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支付的普及让人们拿着一部手机就能走遍一座城市,轻松解决衣食住行。那么有没有可能不带手机,仅凭一张脸就能实现支付呢?
这个畅想正在逐渐变成现实。如今,刷脸支付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移动支付市场蔓延,而对于环境复杂、条件苛刻的公共交通领域,刷脸支付也有了新的落地。
针对60岁及以上人群,刷脸乘车如何开通?
近日,腾讯公司携手深圳地铁、广电运通正式推出刷脸乘车服务。今后,60周岁及以上老人完成线下注册,即可在深圳地铁11号线18个站点的智慧边门刷脸过闸乘坐地铁。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此次刷脸乘车在深圳地铁的技术实现是由腾讯金融科技业务线乘车码团队全面支持的,而刷脸乘车的落地也标志着“乘车码”完成了由“码”向“脸”的服务升级。
此次刷脸乘车由于是前期试运行,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关键点:
第一、针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
第二、开通11号线所有18个站点;
第三、线下“自助票务处理机”完成注册才能刷脸乘车。
那么在自助机上如何开通注册呢?从整个注册流程来看,过程并不复杂,刷身份证和人脸识别比对就如同“高铁进站”一样:
1、点击界面,选择用户类型;
2、刷身份证获取实名信息;
3、拍摄人脸照片并进行比对,即可成功开通。
另外,针对行动不便、需要坐轮椅的老人,在自助票务处理机完成线下注册时,录入人脸信息后,还特意为老人设计了录入指静脉的步骤,轮椅老人刷刷手指也可过闸。
目前,深圳地铁的刷脸应用仅针对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开放试运行,腾讯方面表示,后续将普及到本市户籍享受抚恤补助待遇的复员军人、烈士遗属、军队离退休干部等等更多免票群体。而随着使用人群的扩大,也会相应地增加线上注册的方式。
刷码到刷脸,科技向善路上的创新难点
去年8月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上,腾讯联手深圳地铁、广电运通共同发布了拥有生物识别等功能的“生物识别+信用支付”地铁售检票系统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地铁乘客出行的不同场景。本次刷脸过闸服务上线正是该方案的落地,同时也是刷脸乘车服务在深圳地铁的首次落地。
如今刷脸支付在线下消费领域飞速发展,但对于交通领域而言,仍然鲜有真正落地的项目,一方面是由于公共交通领域复杂特殊的环境,另一方面则是很多创新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便捷。环境复杂特殊则包括,人流量大、网络要求高、高峰期负载重、人脸信息安全等等,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则对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针对公共交通的特殊性,此次刷脸乘车服务由腾讯金融科技团队旗下的乘车码团队及深海实验室团队,基于腾讯人脸识别算法打造,可以有效提升该场景下1:N人脸识别的准确度。用户可通过人脸、指静脉等多模式组合验证实现刷脸过闸,人脸验证最快仅需0.3秒。同时,依托人脸识别算法优势,刷脸乘车的识别通过率达99.99%,准确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其次,除了公共内网服务器外,未来还将在每个站点都部署一台人脸识别服务器,如遇网络问题将会把中心人脸检索降级到站点人脸检索。最后,刷脸项目的网络传输都在深圳地铁的内网完成,且所有用户的注册、过闸数据都经过全程加密,只会留存在其内网的服务器上,在传输的所有途径上都保证了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
如今,随着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由刷脸引发的信息泄漏、安全隐患。2018年年末,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8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中,移动支付用户使用生物识别的意愿在不断提升,由2017年的84.8%提升到2018年的85.0%。但同时,报告显示73.8%的用户担心个人隐私泄露,67.3%的人则担心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在推广创新的互联网技术时,安全和需求往往比技术本身更加重要。在二维码、手机交通卡都无比便捷的交通出行环境下,一味地追求创新支付手段也并不实际,此次深圳地铁优先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群体推出刷脸过闸,显然能够为这些特殊人群带来便捷和帮助,更是“科技向善”理念的一次践行。
此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可凭身份证或老人证在深圳地铁人工通道免费通行。而刷脸过闸服务上线后,老年人只需刷脸就能在11号线全线快速进出站,无需再向地铁工作人员出示证件,极大节省通行时间,提升出行体验。另外,考虑到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乘车码团队对此在线下推出了自助机注册、指引宣传物料、志愿者服务等措施。
消费到交通,“乘车码”人脸识别的展望
在消费领域,刷脸是一场革命,背后承载着生态与数据。但交通领域则不同,场景不同、主体不同、设备体验各方面都不一样。首先,不同于消费领域,交通支付是一个闭环场景,支付的动作只能在交通领域完成,产业链的相对封闭让其它中小企业很难进入其中;其次,运营主体复杂,各地有不同的地铁集团、公交公司,而地铁、公交之间也各自运营,运营主体多让互联互通成为难点;最后,终端改造巨大,二维码支付进入交通领域便经历了庞大的终端改造工程,刷脸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想再次普及交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但是,依托“乘车码”的交通刷脸未来仍然可期:
首先,乘车码发展迅速,支持城市多,具备平台、场景和先发优势;其次,乘车码团队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刷脸是一项AI技术,需要大量的算法学习和应用实践,依托腾讯深海实验室的人脸识别算法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最后,乘车码依托小程序和微信社交属性,拥有良好的用户基础和消费者认同。
目前,据移动支付网了解,已有多地公交、地铁在测试关于刷脸乘车的项目,部分地区已有上线试运行。因此,尽管挑战巨大,但对于刷脸技术未来在交通领域的发展,笔者持乐观态度。
另外,公交场景相对于地铁而言环境更加复杂,比如人流密集下摄像头的识别问题、不同行车环境的光线问题、4G网络传输的稳定性问题等等。腾讯乘车码团队向移动支付网介绍,乘车码团队也一直在进行公共交通领域的刷脸乘车尝试。本月9日,乘车码在广州地铁推出的刷脸乘车服务开通试运行。用户通过广州地铁乘车码小程序或广州地铁APP注册“刷脸乘车”,即可在APM线-广州塔站体验。在去年下半年,乘车码团队与深圳巴士集团成立联合项目组,并在实验室内完成刷脸乘公交项目。随着5G的商用和逐渐铺开,公交刷脸会在下半年或明年逐步落地。
而据移动支付网了解,近期乘车码可谓动作频频,其在微信客户端新增了两个入口,一个是微信卡包里面的“交通卡”,其涵盖了微信上所有关于小程序乘车码,是一个“乘车码”的综合入口,当然未来也可能加入HCE乘车卡功能;另一个是支付服务内的“出行服务”,除了包含“乘车码”之外,还提供优惠洗车、油卡充值、违章查询等个人车主服务,未来甚至可能向汽车金融、智慧交通方面拓展。腾讯金融科技对于“乘车码”的能力显然不仅仅是二维码乘车这么简单,平台化和能力输出才是产业互联网下半场的重头戏。
同样可以预见的是,在生物识别方面,未来基于人脸识别等技术交通应用将可能延伸到更多智慧出行、智慧城市、城市安全等方面的服务,比如公安系统的打通、建立城市公共安全预警系统等等。
此次刷脸过闸服务上线,是“看脸”时代的缩影,也是“科技向善”理念的完美体现。在当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各种新兴概念层出不穷,各种创新应用屡见不鲜,但对于科技而言“不作恶”仅仅是最低标准,“要为善”才是最高追求。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2/4/13 9:46:56
- 新华网 | 2021/12/13 17:15:30
- 洛阳网 | 2021/3/26 16:32:28
- 移动支付网 | 2021/1/8 15:42:58
- 移动支付网 | 2020/11/16 10:56:34
- 移动支付网 | 2020/7/8 16:43:20
- 东北网 | 2020/4/20 11:59:01
- 金羊网 | 2019/8/15 9:56:50
- 移动支付网 | 2019/7/17 14:01:52
- 移动支付网 | 2018/8/23 10:42:55
- 移动支付网 | 2020/9/16 10:17:03
- 移动支付网 | 2019/12/18 18:53:24
- 移动支付网 | 2021/10/28 9:35:36
- 深圳晚报 | 2021/7/23 9:36:35
- 移动支付网 | 2020/10/28 15: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