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尼日利亚人喜欢银行转账?
纲哥移动支付网2025/4/7 10:43:08

待过尼日利亚的人都知道,虽然尼日利亚有些知名的移动钱包,比如Opay,Palmpay,Moniepoint以及其他,但最常见的人是尼日利亚人普遍使用银行账号进行转账,会看到大量尼日利亚人都是持有Access,Zenith,UBA,Firstbank,Wema,Fidelity等。

同样的,甚至在商户支付的时候也会看到商家留个银行账号转账,而不是刷POS机,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尼日利亚的钱包为什么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大杀四方,把银行账号都干掉呢?为什么连商家支付都用银行转账而不是刷卡呢?

在尼日利亚,银行转账是主要的支付渠道,占所有交易的58%。银行卡刷卡支付紧随其后,占36%,网上银行占4%的支付。

在非洲其他地方,移动支付占加纳支付的98%,肯尼亚占79%,刷卡支付占肯尼亚的交易的20%,占南非所有支付的93%。

为什么同样是非洲,这个差异极大?

其实这里面是一种在政策,经济和其他原因结合在一起的各种历史因素造就的尼日利亚这种特殊的状态。

原因1:银行账号持有成本低

不同于在非洲其他国家的银行账号的持有成本每个月要月租要几美金,尼日利亚的银行账号的月租只需要50奈拉,50奈拉在当前汇率是50/1500=0.033美元,就是2.5毛RMB,这个价格即使对于尼日利亚人来讲也是可以接受的。

原因2:钱包账号有大量限制

相比于银行账号,不管是Opay,Palmpay和Moniepoint这样的钱包都属于MicroFinance Bank,其账号余额是有限制,每天转账也是有限额的,虽然银行账号有也有限制,但明显钱包账号限制更多。

原因3:尼日利亚诈骗传统让银行更可信

由于尼日利亚的传统手艺——诈骗产品不仅仅骗外国人也骗本国人,并且除了诈骗,尼日还有大量庞氏骗局,所以尼日利亚人对于一些小钱包是天生缺乏信任感的,而只能更相信银行,至少银行是不会倒闭的。这跟东非肯尼亚是不同的,肯尼亚人宁肯相信银行会倒闭,也不相信Safaricom会倒闭。

人们普遍相信银行可以兜底的,而且银行的交易是更安全的。钱包这种东西尼日利亚人从2011年就有了,一直做得不好,有这方面原因。

原因4:刷卡交易不稳定,成本高

由于尼日利亚长期的外汇管制以及利率不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Visa和MasterCard向尼日利亚的银行收卡交易的手续费都是直接要求美金的,导致各大银行一年算下来,本来政府规定的收单和发卡的手续费由于政府的限制就不多,一年下来汇率一波动,自己赚的手续费都不够给这两个卡组交的,但成本又加不上去,同时由于尼日利亚一个刷卡支付要5方分钱,非常复杂,Visa和Mastercard的服务器又在国外,响应较慢,很容易出现刷卡不成功的情况,然后各方对账都很复杂。既不赚钱,也不省心,银行自然也是主推账号付款,而不是刷卡付款。

在Visa和Mastercard不给力的时候,本土卡组Verve技术又不行,属于扶不起来的阿斗性质。于是各大银行相互之间都推出了直接转账的模式,直接转账只有两方,成功率也高。

原因5:NIBSS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尼日利亚在非洲各国中比较早地就由政府推动建立了银行间的网间结算通道NIBSS,类似于中国的网联,所以各银行间的转账都可以统一走NIBSS通道向所有银行,NIBSS收费也比较低廉,单笔成本只要5奈拉左右,对于大多数银行和用户都是可以接受的。

NIBSS的出现实现了尼日银行间的实时转账,让银行间转账成为了一种便捷的付款方式。

这在当时非洲其他国家都是比较高级的,像肯尼亚银行间转账在很长一段时间基本只有工作日才可以,周末的话就等下周一。

当然这几年由于大量银行转账的增长,NIBSS的性能出了问题,经常出现瘫机的情况,而很多银行之间又捡起来了大银行之间直连的想法。

当然随着未来移动钱包和App的体验越来越好,可能更多尼日利亚人会选择采用移动App来转账,而不是银行App,毕竟银行App的稳定性和体验相比这些互联网公司的App还是有差距的。也因此可以看到尼日利亚很多银行也有推出类似移动钱包的产品去市场竞争。

这种竞争本质上用户体验和价格,稳定性的竞争,这后面更是技术平台,各方资源手里的竞争。

尼日利亚的移动支付最后走向何方仍未可知。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