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王卫东: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需要面临六大挑战
2021/4/1 11:04:1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应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阶段,银行业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带动经营理念及服务模式变革,更加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交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 王卫东

新发展格局下银行业的机遇

1.数字经济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必将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商业银行具有天然的数字基因。在数字经济大潮下更要顺势而为,通过支持实体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和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以促进其自身的客户结构和资产结构不断优化。商业银行自身也要解决数据治理基础薄弱,数字经济应用能力不足,与政府、协会、行业等外部数据连接应用薄弱,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深等问题。

2.新发展格局下,随着工业和产业链的数字化,产业互联网将是银行下一个“蓝海”。商业银行应契合工业数字化和产业链数字化发展机遇,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提高数字化风控和经营能力,促进公司和普惠业务数字化转型,以帮助产业链中小企业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商业银行要加深与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连接,与实体经济共享数字化转型的成果。

3.“非接触式”服务正在变为“金融刚需”,数字化经营成为银行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商业银行要着力打通新的消费需求的堵点,清理淤点,也正是发展普惠金融、消费金融的良好机遇。商业银行需要凭借技术和数据手段,深入洞悉、及时捕捉和准确契合客户需求,加强生态场景建设,为客户提供全渠道、全天候、个性化、智能化的优质金融服务。

4.高水平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要求商业银行提升跨境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这就要求商业银行金融在服务好国内经济的同时,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金融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承担必要的国际金融责任。

5.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商业银行在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的同时,还需要从提升自身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等多个方面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步伐,促进决策科学化、管理高效化。在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商业银行要着力解决基础科研能力不足、前沿技术应用面较窄、新技术应用规模较小等瓶颈。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1.协同困难,缺乏换位思考,敏捷性不足。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有待加深,自上而下数字化转型观点尚未普及和统一;业务与技术、业务与业务、技术与技术间融合不深;业务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技术对业务需求的敏捷开发程度不足等。

2.面临数字化人才困境,团队缺乏具有数据化思维的人才。数字化转型需要既精于数据、设计、技术,亦具备一定的商业才能,同时有勇于探索实践的创业型人才。如何吸引、培养、留住人才,都面临挑战。

3.数据应用缺乏标准,影响价值挖掘。银行业已普遍意识到数据治理的重要性,但数据治理能力则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提升数据治理及规范、数据安全、数据质量、数据价值挖掘等多方面能力。

4.短期经营目标与长期发展的矛盾。银行业的战略远景、目标和核心价值越来越清晰,管理者的业绩通常基于短期的交付成果,而真正的数字化转型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如何平衡长期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也是银行业面临的问题。

5.风险意识文化与创新相冲突。银行业通常会更加注重风险规避,这可能会致使内部的风险及法规部门以更保守的方式来解读监管要求,从而限制了创新文化发展及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6.基础不兼容,与科技伙伴合作困难。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建立联盟生态。敏捷灵活是金融科技公司的优势,但在企业层面与银行机构早已定型的信息系统的整合则显力不从心,也难以适应后者复杂的操作流程。银行科技部门欲找寻价值观类似、战略愿景、人才储备匹配的金融科技公司,也颇为不易。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举措及实践

1.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价值目标一致性。银行业应通过自上而下的内部宣导,培养全员数字化思维,树立转型主人翁意识,深植到广大员工思想意识中,全行全员都是数字化行动中的“参与者”。目前交行正以“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实施为契机,围绕“建设具有财富管理特色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银行”的战略目标,从普惠金融、贸易金融、科技金融、财富金融四个领域做强特色,从全行角度统一价值目标,以“长三角龙头银行”、数字化转型两个方案破局,实现交行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同频范式跃迁。

2.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资源投入。银行业应从顶层主建实施行动方案,建立与之匹配的技术业务架构和管理体系。加大资源投入,持续提升科技投入与营收之比,设定明确的跨条线利益共享与责任担当规则,建立完善的后评估考核机制,凝聚各方合力。目前交通银行正围绕集团战略部署,规划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聚焦“上海主场”“普惠金融”两个领域率先运用数字化思维寻找突破,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实践。深入推进数据治理,强化数据基础;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夯实技术底座;严守安全生产底线,筑牢安全保障。

3.加强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架构体系。银行业应强化资源整合,拆除板块、条线、部门之间的“竖井”“烟囱”,加强系统、数据等资源的统筹复用,塑造企业级架构和经营能力,构建基于量化数据的经营决策支持平台,让营销、风控等决策更加理性、科学、高效。目前交行金融科技板块已建成“两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一办”的组织架构,并通过迭代,带动制度、流程的优化,以及日常工作习惯的改变,真正打破部门条线间的壁垒,实现需求、开发、测试、运维的一体化管理,提升科技赋能的整体效能。交行还积极探索前沿性、基础性金融科技创新技术及场景的引进和应用,与外部机构建立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搭建开放式合作创新平台,借助外部智力加强标志性技术创新。

4.深植“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切实提升客户体验。通过设置专业的交互设计团队和运营团队,先“营”后“销”,对重点产品进行运营迭代,并围绕用户旅程,建立数字化营销模式,最终达成销售。进一步提升线上服务能力,丰富场景生态,通过多渠道融合互补,为客户提供高效率、低成本、个性化、一揽子金融服务。当前交通银行正以数字化思维推动业务流程重塑,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例如打造“普惠e贷”,实现了根据不同场景,从客户申请到提款用款和贷后管理等各环节的组装开发、参数化配置,快速定制特色化产品。优化“线上抵押贷”系统功能,实现业内首笔无人工审核、客户自助无还本续贷业务落地。小微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从原来20~30天审批提升至“秒审秒批”。

5.培养数字化人才队伍,搭好创新平台,完善创新机制。银行业应建立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吸引具有数字化思维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实验室机制,打通科技应用及场景创新部门边界;通过创新基金、创新文化、荣誉体系等,建立自下而上的全员创新机制。加大与外部专业机构的合作力度,运用股权投资、建立数字化创新实验室等方式拓宽创新渠道。当前交通银行已启动“金融科技万人计划”、Fintech管培生工程、存量人才赋能转型工程等“三大工程”,聚力打造一支对标市场、紧贴业务、对接战略、服务转型的科技队伍。积极探索派驻制紧耦合工作模式、人才转型资质认证等创新机制,给金融科技人才以更多政策倾斜,让金融科技成为既成就事业又成就人才的工作。

6.强化数据治理与应用,增强技术自主可控能力。要围绕战略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主动管理数据风险,提升自身数据安全水平,制定相应的数据脱敏规则与管理规范,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筑牢金融风险防范底线。当前交通银行正通过多方安全计算等关键技术着力解决数据共享安全性、隐私性问题,进一步深挖数据价值,释放数据潜能,实现数据多向赋能。其中,“基于多方安全图计算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基于多方安全计算的图像隐私保护产品”均入选了上海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项目。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