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五周年记:旧秩序与新世界
2018/6/15 9:10:50

和整个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一样,新金融行业越来越像大自然,追求的不是简单的增长,而是跃迁和进化,而余额宝可以算是整个生态进化中的一个范本。

五年前的今天,一款包含了支付消费功能的货币基金产品在支付宝上低调上线,因为定位于零钱管理、余额理财,这款产品被命名为余额宝。很快,这个操作便捷、收益不错、流动性又好的产品便引爆了市场。

五年之后来看,大众理财意识被唤醒、利率市场化进程提速、互联网金融行业爆发、基金代销市场格局重塑....很多行业变局的发生和进程的加快都与余额宝的出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对于蚂蚁金服而言,余额宝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产品,它的出现革新了支付宝的定义,大大扩展了支付宝的内涵与外延,是其升级为蚂蚁金服过程中的重要推手。

纵观五年的时间,余额宝的出现改变了市场,甚至影响了监管,但反过头来看,它自己也在被不断的改变。今年3月,余额宝完成了升级,开放给了更多的基金公司,而它的背后则是一个正在全力转型开放生态的金融科技巨擘。

早在余额宝开放之前,蚂蚁花呗、借呗等产品,AI、数据等能力也都已开放给了金融机构。如果说余额宝的演变是一个不断颠覆自我的过程,它身后的蚂蚁金服也在五年后再一次超越了自己。

1.蝴蝶煽动翅膀

放在今天来看,怎么强调余额宝之于蚂蚁金服的意义可能都不为过。但如果退回到五年前,它的出现却充满了偶然性。

2012年,已经在支付市场牢牢占据龙头位置的支付宝陷入了“成长的烦恼”。随着其虚拟账户沉淀资金的增多,支付宝的备付金压力越来越大,急需要找到办法缓解。

支付宝保险事业群的一个小团队被分配到了这个任务,因为当时大家能想到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是把这部分资金交给保险公司做资管。但支付宝账户金额小、流动性高的属性与保险公司长期、稳定的管理风格大相径庭,这个方案自然无疾而终。

在走遍了银行、券商、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寻求解决方案未果之后,这个“失意”的团队碰到了另一个急于寻求突破的团队——天弘基金,它常年徘徊在基金业的末位。

事后来看,这两个被形势逼到墙角的团队联手上演了一出绝地反击。仅用了半年的开发期,克服了监管、系统、流程、体验上的种种困难,一个兼具了余额理财和支付消费功能的产品营运而生。

虽然前期筹备历经了诸多波折,但余额宝一上线便一路开挂。甚至遇到了罕见的“钱荒”(2013年6月20日,隔夜拆借(FR001)利率创下12.85%高位),这让当时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一度高达7%。

在余额宝上线当日,支付宝团队和天弘基金团队打了一个赌:当年底,余额宝的用户数会不会到500万。当然,最后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上线仅18天,余额宝的用户数量便突破250万,一年之后的用户数超过了1亿。

余额宝的出现不仅缓解了支付宝沉淀资金的问题,当时随着快捷支付发展而有所削弱的账户属性也得以加强。更重要的是,它重新定义了支付宝的内涵与外延,让它从一个支付工具变为了支付+理财的工具,而后又逐渐拓展到了更多的领域。

而当时,距离阿里巴巴宣布将以支付宝为主体成立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刚刚过去三个月。支付宝希望完成一次“迭代升级”:从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进阶为一个互联网金融服务集团,而横空出世的余额宝恰好成为了那把打开新世界的关键钥匙。

当时被余额宝带入新世界的不只是支付宝。大众理财意识被唤醒、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互联网金融行业爆发、基金代销市场格局重塑.....事后来看,余额宝在其中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2.被改变的基金业

如果说上述那些还只是表象和结果,那么余额宝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影响可能是大家对于长尾客群和网络效应的重新审视。

以基金行业为例,还记得,整个2013年下半年,各大基金公司都在疯抢互联网渠道,稍大一些的流量平台几乎都被基金公司找上门谈过合作,市场上突然涌现出数十种类余额宝产品。

受此影响,中国货币基金的规模开始猛涨,其占比从2012年的25.3%提升至2014年的49.1%。除2016年受资本市场流动性紧张影响,金融机构巨额赎回货币基金出现负增长外。截至2017年底,国内货币基金规模占比达到了61.8%。

除了挖掘新的线上代销渠道外,基金公司的直销渠道也重新被重视起来。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各个基金公司的电商部门突然壮大起来,有的甚至成为了独立的事业部。

其实,在余额宝出现之前,支付宝也曾尝试与基金公司合作,早期的形式与淘宝开店如出一辙,即邀请基金公司入驻开设天猫店。这也正好对应了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第一阶段:渠道化。

但余额宝却彻底改变了大家对于金融产品销售的认知。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周晓明曾经总结余额宝的创新要素,分别是:便捷的交易体验,互联网化的传播方式、呈现方式,以及功能的重构或拓展。

场景+金融的价值被极大地释放,反过来又进一步改变了互联网平台和基金公司。如果放在更大的背景下看,互联网理财市场,以及大众理财意识也被瞬间点燃,个人理财行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截止到2017年底,余额宝已有超过4.74亿用户,而在2012年底,中国开放式基金有效账户数仅为7600万户。作为一款“低门槛”的理财产品,这些年余额宝成为了很多理财用户的入门产品,也是很多80、90后买的第一只基金。

3.开放余额宝

2018年5月,余额宝宣布升级,接入博时、中欧基金公司的产品,结束了长达一年的限额。至此,余额宝也完成了自己的开放。其实早在一年之前,余额宝便宣布下调额度,最高持有额度从100万调降至10万,仅为原来额度10%。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个调整一方面是出于余额宝自身发展的需要,截止到去年一季度,余额宝托管资金规模已达1.14万亿元,是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不仅自身的增长逼近天花板,流动性管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而另一方面也是顺应了监管的趋势。截止17年6月,中国货币基金资产净值达到5.3万亿元,占基金市场规模的比重超过50%。有了美国货币基金市场的前车之鉴,加强货基的风险和流动性管理成为了当务之急。

前面说到,余额宝是蚂蚁金服发展历程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产品,除了它对于支付宝意义的革新外,它的蜕变过程也是蚂蚁金服成长的缩影。

在余额宝引爆市场之后,蚂蚁又陆续上线了其它理财产品,并在2015年推出了一站式理财平台——蚂蚁聚宝。除了提供余额宝、存金宝、基金等各类产品的交易,还增加了财经资讯、市场行情、社区交流、智能理财顾问等服务。

从余额宝单个产品进阶到综合理财平台,当时的背景很简单,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个人理财需求的觉醒,需要有更多的理财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但究其内涵,那个阶段的互联网平台也并没有脱离渠道化的定位,并且自身还要面对巨大的运营压力和金融风险。这并非蚂蚁所愿,也不是它所擅长的领域。于是,又一次蜕变开始了。

2017年,蚂蚁宣布将定位于Techfin,未来只做Tech技术,帮金融机构做好Fin。真正成为一个数据和技术的开放平台,意味着它不仅要跳脱出阿里体系,还跳出金融体系,成为一个科技的引擎,赋能于其它机构。(传送门:《“蚂蚁”折叠》)

去年6月,再次升级的蚂蚁财富就是Techfin理念的一次落地,蚂蚁开始向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开放的自运营平台,提供数据、AI、运营等一系列的技术支持,更准确的说是基于技术服务客户的能力。

五年后的今天,开放的余额宝、开放的蚂蚁金服,它们都重新定义了自己。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