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路径选择——基于“货币桥”等项目的思考
2023/11/7 9:33:44

数字货币正在成为重构国际支付结算体系的重要力量,各央行正积极研发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以应对其他私人数字货币和稳定币的挑战。本文对通过央行数字货币进行跨境支付的两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实现方式(即“货币桥”的走廊网络方案和Jasper-Ubin项目的哈希时间锁定协议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给出了对应政策建议。

数字货币正在成为重构国际支付结算体系的重要力量。基于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各类数字货币对传统账户体系下的信任体系进行了重构,并且已经建构起其自身独特的信任体系,这套信任体系仅依赖于数字货币本身而不再依赖交易对手。私人数字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等),通过区块链实现了去中心化的发行规则,率先建构起独立于各国央行体系的国际支付结算体系,但由于监管的缺位,使得私人数字货币存在很大的价格波动风险。紧随其后,稳定币(如Luna币)作为一种将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挂钩的数字货币,将区块链的技术与锚定主权信用货币的发行兑换规则相结合,试图在适应各国央行货币体系的前提下,尽可能以商业化的模式构建高效的跨境结算体系,但由于新兴技术与传统货币体系的平衡很难掌握,导致了稳定币在流动性危机冲击下发生了币值暴跌。

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大势之下,跨境支付结算已成为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CBDC)的最终目标之一,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积极展开了对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以应对私人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对传统货币体系的挑战。我国在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应用方面走在了主要经济体的前列。据普华永道2021年报告评估,在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项目中,泰国和中国香港合作的Inthanon-LionRock项目在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中并列第一,随后是排名第三的新加坡Ubin项目,排名第四的是加拿大Jasper项目。各国对于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基本都经历了法币数字化、国内银行间市场交易验证、国内券款对付、跨境跨币种对等支付等多个阶段。几个主要项目的对比如表1所示。

我国对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领域的研究走在各国前列,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正在推进最小可行性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简称MVP)研发及阶段落地。2022年8月,来自4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商业银行参与了为期6星期的试运行。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跨境央行数字货币试行测试,主要利用“货币桥”项目平台,进行了超过160笔跨境支付和外汇兑换同步交收业务,结算金额折合人民币逾20亿元。因此,“货币桥”项目率先实现了以多种央行数字货币为企业跨境交易进行真实结算。

跨境支付模式的比较

传统账户体系下的跨境支付模式

据渣打银行报告,当前全球跨境支付主要有代理行模式、三方闭环模式、支付基础设施模式、点对点模式等,其中代理行模式是最主流的模式,占据了全球跨境支付交易金额的绝大部分。在代理行模式下,不同国家的商业主体如需进行跨境转账,就必须依赖于所在国的代理银行。代理银行通过在多国清算行处开立账户,或者同其他主要代理银行互相开立同业往来账户,实现了不同清算体系间资金的转移,因而是传统账户体系下跨境支付不可或缺的一个链条。

纵览传统账户体系下各种跨境支付模式(见图1),可以发现,只有存在更高一级的清算机构,或者存在同业往来账户时,不同的商业主体才能够完成资金的支付。由此可见,账户是中心化的、分等级的记账方式,中心化机构基于其下级机构的信任,而掌握有保管账本和记账的权力,下级机构账户的开立、资金的存留和转移都依赖中心化机构的认可,中心化机构及其所有层级的下级机构共同构成一个支付清算体系。不同体系机构之间难以进行支付清算,根本原因就是难以找到双方同时信任的中心化机构。

如图2所示,要实现跨境支付,就必须构建一条由中心化机构或同业往来账户支撑的、首尾相连的完整的账户链条,从而建立不同支付清算体系和不同商业机构之间的信任。这种账户链条是建立信任的枢纽,但有时链条过于冗长,牵涉过多的中间机构,导致代理成本高企。据普华永道统计,跨境支付的成本结构中,65%的成本由存放同业、同业存放的流动性管理和司库操作构成,这些都属于典型的代理成本。而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恰恰能够最大限度地削减该部分的成本……

(本文作者为中国银行企业级架构建设办公室资深经理)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