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携手Visa打造北京中轴线无障碍支付示范区,助力提升入境支付体验!
移动支付网 2025/3/3 8:32:22

随着全球跨境旅游市场加速复苏,中国文旅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作为全球支付领域的领军机构,中国银联近日宣布大力推进"锦绣行动2025"战略规划,这一举措与其携手Visa共建的北京中轴线无障碍支付示范区形成战略呼应。

3月1日,在银联-Visa“北京中轴线无障碍支付服务旅游示范区”启动仪式上,银联高层强调,将通过构建"政治-社会-经济"三位一体的发展框架,重点解决外籍游客支付痛点,助力打造国际级文旅消费目的地。

在"China Travel"影响下,入境的外国游客数量持续增长。为打造更包容、便捷的支付环境,中国银联始终秉持政治性、社会性、经济性三位一体的原则,积极协同产业各方,尤其关注提升境外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支付服务体验。

优化产品矩阵,构建“全链路”支付服务体系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在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以更好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多样化的支付需求。

为此,银联为境外人士构建一套成熟且多元化的支付产品体系,以银联卡为核心,提供了涵盖“卡、码、Pay”及银行卡取现等在内的多元支付工具,持续通过发卡、合作钱包等方式丰富支付产品供给。

针对境外游客,银联发行了“锦绣中华卡”,该卡整合了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的优惠权益,让游客在消费时既能享受便捷支付,又能获得实惠。同时,银联还支持境外来华游客通过云闪付APP申领“旅行通卡”,即使没有当地银行卡,也能轻松完成支付,实现了境外银联支付产品与境内支付体验的一致性。

在北京,超万家重点商户已实现境外发行银联卡与银联合作钱包的受理,支持刷卡、扫码、“挥”手机支付等多种支付手段,广泛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医”七类入境游消费重点场景。来自英国的William刚下飞机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北京前门大街,品尝着热气腾腾的炸酱面,咬着酥脆的驴打滚,还在特色小店中挑选纪念品……他兴奋地说道:“来北京之前,我已经做好了支付安排,提前办好了一张银联卡,支付非常顺畅便捷,这真的让我的北京之行轻松了许多。”

协同产业生态,织密“全域化”受理网络

在境内,银联联合产业各方优化境外银联支付产品受理环境。2024年,银联拓展133万重点商户支持银联二维码受理,104万重点商户支持银联卡受理。联合商业银行完成47个机场示范区建设;实现105个高铁车站人工售票窗口支持银联卡受理;建成上海东方明珠等49个旅游示范区、北京秀水街等57个购物示范区、新疆霍尔果斯等6个边境口岸示范区,为境外来华人员提供便捷的旅游、购物用卡服务。

目前,境内重点城市重点商户外卡受理覆盖率达99%。以交通领域为例,境内41个重点城市的主要高铁站、铁路12306英文版网站以及官方APP均已支持银联卡便捷购票。港珠澳大桥、中老铁路等跨境重点交通场景也已实现境外旅客使用各类银联支付方式。2024年底,银联还与微信支付达成互联互通合作成果,让境外银联支付产品在境内通用好用。

针对夜市、民宿等“零接触”支付难点,银联推出“小微商户赋能计划”。通过简易版受理终端和费率补贴,已推动133万小微商户支持银联二维码。例如,北京胡同内的传统工艺品店通过张贴银联“多语言支付指南”,外籍顾客扫码支付占比从12%提升至58%。

持续深耕支付服务,打造“国际化”支付品牌

2025年,中国银联力争新增30万重点商户支持银联卡、码、Pay受理。优化食购场景、机场、高铁、口岸、公交地铁等受理环境,做深做透高校、医疗、政务等垂直场景建设,提升文旅城市、商贸城市支付服务水平。不断延伸银联网络,扎实推进小微商户支付受理,提升银联支付的普及率与便捷性。顺应商户线上化趋势,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支付受理。推动有线下实体门店的餐饮等行业商户,支持云微小程序、云闪付控件等线上支付渠道,强化线上受理建设。扩大线上商户受理银联支付产品范围,不断提升线上商户受理覆盖度。

旅游业是全球化的重要桥梁,旅游场所的支付便利化是提升游客体验、改善消费环境的重要内容。未来,中国银联将持续发力,不断创新,协同各方力量,为境外来华游客打造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环境,让他们在旅途中尽享支付无忧的美好体验。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