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北京市分行:深入推进反诈“资金链”治理,优化首都支付环境
移动支付网 2025/2/25 10:05:03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召开2025年北京辖区金融管理工作通报会,总结2024年辖区金融工作情况,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提出2025年工作要求。

会议要求,2025年要持续推进北京“两区”建设与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落地,积极参与和宣传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科汇通”等外汇试点政策,优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提升重点领域跨境金融风险防控效能,稳慎扎实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扩大首都金融业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强化金融合规管理和金融服务。规范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各项业务,扎实构建金融网络安全联防联控体系,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反洗钱法》,着力提升反洗钱工作成效,严格执行金融统计标准和制度,深入推进反诈“资金链”治理,加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促进各项业务稳健规范发展。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持续优化首都营商环境,久久为功优化首都支付环境,不断提升账户优化、现金服务、国库服务等领域的能力水平,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以下为会议全文: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召开2025年北京辖区金融管理工作通报会。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传达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北京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和北京市两会等有关要求,总结2024年辖区金融工作情况,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提出2025年工作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巢克俭出席会议并讲话,分管负责同志就外汇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要求。

会议指出,2024年,北京辖区金融工作成效明显,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金融监管部门与各金融机构一道,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落实支持性的货币政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稳固,推动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迅速落地,精耕细作首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政策“组合拳”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北京“两区”建设形成新一批金融服务创新成果,首都高水平制度性开放深入推进,老年人、外国人支付环境明显优化,金融服务和管理质效双双提升,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取得突破,为首都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会议强调,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很重,做好首都金融工作意义重大。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既要充分认识到改革发展中的压力挑战,也要看到首都经济长期向好存在的诸多有利条件,坚持以进促稳,守正创新、真抓实干,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会议要求,一是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稳固,确保信贷投放的平稳性和可持续性,注重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有效防范资金空转,增强资产端和负债端利率调整的联动性,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贯彻落实利率政策,维护好存贷款市场竞争秩序,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是统筹金融“五篇大文章”,突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优化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与温度,持续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数字金融工作质效,持续发力支持首都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三是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切实做到风险“四早”,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求,持续推进存款保险宣传常态化机制建设,做好房地产相关政策落地落实,稳妥有序防范化解首都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四是持续推进北京“两区”建设与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落地,积极参与和宣传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科汇通”等外汇试点政策,优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提升重点领域跨境金融风险防控效能,稳慎扎实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扩大首都金融业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五是强化金融合规管理和金融服务。规范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各项业务,扎实构建金融网络安全联防联控体系,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反洗钱法》,着力提升反洗钱工作成效,严格执行金融统计标准和制度,深入推进反诈“资金链”治理,加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促进各项业务稳健规范发展。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持续优化首都营商环境,久久为功优化首都支付环境,不断提升账户优化、现金服务、国库服务等领域的能力水平,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潘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刘培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刘薇出席会议,部分单位相关负责人讲话。5家金融机构进行交流发言。辖内37家中资商业银行、8家村镇银行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负责同志参会。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