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对于消费金融行业而言,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一年,亦是内部韧性生长的一年。
相比以往高增长、快扩张的节奏,今年消费金融行业的步伐明显慢了下来,资产负债表有所波动,甚至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润表出现回撤。市场存量形态加剧,行业行至转折拐点。
转折之中,消费金融公司不再单纯地追求规模增长,更注重客群结构的质量、资产负债结构的稳定性以及运营成本的可控性。同时消费金融公司兼顾商业效益与社会价值,更加坚定地投身普惠金融大文章。
这种战略调整不仅支撑各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增长韧性,而且为行业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从更加具体的微观构成来看,消金行业过去一年的增长韧性可以看作是负债端成本进一步降低,资产端获客渠道更加多元自主,业务结构优化且风险表现有所改善。
与业务协同变化的还包括更加敏捷智能的数字金融生态。数字化从一道“选做题”变为“必做题”,甚至成为决定消金公司增长与否的“压轴题”,各家机构纷纷增加核心系统、技术中台、前端应用的科技投入,强化数字科技创新对业务的引领作用,以数智改造促进整体运营降本增效。
在数智能力支撑下,消费金融公司的专业化、差异化、合规化服务优势扩大,不仅在金融促消费中承担愈发重要的角色,而且为普惠金融扩面提质增添效能,给消费者权益保护筑牢屏障。
韧性由内而外,动能蓄势生长。消费金融公司在关键阶段选择加速换挡,为的就是平稳穿越周期,为高质量发展交出一张长期主义答卷。
结构调优,质量增厚
持牌消费金融规模增速放缓背后,除了受存量市场格局制约,还应看到,其正在经历一场业务结构调优转型。
这一年中,消费金融公司秉持更加审慎的经营原则,主动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以使成本更加优化,风险更加可控。在负债结构、客群结构、获客渠道、产品结构等方面,均能看到消费金融公司谋变的身影。
负债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在同业授信的基础上,加大了金融债、ABS等标准化融资渠道的资金融入。尤其是金融债发行,持牌消费金融行业今年的金融债发行规模相比往年大幅增长,并且发行票面利率创历史新低,发行利率均在3%以内,部分甚至接近2%。
在多元融资渠道助力下,消费金融公司的负债成本显著降低。当负债成本下降,利息支出减少,进一步支撑消金公司稳息差、增利润,缓解定价下滑带来的冲击。
客群方面,随着消金公司平均定价继续下行,客群略有上移,部分机构积极拓展低定价低风险客群,从而使得整体客群结构更加优化、更加健康。
产品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在现金贷款产品之外,还基于场景模式创新,增加场景金融产品的布局与投放,产品结构更平衡。尤其是在3C、家电、家装、旅游等消费场景中,消费金融公司发挥专业化、灵活性优势,嵌入消费场景,根据用户真实消费需求,快速响应并开发出相关场景分期产品。
如蚂蚁消费金融场景分期产品花呗分期推出分期免息等服务,不仅给消费者提供便捷实惠的金融工具,而且成为提振商家增长的工具。建信消费金融开业之初就搭建了多产品矩阵,今年以来其场景分期产品“福分期”加大了对住房租赁与装修、绿色消费、文旅娱乐等场景的探索与投放。
对于消费金融业务而言,场景金融相比现金贷款更贴近消费场景,实现消费与金融的有机衔接,风险表现亦好于现金贷款类业务。场景金融业务投放增加,自然也会给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资产结构增添稳健底色。
此外,当前消金行业受流量红利衰退和存量竞争影响,获客策略悄然生变,股东协同获客、老客户价值挖潜和自营渠道获客已经慢慢成为趋势。无论是老牌机构,还是新进入局的消金公司,均加大自主获客力度,提升自营获客占比。
根据金融数字化发展联盟发布的《2024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主题调研报告》,第三方渠道获客成本与不良率上升,机构将获客重心转移至自有渠道,自有渠道获客量提升明显,特别是自营线上渠道和分支机构。
获客渠道的优化调整,不仅能有效缓解消费金融公司获客成本压力,而且可以改善资产风险状况,帮助消费金融公司增厚资产质量。
向“智”借力,纵深转型
置身于风险上升、成本增加的行业周期中,消费金融公司纷纷加大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数字科技手段的创新和应用,重塑业务模式,实现展业流程降本增效。
从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润模型来看,当前成本压力存在诸多方面。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利息收入,成本构成则包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获客成本、数据风控成本以及人工成本。
目前市场资金面整体较为宽松,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成本稳中有降,资金成本压力得到大幅缓解。相比资金成本,获客、风险、系统、人工等运营成本存在较大压降需求。
其中,受监管定价指导影响以及行业信用风险攀升,消费金融公司更大的成本挑战在于风险定价能力。风险定价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全部环节,在消费金融公司展业过程中扮演基础性、全局性的角色,决定了消费金融公司利润模型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为此,向“智”借力,在核心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敏捷智能的数字风控体系,成为各家消费金融公司的转型共识。
与数字化转型初期阶段不同,当下消费金融公司的数字风控体系建设已经形成了标配的自动化流程框架,数字化转型的深入点和侧重点落在智能维度,也就是需要从数字化向数智化演进迭代。
数智化风控的优势更加突出。一方面对业务风险的快速识别,精准捕捉欺诈、违约、套利等风险因子,提升风控模型审批效率;另一方面对风险决策更加科学,结合借款人违约概率、贷后损失率进行合理定价,有效覆盖业务风险。
围绕数智风控能力建设,行业内一些数字化基因较强的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实现技术落地,并应用到具体授信审批业务中,使得运营效率逐步提升。
中原消费金融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战略,将“风控策略”与“算法模型”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以多元化的平台能力、技术能力、数据能力为基础,涵盖“获客+授信准入+贷中管理+贷后管理”全流程的智能风控体系。目前,中原消费金融的大部分业务都是通过自动化审批来做授信敞口和定价,整个流程在几十秒内就可以完成,无须大量人工干预。
建信消费金融开业以来以自身风险管理能力作为业务发展边界,打造基于数字化和科技手段控制的全方位风险管理体系,打造智能风险决策引擎。在自主风控能力基础上,建信消费金融实施量化精准的选择和定价策略,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扩大客群覆盖。
除了风控的智能化再造,消费金融公司还对核心系统、中台建设、AI应用进行投入,支撑对客层面的智能化服务,获客层面的智能化营销,开发层面的智能化响应。
当消费金融公司不约而同地将数智化转型推向纵深,持牌消费金融行业的专业化、差异化、数字化特色也就更加凸显,数字科技与金融业务的融合程度更加深化,带来的增益也不止于经营层面的降本增效,还有普惠金融服务效能的增强。
生态反哺,价值蝶变
与业务调整相随,价值回归亦是当下消费金融公司的生动写照。
从2010年试点以来,消费金融公司已经走过15个年头,作为专营消费金融业务的机构,消费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等其他兼营消费金融的机构不同,基于服务消费的功能定位,下沉和普惠是消费金融公司最大的标签。
从其服务的对象来看,消费金融公司所服务的领域多是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空白领域”和“薄弱地带”,客群相较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以大学毕业生、城市务工人员、蓝领工人为代表的新市民群体,以县域农户为代表的农村客群,以征信白户为代表的普惠大众客群,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用户画像。
这些群体身上的“三低一高”(收入稳定性低、抗风险能力低、金融基础素养低、信用风险高)特征明显,尤其需要普惠金融填补与覆盖。消费金融公司的出现,实现了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服务的有效补充,通过搭建差异化竞争网络,促进多层次、多元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形成。
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基本建成,其中要突出消费金融公司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功能,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
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消费金融公司立足于数智技术的生态底座,已经走出一条数字普惠金融道路,加速释放普惠金融服务效能。
与传统金融服务范式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兼顾普与惠,更加注重数字生态的价值反哺,将普惠金融与机构自身高质量发展深度绑定。
具体来看,一边打造线上化服务网络,打破物理网点的地域限制,实现消费金融服务的广泛触达;一边借助数字科技手段压降运营成本,提升风险定价能力,释放成本空间让利消费者。
如果说技术创新是普惠金融的加速器,那么消费者保护则是普惠金融的稳定器。对于消费金融行业而言更是如此,由于消费金融客群金融素养偏低、抗风险能力较差,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更应该主动担责、积极作为,从产品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将负责任的金融理念植于产品设计、营销获客和运营管理中,以强有力的消保体系支撑普惠金融长久发展。
过去一年,各家消费金融公司均把消费者保护纳入公司战略优先级,内外协同推进消保工作。
内部,创新消保工作方式,借助科技手段优化消保治理,提升消保服务效率,如建信消费金融开发上线智能运营平台消保模块,建立并持续优化消保工单全景视图,打造涵盖工单信息、通话历史、客户旅程等要素的“一站式”投诉核查处理工作台。
外部,积极践行金融知识进社区、金融知识进乡村、金融知识进校园、金融知识进商圈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帮助更多消费者提升金融素养。如中银消费金融与浦东新区康桥镇新苗村携手举办了“担当新使命消保县域行”金融知识宣教进乡村主题活动,加大金融教育宣传下沉力度,打通金融教育宣传“最后一公里”。
消费金融发展至今,很难再用单一的贷款业务去概括它的价值,它的价值更多藏在提振消费、促进普惠的背后。同时,积极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奋力书写“五篇大文章”,已成为持牌消金公司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
展开全文
- 移动支付网 | 2024/12/23 11:05:05
- 移动支付网 | 2024/9/11 18:14:36
- 移动支付网 | 2024/7/31 9:41:54
- 移动支付网 | 2024/7/25 9:36:40
- 移动支付网 | 2024/3/19 12:06:14
- 移动支付网 | 2024/1/19 10:09:00
- 移动支付网 | 2023/12/21 10:05:15
- 移动支付网 | 2023/12/19 12:02:09
- 移动支付网 | 2023/12/15 15:25:31
- 移动支付网 | 2023/10/23 9:47:08
- 移动支付网 | 2024/12/13 14:39:45
- 移动支付网 | 2024/9/12 11:47:36
- 移动支付网 | 2024/7/1 9:47:24
- 移动支付网 | 2024/4/18 12:05:31
- 移动支付网 | 2024/4/9 10: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