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国银行的一项发明专利“安全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授权公告。其申请于2022年6月29日,公布于2022年9月20日。据悉,该发明中应用了量子通讯/量子随机数相关技术。
事实上,近年来,有多家银行探索研究量子技术。在多家银行的2024半年报中,就透露了量子技术研发、应用进展。
中行专利取得授权:基于量子通讯进行安全认证
中行上述专利中的方法包括:使用基于单量子通讯设备产生可观测量子;对可观测量子进行逻辑异或操作,得到第一随机数;对第一随机数按照预设的裁剪方式进行裁剪,得到第二随机数;对第二随机数进行多种进制的数字转换,得到至少一个可用随机数;将多个可用随机数进行随机组合,得到目标随机数;将目标随机数替换原有的随机数发生器产生的随机数;之后,利用目标随机数进行加密操作;从而完成身份认证、交易认证等。
在该方法中,也可使用基于多量子通讯设备产生可观测量子。
而专利中的安全认证装置包括:第一量子产生单元、逻辑处理单元、裁剪单元、转换单元、组合单元、替换单元、加密单元、第二量子产生单元。其中,第一量子产生单元、第二量子产生单元,分别用于使用基于单量子通讯设备、使用基于多量子通讯设备产生可观测量子。
说明书提到,该发明专利的背景为,用来加密、签名、验证所使用的随机数生成器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当前采用电子货币加密的方法多是基于开源框架Fabric等,这些开源框架中随机数发生器往往采用以熵为基础随机数发生器以及算法为基础的随机数发生器,这些随机数发生器都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财产安全问题。
该发明可确保产生的随机数的安全,进而避免安全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该专利说明书还对“使用基于多量子通讯设备产生可观测量子”进行了介绍:具体的,使用单光子检测设备产生可观测量子A,使用光子计数检测设备产生可观测量子B、使用相位波动设备产生可观测量子C、使用真空波动设备产生可观测量子D。使用的量子通讯设备越多,最终生成的目标随机数越难被破译。
工行、中行、建行等透露量子技术及抗量子密码研究进展
近日,多家银行发布2024半年报,其中部分透露了量子技术研究、应用进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量子计算机的出现,现有的大多数公钥密码算法能被量子计算机攻破,因此银行也在研究抗量子密码,以抵御量子计算的攻击。
工商银行表示,探索量子技术应用,完成数字签名、传输加密等场景国际抗量子密码算法试点验证,论证抗量子密码算法落地可行性。
中国银行方面,开展抗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技术预研。
建设银行透露,其开展金融行业抗量子密码迁移技术研究。
中信银行表示,抗量子密码等技术持续拓展更多业务场景。
华夏银行则探索量子技术、量子算法在商业银行小样本智能风控场景应用,构建融合多种量子算力金融云平台。
另外,一些专利也体现银行在研究抗量子安全性。
比如8月23日,工商银行申请的一项专利“安全通信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公布。其说明书提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件传输系统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在文件传输过程中,需要对文件进行加密,以防止数据泄露。然而传统的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正受到强大量子技术的威胁。该专利旨在提高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抗量子安全性。
因此,量子技术应用、抗量子密码等或将是未来银行金融科技方面的看点。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4/8/29 10:57:00
- 移动支付网 | 2024/8/26 18:16:46
- 移动支付网 | 2024/8/26 11:48:38
- 移动支付网 | 2024/7/29 17:27:26
- 移动支付网 | 2024/7/26 9:58:51
- 移动支付网 | 2024/7/16 9:34:03
- 移动支付网 | 2024/7/2 18:06:48
- 移动支付网 | 2024/7/2 16:39:31
- 移动支付网 | 2024/6/25 17:06:20
- 移动支付网 | 2024/6/25 9:27:39
- 移动支付网 | 2024/9/11 9:40:15
- 移动支付网 | 2024/9/2 14:58:18
- 移动支付网 | 2024/8/29 10:12:03
- 移动支付网 | 2024/8/23 10:20:53
- 移动支付网 | 2024/8/22 14: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