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收单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金融民工小曾移动支付网2019/1/3 10:47:19

在五年以前,银行卡与现金“两分天下”,各自切分了大额、批发、中高频和小额、零售、高频的消费支付市场。随着过去几年来国内支付行业快速发展,以二维码作为受理媒介、手机应用作为发起及受理工具的移动支付,降低了业务门槛,提高了产品适应性,做到了无数银行和支付机构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大街小巷笔均在100元以下的交易基本都成了二维码支付。

本文为大家详细盘点当下的收单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2018收单行业热词盘点

备付金集中缴存

随着一次次提高缴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大限来临,各大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将百分之百上收央行。对支付机构来说,这意味着两方面的损失:一方面,原来的息差羊毛薅不着了;另一方面,失去了银行结算存款导致支付机构在与银行之间的支付通道议价权也没了。

其实我们知道,银行与支付机构之间是存在成本转嫁潜规则的:那就是支付机构将结算存款存入,一方面,支付机构获取存款利息,银行获得存款;另一方面,支付机构依靠结算存款规模与银行协议降低快捷支付通道费率。

随着备付金百分之百上收,意味着银行失去这部分存款,支付机构失去利息,另外也必然导致银行通道费率上升,这也是之前某股份制银行和某三方支付巨头“提费率互相甩锅”罗生门的来源。

网联断直连

网联平台是人民银行为第三方支付业务重点建设的金融基础设施,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网联”上线,2018年网联平台运行平稳,接入机构持续增长。

随着网联断直连的陆续完成,也意味着各家银行的通道都被网联和银联两大国家队上收。虽然目前还是参照原有支付机构与银行通道费率,但后续这块是否会统一定价还不得而知。

总的来讲,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来自于监管的决心,真正的穿透式监管,打破现有的行业垄断和其他乱象,由此是否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我们拭目以待。

无现金社会

央行一纸公告叫停了两大巨头的“无现金社会”宣传和推广。公告称:“在接受现金支付的前提下,鼓励采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保障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在支付方式上的选择权。”

一个最直接的影响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公司推广的“无现金”概念,不能再提了。

虽然无现金社会不能再提了,但是我们明显的感受到,出门如果没有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寸步难行。

二、收单市场现状及背后的动因

如今,从银行的传统业务“存、贷、汇”上面来看,二维码收单已经攻占了银行大部分“汇”在零售行业的滩头,各类宝宝类产品倒逼银行推出的所谓“直销银行”也是威胁银行自身存款头寸,而蚂蚁花呗、蚂蚁借呗、各类现金贷、小贷,更是把银行的资产类业务逼入了绝境。

从现有的收单市场现状,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合理发挥支付场景的优势、提高客户经营能力、提高合作机构的下沉能力、拓展商业模式的综合多样性、提升解决方案的适应性是决定收单机构和支付技术服务商提供的收单产品是否能起交易量的几项重要基础。下面,我们逐条来分析。

支付场景优势

近几年来,从打车大战、外卖大战到后续的新零售大战,原有的大型互联网平台纷纷脱离银行线上和线下收单体系,自己购买支付牌照,实现收单业务自运营,将收单业务纳入了自己生态体系的一环,比如淘宝、京东、美团、滴滴、拼多多等。

而作为三方支付的巨头,腾讯财付通和阿里支付宝也纷纷自己上阵,拓展支付场景,譬如拓展公交乘车码,拓展自己的“码商”。这也是互联网巨头们常说的,零售行业就是场景为王。

客户运营能力和合作机构的下沉能力

传统的银行和一些收单机构,因为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跟不上市场发展潮流,无法真正运营客户和下沉自己的服务能力,逐渐地将手上的商户资源拱手让出。而像一些线下运营较好的收单机构如银联商务、拉卡拉、易宝、通联以及一些聚合支付服务商如收钱吧、哆啦宝、乐惠、钱方等,依托收单机构提供的支付通道,结合自己招募的城市代理商和地推服务商,在线下大肆跑马圈地。

作为两大具体,微信和支付宝也很看重服务商的客户运营能力和合作机构的下沉能力,微信的绿洲行动和支付宝的蓝海行动都是培养和扶持其地推服务商,拓展一些行业场景客户。如何提升客户运营能力,让合作机构能够从高大上商户下沉到各种小微商户,下沉到三四五线城市,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

商业模式的综合多样性

与传统银行和支付机构做收单为了挣手续费差价和存款不同,聚合服务商和一些ERP服务商,则是将收单场景作为了获客入口。他们一方面,通过收单服务与商户达成合作,再通过扫码点餐、叫号、排位、无感停车等场景,将商户和自己的服务牢牢绑定,再通过增值服务(软件服务费、电子发票、卡券,金融产品代销)等方式,来获取超额收益。

随着备付金缴存以及支付手续费的越来越透明和接近成本价,单纯只做收单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具备多种增值服务和多样化商业模式的机构才具备在收单市场玩下去的机会。总而言之,单一支付业务将不再具有竞争力,以收单为获客收单,搭载多种增值服务作为收入来源将成为收单市场主流玩法。

解决方案的适应性

这两年,大家感受对生活影响最大的是,手机叫外卖,手机打车,吃饭的地方扫码点餐,停车场绑定账号后无感支付,针对各种场景的解决方案。这其实也是两大巨头通过公众号、小程序、APP能力输出。如何赋能场景,实现了从简单到复杂、深入各行各业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这是在技术上和体验上的关键点。

三、展望2019收单行业新趋势

支付先看云闪付

2018年12月,银联云闪付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银联双十二活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毛不易的广告,“银联替你付一半”。作为支付国家队的银联云闪付,肩负着国家移动支付发展的使命,目前已经悄然崛起。

依托云闪付现有丰厚羊毛的营销政策,只要银联能够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案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抓手,从AT两大巨头手上夺取一定市场份额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用户是最没有忠诚度的,谁的羊毛多,就薅谁,慢慢地渗透到各行各业。

对各大银行来说,要么当AT的马仔,要么当银联的马仔(网联已经明确表示不再自建生态),相比较来说,银行还是更愿意接受银联。这也是需要银联与银行真正携手合作,围绕云闪付,打造收单生态,与AT两大巨头抢占市场份额。

无感支付

未来支付的场景一定是无感支付会逐步取代现有的银行卡、现金、二维码等。通过人的生物要素或者其他识别要素,如指纹、人脸、虹膜、证件、车牌号等,在各类场景提供恰当的场景植入。目前比较好的就是汽车相关场景,通过车牌号识别,完成缴纳停车费、高速通行费、加油费等。

随着刷脸等技术的普及,各类场景也会悄然地从现在的模式往无感支付模式进行转变。不少机构推出的无感支付模式,核心思想均是将支付分解为“身份验证+授权扣款”两要素,来摆脱对现有AT两大APP的依赖。

无论对于银联、银行、还是其他支付机构,下一代的支付工具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突破,产品思维进入“后App时代”,“去App化”“去收银台化”,结合人脸或者可穿戴式设备等,探索实现以“免密”“免调出”“无感”为特点的支付。

基于信用的场景消费金融

贷款是商业银行资产端占比最高的科目,也是最重要的资产投放方向。场景消费金融,是将消费金融业务嵌入各种真实消费场景。成为中小银行的发力方向。场景消费金融则基于支付入口,全面覆盖无信用卡客户群,不断激发其各类消费需求。

当下的90后和00后,很多并没有资格办理信用卡,但是基本都开了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这类产品。对于年轻人来说,在想要买东西的时候,支付环节就直接跟信用贷款打通,无疑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

支付市场主导权和发展趋势

随着监管政策的趋紧,未来支付行业一定会越来越回归本源。

首先,需要满足监管穿透式监管要求,拒绝为黄赌毒和套现等违法场景提供支付通道。

其次,又要在产品和运营上能跟上市场快速发展的节奏,拥抱无感、拥抱消费金融、拥抱新的趋势和场景。

再次,在零售支付领域,多样化、离散化的商户特征决定了服务机构要有极强的地面服务和地面推动能力,才能满足中小微商户的个性化需求,而收单机构如何服务、接纳、管理好这类地推服务商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总结

我们认为,收单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对于流量平台和支付行业巨头,如银联、微信、支付宝,需要围绕自己的能力,赋能产业链,打造自己从支付结算、信用到消费金融、理财、贷款等场景的生态闭环;二、对于处在中间的银行和支付机构等,放下身段,提供自己的资金优势、牌照优势,争取在产业链中能分得一杯羹,因为毕竟,市场就这么大,你不干别人也会干;三、对于直面商户的技术服务商,如何拓宽增值服务应用、提升商户体验值、提升自己的营收途径,比拼的是管理和运营。

阳光下没有新鲜事,2019已经来了,新的舞台已经展开,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收单市场从来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拥抱变化,赚到自己应该赚到的钱,这才是行业各方真正需要反复思考的课题。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