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关注:假冒、仿冒金融App的疯狂套路
陈拾九移动支付网2020/3/23 10:57:59

近日,度小满金融官方发布了一篇预警文章,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下载App时前往官方应用市场或访问官方网站下载,切勿点击不明链接安装,谨防安装了伪冒的诈骗App。

提醒非常简单,也非常直白,“小心假冒、仿冒App”。

手续费、工本费、解冻费都是套路

假冒、仿冒App并不少见,除了百度系的度小满和有钱花,携程金融、360金融、苏宁金融、招联金融都有被假冒、仿冒的案例,甚至阿里系的花呗、借呗也被冒充过。

据媒体报道,这些假冒、仿冒App一般通过短信传播链接,内容一般是“恭喜您获得100000元额度,月利率低至0.02%,最高可分36期,点击以下链接领取……”。在疫情期间,很多人收入减少,需要一笔钱进行周转,看到令人心动的内容,不由自主的就会点进去。

一旦点进去,就进入了骗子的套路。假冒App会让受害者填写个人资料,进行贷款申请。随后,App的客服会告知受害者,贷款已经发放到App钱包中,若要提现需先支付“工本费”。工本费的收费标准为审批款项的5%,即“申请3万需支付1500,申请5万则要支付2500”,内容包括“快递费、人工费、材料费”。

除了手续费,骗子还会让受害者检查提交的身份信息,往往真的会存在问题,骗子会声称因为信息错误账户已被冻结,需要继续汇款才能保证放款到账,要求受害者再支付一笔“解冻费”,并声称“账户解冻之后立即返还”。

在整个过程中,骗子最显著的特征在于转账步骤,骗子往往会提供一个个人银行账号让受害者进行汇款。其次就是沟通过程,骗子会诱使受害者前往QQ或微信进行语音电话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会尽量避免其他人对受害者的打扰,以“为保证录音效果,请保证周围保持安静”为借口让受害者处于一个人。

为了骗到钱,骗子是不会吝啬自己的套路。

假冒金融App: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假冒、仿冒App在中国智能手机发展史上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惯用手法。犯罪分子经常使用假冒、仿冒App入侵受害者手机使用话费盗刷、恶意吸费等手段获利,通常这种App都属于工具型App比如手电筒、文件管家之类的,功能简单,仿冒容易。

但是金融App则不一样。制作一个假冒金融App,特别是让受害者看不出瑕疵的假冒App需要付出的心力和成本是假冒手电筒App无法想象的。外在界面按钮、内在业务逻辑,甚至logo形状、颜色都是难点。

收款渠道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假冒金融App诈骗数额一般不小,四五千对于骗子来说只是开胃菜,一次诈骗得到几万也只是寻常,而且往往骗子会团队作案,总是会在一段时间内接受大量转账。

面对这样高额、高频转账,因此骗子需要更加稳固、不容易被风控的银行账号,甚至需要多个这样的银行账号。除此之外,由于所有ATM机都有监控,因此骗子不能去取现,所以他们还需要稳定的洗钱通道将骗出来的钱洗白。

以上几个环节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制作假冒App的是最上游,进行诈骗的团伙是核心,还需要提供银行卡的卡贩子和洗钱渠道的地下钱庄。卡贩子往往和身份证买卖脱不开关系,地下钱庄又会牵扯到非法网络支付平台。

很明显,追查假冒App只抓诈骗团伙并不能除根,打击整个黑色产业链才是正途。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