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最新《中国反洗钱报告》,涉数字人民币监管
移动支付网 2025/4/11 16:52:10

近期,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中国反洗钱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我国持续改进洗钱风险监管评估指标和方法,固有风险评估的覆盖面由银行扩大到支付、保险、证券等主要金融机构,反洗钱部门指导这些义务机构提高洗钱风险识别能力。包括组织开展对主要证券、寿险机构的监管走访,深化对支付产品的风险研究,从行业角度指导义务机构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报告》介绍了反洗钱国际评估相关事宜。2023年10月,FATF通过中国第四轮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强化后续报告,结束本轮评估。经过4年整改,中国40项合规性指标达标数量从22项提升至31项,有效性方面也取得进展。FATF定于2025年底至2027年初开展第五轮评估,因国际标准调整对迎评工作要求提高,人民银行将制订迎评方案并部署准备工作。

《报告》还介绍了我国反洗钱制度建设与协调机制进展,包括《反洗钱法》修订、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制度、部际会议协调机制强化等。《报告》显示,人民银行已印发《数字人民币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指引》及《关于做好数字人民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并推动将数字人民币等新兴业务纳入数据报送范围。

《报告》认为,我国反洗钱监管有效性、监测分析、打击洗钱违法犯罪成效方面都正在提升。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开展执法检查275次、处罚案件调查5次、监管走访4876次,下发监管提示函730份,约见谈话909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443份,会同法律部门对392家义务机构行政处罚;2023年,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接收可疑交易报告422.35万份,提供金融情报24680批次;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嫌洗钱犯罪案件33440起49471人,提起公诉90738起144358人;2023年,全国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洗钱案件80142起、生效判决129658人。

《报告》还包含了反洗钱部际联席会议单位工作、反洗钱国际合作、宣传培训等多方面内容。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