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移动支付大战,喋喋不休、争论不止的是三大支付巨头在出行领域的跑马圈地,不过与网约车、共享单车玩资本不一样,公共交通这个核心、高频的移动支付入口的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不仅因为场景复杂、对技术要求高、软硬件的改造耗资巨大,而且原有的利益格局,面临着被打破和重新分配角色的局面。支付巨头对出行场景流量的野心,通卡企业的私心,出行机构的力不从心等等,意味着这场竞争与变革既需要内部革命,又需要产业各方的融合推动。
尽管当前出行场景的竞争开始走向白热化,整个市场结构在发生快速变化,不过谁胜谁负依然没人敢轻易下定论,但在这场移动支付场景争夺大战中,从各方的商业版图以及生态建设,我们其实可以读出这样几个信号。
1、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或将易主
出行是刚需,网约车、共享单车市场的繁荣足以说明。三四年前网约车市场掀起的“补贴大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出行方式,如今共享单车的出现,更是有效解决了人们短途出行的问题。不过对于出行市场,网约车、共享单车都只仅占市场冰山一角,城市公共交通的辐射范围以及服务能力远超这两大出行场景。 基于2016年《中国城市客运报告》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公交、地铁完成的客运量达905亿人次。在绿色出行的主旋律下,全国公交快速专用道规模快速增长,达9777.8公里,一年的客运量达745.4亿人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总里程达3227.5公里,客运量达161亿人次。
而按照中国日均11亿次的出行量计算,即便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日交易量达2500万单的滴滴出行,也不过只渗透了中国出行市场的2%。对于国内出行市场,网约车与共享单车更像是蛋糕上的樱桃,城市公共交通才是尚未被咬掉的蛋糕主体部分。
作为老百姓绿色出行的主流,我国公交地铁的人流量极大,因而对支付速度有极高需求,NFC、二维码等移动支付正是在改善用户支付体验的基础上得到市场的快速响应。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月底,全国近1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系统上线了移动支付,其中银联、微信、支付宝涉猎面最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百多个城市中,从武汉走出的一家公共交通互联网运营商小码联城,其服务范围已超过70个城市,其中10多个省会及主要城市;并且除了为出行机构提供一整套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和信息化建设转型,小码联城与多地业主以成立合资公司的模式,持续不断地将互联网+出行的运营经验输送到公共交通,为业主解决了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运营难题,如西安地铁移动支付项目,上线不过10天,用户注册就已突破百万,日交易量也超过30万。
作为国内最大的公共交通互联网运营商,小码联城成立还未足一年,或许是看中小码联城团队的能力与魄力,去年年底获蚂蚁金服2亿元天使轮投资。移动支付网采访小码联城地铁事业部副总裁吕侃时,他提到2018年小码联城将会进驻全球数百个城市,覆盖7亿乘客,日交易2500万单只是及格线。如此看来,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可能要易主;而以国内公共交通的庞大体量来看,受益于产业升级,在公交和地铁领域,小码联城极有可能再创下一个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甚至超越百度成为互联网产业的第三极。当然,给公共交通赋予移动支付,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如此市值的公司,小码联城给自己的定位也不仅如此。
2、巨头争食,为商业赋能的1+N超级入口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交通移动支付大战最为激烈的一年,支付宝、腾讯等巨头在北上广深杭等城市反复上演着移动支付大战。为了拓展交通支付场景,马化腾一改低调作风,亲自为腾讯乘车码拿下合肥、广州、重庆等城市,另一方面,马云也不甘示弱,也御驾亲征为广州、上海等地交通项目站台。
交通支付场景中,在扫码买票或支付这个高频应用的带动下,低频但附加值高的服务也有可能嫁接到应用中, 例如接驳服务,路线中/目的地商家互动营销和电商、小额金融服务、同行人社交、实名支付(2Gov服务)等等。加之平均40分钟的在途时间,谁都不想放弃这一超级场景。
马云深刻的感受到,公交与地铁支付场景是阿里集团梦寐以求的线下入口,一旦取得制高点,“五新”中的“新零售、新能源、新金融”将不再遥远。反之,如果交通支付场景有任何差池,作为阿里未来的蚂蚁金服“旗舰”——支付宝,将遭受2014年微信红包“珍珠港偷袭”更为沉重的打击。同样,腾讯集团也不敢忽略交通支付这一超级入口。
除了两大互联网巨头的争食,银联等多家机构,也极度渴望通过交通这一超级场景,抢夺移动支付市场份额。然而,这并不是巨头重金就可以轻易拿下的场景。
首先,行业壁垒让巨头水土不服,传统公共交通领域中不论是交通卡、地铁还是公交,都拥有完全独立的技术、资金、安全管理体系,这是巨头难以逾越的技术鸿沟。
其次,行业属性导致不可能一家独大。每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都是一套独立的系统,这不是互联网玩法可以统一拿下的。
最后,公交地铁公司的顾虑。作为事业单位,公交地铁公司担心被绑在互联网巨头的战车上,成为巨头争利的马前卒。
可以说,拥有这个入口便可以形成1+N的超级入口,小码联城释放出的商业版图以及生态建设就是围绕这个超级入口展开,以交通为出发点,辐射N个场景。当然,交通支付市场很大,大到能够容下一个完整生态,小码联城更可能成为这个生态系统的阳光,而不是划江而治的军阀。
3、反哺城市交通机构,大数据优势尽显
巨头争夺交通支付场景,是为了超级入口,而城市交通机构则更希望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来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利他,是公共交通机构最大愿景,也是核心竞争力。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较为完整体现互联网对城市交通机构的反哺。
1、为城市交通机构减员增效,减少赤字(企业)。传统的交通支付主要是通过卡来实现,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解决充值问题,而在互联网时代,支付通过手机完成,充值也在线上进行,这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投入。
2、实名制账户体系(企业),反哺线下安保系统。通过APP运营,可以实现交通卡的实名制,将从前的不记名交通卡,变成实名制的账户,城市交通机构将可以获取更多乘客信息,商业模式有更大想象空间,而且可以为安保提供助力。
3、结合智能硬件及物联网运用获得更多数据(安防政府)。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数据的时代,现在有许多可以进行交通支付的手环,在获得支付数据的同时,也可以获得用户的其他数据,这为企业的产品拓展和业务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4、以云计算为手段,实现智能调节以及优化线网,提升服务质量。(企业)如果能够获取乘客的OD轨迹,那么交通运营部门就可以了解实时人流量,对人群密集的区域及时进行疏导,防止可能出现的踩踏事件。
4、政策偏爱,政府向公共交通伸出橄榄枝
2016年年底,共享单车突然爆发,仿佛一夜之间,城市各个角落都充满了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然而,随着共享单车的野蛮生长,对城市道路资源占用的问题不断凸显,极大的浪费了公共资源,互联网对于交通领域有的时候是灾难。
在爆发性增长后,政府会加大对平台的管控力度。譬如,针对网约车,政府通过颁布运营许可证,规范不具备运营资质的车辆和司机,保证市场秩序和乘客安全;共享单车的监管措施更为严厉,投放车辆必须具备牌照资格,且对平台的运营、维护能力有较高要求。
可见,政府监管对平台成长影响极大,既能使其平步青云,也能叫它铩羽而归。而先天占据政策优势的企业,相对竞争者,便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针对以公交和地铁为核心的公共交通,主管部门的态度是持续投入,大力鼓励。《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强调,要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题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交通部刘小明也曾表示:“解决拥堵问题,还是要靠公共交通”。
因此在出行领域,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公共交通项目,具备更良性的发展契机。
公共交通存在巨大尚未挖掘的行业价值,类似小码联城这样自身具备扎实的技术硬实力,并且背靠阿里强大的资本扶持的新玩家,将在行业、技术、资本三位一体的助力下,有机会以惊人的速度实现快速成长,成为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
大会预告:2018第二届中国移动金融发展大会将于4月25日下午召开《交通支付趋势论坛》,新金融与新交通如何更好的融合?更多详情请见官网。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2/7/6 19:01:24
- 移动支付网 | 2022/6/8 9:20:28
- 兰州大学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 | 2022/5/27 14:41:14
- 移动支付网 | 2021/11/4 18:28:34
- 移动支付网 | 2021/10/13 17:22:04
- 北京青年报 | 2021/10/12 9:17:45
- 移动支付网 | 2021/9/29 10:19:12
- 移动支付网 | 2021/8/11 15:49:12
- 移动支付网 | 2021/8/10 17:27:46
- 移动支付网 | 2021/7/2 11:23:48
- 移动支付网 | 2022/7/8 11:43:56
- 移动支付网 | 2022/7/5 15:34:51
- 移动支付网 | 2022/6/10 17:31:10
- 移动支付网 | 2021/10/26 17:34:55
- 燕赵都市报 | 2021/7/5 2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