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可视硬钱包发布,支付融合和一卡多用是趋势
佘云峰移动支付网2024/11/12 10:07:18

11月7日,数字人民币可视硬钱包在第十八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推出。

通过集成动态二维码,可视硬钱包能够高效融入国内成熟的条码支付环境,让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可碰可扫”。

可视硬钱包的推出,是数字人民币在硬钱包应用上的创新,也是支付融合和一卡多应用的趋势体现。

可视硬钱包由来已久,增加扫码可提升支付便利性

早在2021年,数字人民币在早期的试点中便测试了各种形态的硬钱包方案,其中便包括可视卡。

2021年1月5日,邮储银行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员工食堂测试了“可视卡”形态的硬件钱包,首次将数字人民币的“卡片”形态曝光在大众视野中。

同年2月5日,工商银行数字人民币可视卡在湖南和顺石油滨水加油站亮相,成为第二个公开亮相的银行数字人民币可视卡。

2月8日,“铜钱”形态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在雄安亮相,该方案由农业银行河北雄安分行研发,在外观设计上迎合新年主题,前后膜红底金图,印制“雄安”字样和牛年生肖图案,正面有屏幕,支持两个硬件钱包碰一碰双离线支付。

2月14日,在“数字王府井冰雪购物节”北京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中,邮储银行继上海可视卡之后,推出了叠加“健康宝”功能的数字人民币可视卡和指纹卡硬件钱包。除了数字人民币消费之外,用户持该产品在健康宝设备上一贴,即可完成健康宝状态查询和登记。

此后随着试点的深入,数字人民币的可视卡以及可穿戴产品纷纷亮相,受到了行业的关注和热议。

彼时,作为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初期,硬钱包仍然存在路线选择的问题,包括安全性和双离线等技术上研究。因此,在早期的产品形态上,各运营机构推出的可视卡等产品更多的是测试和探索。

如今,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基本确定了“准账户”形态,此时推出加载动态付款码的可视硬钱包,既可“碰一碰”符合境外人士、老人人群使用习惯,又兼容了境内商户扫码收款的受理现状,还可以显示余额,帮助用户随时掌握资金情况,适用于商家、出租车、地铁、公交等多个应用场景,极大提升了境外来华人士的支付便利性。

数字人民币稳妥推进,支付融合和一卡多用是趋势

经过4年多的试点,目前数字人民币已经在批发零售、餐饮文娱、公共服务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截至2024年7月末,数字人民币App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8亿个,试点地区累计交易金额7.3万亿元。

11月11日,中国人大网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明确提出,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和应用。今年8月,央行召开2024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仍然指出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和应用。而此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发表署名文章《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应用》,同样也指出了基本方向。

硬钱包是数字人民币软硬钱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人民币钱包是数字人民币的载体,是数字人民币与用户之间的桥梁。数字人民币钱包设计便于线上线下全场景应用,满足用户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别、多形态的差异化需求。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基于安全芯片等技术,依托IC卡、手机终端、SIM卡、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等特定硬件载体为客户提供服务。硬钱包的推出为没有境内手机号和银行账户、习惯持卡支付的短期境外来华人员提供了一个支付新选择,也便利了部分使用智能手机存在困难的老年人群。

在前期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推出了形式多样的硬钱包,主要通过与商户的POS机具“碰一碰”进行支付。考虑到随着国内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扫码收款日渐成为商户主流收款方式,硬钱包产品也在不断创新扩大应用场景。

而在移动支付网看来,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加入“二维码”是支付方式融合的体现,而随着支付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的持续进步,支付融合将是必然趋势。

在今年7月支付宝的开放日上,作为国内扫码支付代表的支付宝宣布升级条码支付体验,推出“支付宝碰一下”,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支付融合。而拥有庞大卡基用户的银联很早就已经坚守NFC的同时拥抱二维码了。

11月6日,中行上海市分行携手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集成硬钱包和公共交通卡的“数智优行卡”,实现数字人民币在多场景的一卡通用。

因此,除了支付融合,未来基于可视硬钱包,各地可扩展打造面向不同人群的特色市民卡、旅游卡等,并可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使用,实现“一卡通全国”的应用。

未来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的“一卡多用”会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交通卡、社保卡、学生证、员工卡等都能加载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而对于硬钱包而言,数字人民币的多种硬钱包形式如何标准化,如何推向市场,又该如何完善受理终端,将成为需要持续推进的问题。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