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北京接连发出风险提示!莫让稳定币成为非法集资和洗钱工具
子阳移动支付网2025/7/10 9:35:04

7月9日,继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就稳定币涉及的相关风险发出风险提示后,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也对外发出风险提示,警惕利用“稳定币”等新型概念进行非法集资。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

公告表示,近期以“稳定币”为代表的各类数字货币及相关概念受到市场关注,一些不法机构与个人,假借“金融创新”“区块链技术”“数字经济”“数字资产”等噱头,利用社会公众对新型金融概念认知尚不深入的特点,通过发行或炒作所谓“虚拟货币”“数字资产”“稳定币投资项目”等方式,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公众投入资金参与交易炒作。

此类活动具有显著的非法集资风险特征:一是资质缺失。这些机构或个人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批准或备案,不具备面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销售理财产品或发行证券的合法资质。二是概念包装。利用“稳定币”“去中心化金融(DeFi)”“Web3.0”等新兴、复杂概念进行包装和炒作,故意制造信息不对称,迷惑投资者。三是虚假承诺。普遍存在夸大宣传、虚假承诺,如“稳赚不赔”“高额固定收益”“保本付息”等,利用公众追求高收益的心理。四是资金池运作。其运作模式往往依赖于吸收新投资者的资金来维持运转或支付前期投资者的收益,一旦资金链断裂或项目方跑路,投资者将面临本金无法收回的巨大风险。五是风险外溢。此类活动极易演变为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损害社会诚信基础。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郑重提示并呼吁广大消费者:务必认清本质,高度警惕任何承诺高额回报、保本付息的投资项目,牢记“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在进行投资理财前,务必通过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官方渠道核实相关机构及产品的合法资质,选择持牌正规金融机构;充分认识“稳定币”等数字货币及相关创新概念的高度复杂性和波动性,树立正确货币观念和理性投资理念;自觉抵制、远离任何形式的虚拟货币炒作、非法代币发行及未经批准的“数字资产”投资项目,切实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另外,公告还强调,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提示内容与深圳发布的如出一辙,可见官方机构对于目前稳定币热潮带来的相关风险十分警惕。

莫让稳定币成为非法集资和洗钱工具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每当数字货币相关概念热度高涨时,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便会借机冒头。

这两年稳定币在非法交易里的占比已经超过了比特币,成了犯罪活动的新宠。根据Chainalysis发布的2025年加密货币犯罪报告,63%的链上非法交易使用稳定币计价。

近来多个监管部门和国际金融组织对稳定币引发的热潮进行风险提示。比如,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发布警告称,与稳定币相关的犯罪活动有所增加。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则撰文表示,稳定币并不是投资或投机的工具,而是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支付工具之一,本身并没有升值空间。稳定币是相对新兴的金融工具,既具有传统金融工具的属性,也有其特殊之处,例如其匿名和便于跨境使用的特性,带来了管控风险特别是反洗钱方面的挑战。

实际上正如上所述,稳定币的特点即决定了它的监管风险。一方面,由于匿名化、去中心化的手段,用户身份通常以钱包地址呈现,而非真实姓名。使得资金流向难以追踪,为洗钱分子掩盖资金来源提供了便利。

另一方面,使用稳定币交易避开了双方银行的换汇与转账流程,容易绕过监管体系,成为非法资金跨境转移的工具。这不仅对银行业务与跨境金融产生较大影响,也十分考验国家在政策体系和监管框架上的完善度。

因此,稳定币热潮所带来的不仅是金融创新发展机会还有反洗钱监管风险,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将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市场和体系还未健全完善的情况下,警惕相关概念带来的负面影响,莫让稳定币成为非法集资和洗钱工具。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