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
《报告》描绘出了中国全球规模大、应用渗透强的数字社会局面:8.88亿人看短视频、6.38亿人看直播、8.12亿人网购、4.69亿人叫外卖、3.25亿人用在线教育、2.39亿人用在线医疗等等。互联网应用和服务广泛渗透的数字社会背后,数字支付相当关键,《报告》中也披露了相关内容和数据。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04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929万,占网民整体的87.6%,各项数据再创新高。网络支付用户规模以及网民使用率仅次于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
从《报告》不难看出,我国网络支付业务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银行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745.56亿笔,金额174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和10.5%,增速明显加快。《报告》认为我国网络支付业务规模稳步增长,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支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报告》还指出,目前支付服务壁垒逐渐打破,互联互通进入新发展阶段。2021年,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率先向云闪付等开放,在线上、线下场景,支付、服务两个层面推进更深入的互联互通。在线下场景中,支付宝、微信支付均和银联云闪付在全国多个城市实现了收款码扫码互认,预计2022年能覆盖所有城市。
数字人民币方面,《报告》认为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规模有序扩大,应用领域逐步拓展。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交易金额875.65亿元。《报告》还特别提及了数字人民币在冬奥场景的试点,共覆盖含交通出行、餐饮住宿、购物消费、旅游观光等在内的七大类场景,实现支付服务需求全覆盖。此外,冬奥会还在试点部署无人售货车、自助售货机等创新应用场景,并推出支付手套、支付徽章、冬奥支付服装等可穿戴支付设备。
虽然我国网民规模人口已达10亿级别,但截至2021年12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仍有3.82亿。非网民群体无法接入网络,在出行、消费、就医、办事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数据显示,非网民认为不上网带来的各类生活不便中,没有“健康码”无法进出一些公共场所位列首位,占非网民的28.4%。而无法现金支付自然也是其中一大不便,占非网民的比例均23.1%。
点击下载CNNIC: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2年2月)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1/8/27 14:40:51
- 移动支付网 | 2021/8/27 9:19:01
- 移动支付网 | 2021/2/4 9:17:50
- 移动支付网 | 2020/9/29 18:36:46
- 移动支付网 | 2020/4/28 14:07:04
- 移动支付网 | 2019/9/2 18:35:36
- 移动支付网 | 2018/2/2 8:57:55
- 国际在线 | 2017/1/23 9:52:16
- 移动支付网 | 2022/8/23 11:21:58
- 金融电子化 | 2022/7/1 11:57:05
- 移动支付网 | 2022/6/17 13:19:03
- 移动支付网 | 2022/6/1 10:13:22
- 驻胡志明市总领馆经商处 | 2022/4/13 10:23:15
- 移动支付网 | 2022/4/12 10:46:59
- 移动支付网 | 2022/4/2 14: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