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行长:欧盟应要求稳定币发行方落实保障措施,并建立严格的 “等效性制度”
移动支付网 2025/9/4 10:26:05

9月3日,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欧盟立法者应要求外国稳定币发行方落实保障措施,并建立严格的 “等效性制度”,以此防范欧盟境内持有的稳定币储备遭遇挤兑风险。

目前,欧盟已推出全球最严格的加密资产监管体系之一,明确要求与法定货币挂钩的稳定币必须具备全额储备支持。但拉加德指出,立法者还需确保欧盟境内外的稳定币发行机构均遵循同等高标准。

她在一场监管会议中强调:“欧盟立法应明确,除非其他司法管辖区设有严格的等效性制度,且针对欧盟与非欧盟实体间的资产转移制定了相关保障措施,否则此类稳定币方案不得在欧盟境内开展运作。” 拉加德进一步补充:“这一要求也凸显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若全球竞争环境无法维持公平,风险终将流向监管阻力最小的领域。”

在同一场活动的后续发言中,意大利市场监管机构官员费德里科?科尔内利(Federico Cornelli)表示,欧盟法规必须明确界定:包括稳定币在内的加密货币,不得在任何金融交易中被视作法定货币。身为意大利市场监管机构 CONSOB 委员的科尔内利强调:“只有欧洲央行发行的欧元才是法定货币,这一事实必须清晰传达给所有公民。”

作为欧元区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及核心监管机构,欧洲央行还与各国监管部门共同承担维护欧盟金融稳定的职责。拉加德提及,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MiCAR)允许欧盟境内外发行的稳定币持有者,在其认为适宜的任何地区对稳定币进行清算。

这意味着,若发生挤兑事件,由于欧盟对储备的要求更为严格,持有者或会选择在欧盟境内完成清算。但在这种 “甩卖式” 清算场景下,欧盟境内持有的储备量可能无法满足集中性需求。对此拉加德解释:“若出现挤兑,投资者自然倾向于在保障措施最完善的司法管辖区赎回稳定币,而欧盟很可能就是这样的地区 ——MiCAR 同样禁止在此处收取赎回费用。但问题在于,欧盟境内持有的储备或许不足以应对这种集中爆发的需求。”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