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河南省农村地区2024年以来累计处理清算业务1.04亿笔、19.65万亿
移动支付网 2025/5/27 15:18:47

支付是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金融服务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聚焦全省4000万农村常住人口对安全便捷支付服务的需求,着力通过夯基础、善引导、重需求、优方式、严监管等措施,推动全省农村地区形成以移动支付为主、银行卡和现金支付为辅,兼具效率和包容性的支付服务供给体系,基础支付服务村级行政区覆盖率达100%,基本实现“人人有银行卡、村村有支付服务”的良好局面,有效满足了农村地区居民支付服务需求,支付助力城乡融合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日益凸显。

夯基础,推动农村支付基本设施持续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支持农村地区银行机构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全省农村地区支付清算网络覆盖率连续多年保持100%,2024年以来累计处理清算业务1.04亿笔、19.65万亿元,有效满足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服务需求。支持公共事业缴费、医疗等便民服务场景使用银行卡支付,截至2025年1季度末,全省银行机构在农村地区累计布设ATM、POS机等银行卡受理终端27.77万台,农村地区人均持有银行卡3.53张,同比增长5.33%,银行卡业务量6.49亿笔、1.9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和0.86%,农村地区银行卡使用环境持续优化。

善引导,推动移动支付向广大农村地区下沉。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村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40%以上。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持续引导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支付服务主体向广大农村地区下沉服务资源,加快推进农村支付服务市场数字化转移,农村地区消费支付方式逐渐从现金、刷卡为主向移动支付为主转变,调研显示全省农村地区移动支付普及率近80%。截至2025年1季度末,县域及以下地区“云闪付”APP累计绑卡用1574.32万户,较年初增长8.71%,移动支付助力城乡融合的作用持续显现。

重需求,推动助农取款服务持续优化。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多维度调研农村地区现金服务供需现状,针对偏远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少、取现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引导银行机构持续调整优化助农取款服务点布局,在春节、春耕、夏秋粮收购、惠农补贴发放等重要时点备足现金,2024年以来累计向偏远乡村迁移、升级改造、新建服务点2611个,全省近万个助农取款服务点累计办理助农取款1430.42万笔、70.79亿元,代理缴纳社保费等84.68万笔、8343.96万元,有效满足了农村居民小额取款等基础支付服务需求。

优方式,推动支付服务有温度。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持续推广“农村支付服务电子地图”,引导银行机构动态更新银行网点、ATM机和助农取款服务点位置、业务类型等信息,并通过日常巡检等工作及时校准相关信息,为农村居民提供了精准、便捷的支付服务导航,有效解决了农村支付服务难找、信息不准确等问题。深化政银协同,指导县域银行机构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惠农补贴发放等工作,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财政涉农补贴5930.14万笔、189.7亿元,切实打通惠农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严监管,推动农村支付市场规范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畅通群众咨询反馈渠道,动态更新县域银行网点账户服务咨询投诉电话,全省共建立109个县域支付服务群众申诉渠道,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坚持县域银行机构严监管态势,2024年以来累计对13家次县域银行机构开展执法检查,有效传导了严监管导向,全省县域银行机构支付结算业务规范性持续提升。

强管理,推动助农取款管理质效提升。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统筹“人防+技防”的管理思路,鼓励引导银行机构利用科技手段探索管理方式创新,焦作等部分地市上线“助农取款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了助农取款服务日常管理任务“分发-收集-AI核验完成质量-整改问效”全流程线上闭环处理,有效解决了管理资源不足、管理半径扩大等难题,提升了管理效率。2024年以来,累计向银行机构发送整改工作提示1329条,引导银行机构对需求少、无法实质提供助农取款服务的1747个服务点进行撤并或迁移,2025年1季度服务点点均取款314.02笔、16.1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13%和8.06%,助农取款服务可持续性不断提升。

广宣教,推动筑牢农村支付安全防线。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持续构建农村地区安全支付宣传网络化矩阵,围绕银行账户服务、支付服务适老化、移动支付工具推广、防诈识诈、反假币等,组织银行机构开展“线上+线下”常态化宣传,2024年以来累计在农村地区开展宣传100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70余万份,通过“助农取款服务管理平台”等线上方式开展宣传943次,提升了农村居民支付风险防范意识,为提升支付便利性和安全性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