体系对碳足迹记录的便利性,叠加金融让利的刺激,消费者和下游企业不仅能增加绿色消费的动力,也能增加对数字人民币/碳账户开户的需求,数据库的数据也将更加丰富。支付宝开展蚂蚁森林的应用就是数字支付与民众支持绿色行动的很好结合。

此外,一旦数字人民币系统和碳账户系统结合,产品碳排放数据将被标记,不论流转到哪个账户,其碳排放信息就具备唯一性,不会被随意篡改,数据的真实性相较于人为核算、报送更为真实准确。碳排放数据库数据可以作为政府碳排放核查和数字统计工作交叉核对的参照。当数字人民币和碳账户体系覆盖范围达到一定的规模,数据规模足够大时,将在很大程度上减缓我国碳排放报告和核查工作的压力,同时减少数据造假的风险。电力、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高排放企业往往是单一产品生产企业(或者主要能耗用于单一产品的生产),理想情况下,当该类型企业上游供应商全部纳入在数字人民币和碳账户系统中时,重点排放企业碳排放报告和核算工作将得到极大的简化。

面对欧盟开展的碳边境调节机制、美国等其他国家未来可能会开展的碳关税,以及我国和欧盟对越来越多产品提供碳足迹证明或者设置碳足迹阈值的潜在趋势,采购低碳上游原材料产品,以及向下游或消费者展示产品的低碳属性将成为企业的内在需求。数字人民币体系与碳账户体系的结合能为企业提供很好的碳排放数据来源、数据佐证,以及低碳产品的获取渠道。

三、推动智能合约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

我国绿色金融有了长足进步,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27.05万亿元,同比增长38.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7.8个百分点,对我国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此外,我国也积极发展转型金融、绿色债券、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丰富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但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绿色项目信息披露不充分,绿色贷款资金未形成穿透式管理,存在资金挪用,项目洗绿、漂绿等情况。数字人民币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是可以开展智能合约的应用,通过数字人民币与碳账户体系的结合,开展智能合约应用,能有效的实现绿色资金管理的优化,促进绿色金融供需更精准的匹配。

数字人民币与碳账户的结合在绿色金融中具备应用前景。以绿色债券为例,我国目前在绿色债券资金用途管理中面临以下问题:一是部分绿色项目信息披露不充分;二是项目资金用途尚未实现穿透式管理,绿色债券的核心特征在于募集资金投向绿色产业项目,传统监管手段无法实现对绿色债券募集资金逐笔流动性数据的穿透式、精细化管理;三是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开展环境信息评价缺乏独立性[5]。而数字人民币与企业碳账户的结合,通过数据的全程可追溯、智能合约控制资金用途等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上述绿色金融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人民币对资金流向具备追踪、监管和标记的功能,能实现资金的精准调控。碳账户能对企业/个人(项目)碳绩效信息进行监测和评估。数字人民币与碳账户结合开展智能合约应用时,将具备以下优势:

绿色金融智能合约触发更加精准。智能合约的触发方式可分为主体触发和时点触发,其中主体触发主要涉及到贷款主体是否合格等条件触发,时点触发主要涉及到信贷资金发放、使用等环节,通过控制信贷资金的流向、绿色债券资金运用途径[6]。商业银行可以基于碳账户构建企业画像,对融资主体进行绿色评估和认证,依托客户画像设置主体触发条件。在融资主体对于绿色资金使用过程中,有了碳账户体系的支持,可以以碳足迹作为时点触发条件,促进融资主体采购同类型上游产品时优先考虑低碳排放的产品,从而促进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形成。

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通过数字人民币和碳账户体系的融合,可以实现绿色金融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的监管。通过数字化的流程和数据库的应用,监管机构可以随时远程查看绿色资金的路径,并基于碳账户对于碳排放信息的记录合理估算出“绿色绩效”的投入产出情况,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的流向。监管机构可以及时向社会披露绿色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效益信息。此外,商业银行业还可以进一步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例如开发与碳足迹水平挂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实现数据增值。在通过数字人民币和碳账户结合开展智能合约的过程中,能积累大量的数据资源,基于数字这一生产要素可以构建丰富的上层应用。例如,可以对同类型项目的实施流程、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环境绩效水平进行记录。基于此,政府可以开展对标管理,一是引导同类型企业开展类似的节能减碳改造;二是对项目可行性和项目事后绩效水平进行评估;三是银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数据对标更好的对项目绿色属性进行评估,并对融资主体提出实施建议。

注:

[1]资料来源: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稳步扩大配套制度法规提上日程,中国政府官网[EB/OL],2022/08/04[2023/09/11],https://www.gov.cn/xinwen/2022-08/04/content_5704279.htm

[2]资料来源:企业碳账户扩充金融服务新场景,兴业研究APP,[EB/OL],2022/7/11[2023/9/15],https://app.cibresearch.com/shareUrl?name=402388a089be9a2b018a120d1ad974c5。

[3]资料来源:穆长春:DCEP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不会冲击现有移动支付格局,中国电子银行网[EB/OL],2020/06/12[2023/09/11],https://www.cebnet.com.cn/20200612/102668303.html

[4]注:详见兴业研究《数据基石:产品碳排放数据库建设构想》(2023/2/14)

[5]资料来源:债券杂志,我国绿色债券资金用途管理优化初探——基于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的视角,[EB/OL],2023/9/13[2023/09/15],https://mp.weixin.qq.com/s/c8C69y0XzEArm4NaVVGtHA。

[6]资料来源:IIGF观点|数字人民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路径与建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EB/OL],2022/11/25[2023/09/14],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6023.html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