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将向支付平台收取数据使用费!
移动支付网 2025/7/18 17:22:00

近日,摩根大通(JPMorgan)宣布将向金融科技公司、支付机构及其他第三方企业收取访问其客户银行账户数据的相关费用,该政策预计在今年内实施。

摩根大通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跨国金融服务集团,集团的核心业务包含商业银行服务。从规模来看,摩根大通也可以说是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

关于此次收费措施,摩根大通表示,其投入了大量资源建立保护消费者数据的安全系统,收费是为了确保银行和第三方都能为数据安全的基础设施买单。简单来说,第三方需要为访问银行系统和支付渠道付费,并需承担数据使用中的风险。

摩根大通主张数据共享需以客户授权为核心,要求第三方明确告知客户数据的共享范围、使用方式及时间,并限制数据用于授权范围外的用途。此举旨在强化客户对数据使用的知情权和控制权。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认为,第三方企业(如金融科技公司)长期免费使用银行数据以获取利润,而银行自身承担了相关风险和成本。通过收费,摩根大通才能平衡利益分配,并在必要时通过法律或公共领域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摩根大通这项新政策将影响支付、加密货币等领域的外部应用,比如PayPal(包括旗下的Venmo)、Shift4 Payments等支付平台,Coinbase、Robinhood等加密平台,甚至还包括一些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间的数据聚合平台。如果这些支付平台、金融科技公司需要调用摩根大通的数据,将必须支付相应费用。一些依赖于银行免费数据接入的金融科技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将直接面临利润率下降的风险。而PayPal等部分大型企业可能通过规模效应吸收成本,或许向下游转嫁成本。

收费模式方面,可能按使用场景差异化收费或按数据访问频率与规模来计算。支付类企业,特别是依赖ACH(美国金融机构间运行的电子资金清算网络)的公司可能需支付更多费用。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市场,支付平台和银行之间的资金划转也存在收取用户提现费用的情形。

需要指出的是,摩根大通的收费政策还存在监管博弈空间。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美国“开放银行”相关规则要求,传统银行需免费提供数据接入权限以促进竞争,但银行业普遍认为相关规定增加了欺诈风险和法律成本。此前,摩根大通已通过法律途径对美国“开放银行”规则提出挑战,法院可能在2026年初做出最终裁决。

从支付的角度来说,摩根大通是全球最大的机构之一,该公司每天处理的交易量高达10万亿美元。摩根大通环球企业支付部全球联席主管近期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还表示,中国是塑造支付行业未来的重点区域之一,在实时支付、电商平台等方面引领着全球发展,从单纯的资金流动向消费体验转变,极大地改变了其中的运营模式,摩根大通密切关注这些支付业务的发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在中国拥有‌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实体,后者在中国境内注册为外资银行,具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商业银行资质。‌‌作为外资银行,摩根大通(中国)主要服务跨国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机构,业务范围包括贸易融资、跨境结算等,并未面向中国境内公民开展人民币零售业务。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