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当面付
移动支付网 2014/4/3 21:36:21

    【废话】这么说吧,城乡生活的割裂在地球很严重,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小圈子照见世界的全部,po主“自己知道就认为别人也知道”的毛病大得很!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不在一个次元里,无意间相逢只是偶尔投射在波心里的石子儿而已。

    首先,允许我向支付宝钱包致敬。在一个主要服务金融行业的产品狗看来,它场景覆盖广泛,功能设计全面,更适合一二三四五六各线人民——即使腾讯真得很会引领全国玩游戏,即使百度o2o和新技术方面的支持真得很给力,没有人能在为中小商户搭台唱戏方面比得上阿里巴巴,是的,阿里巴巴就是干这个的!

    各位看官不要认为这是阿里系软文一篇,以同行的眼光来看,支付宝钱包的界面和交互都恶心得不得了!

    废话够了,先科普——移动支付一般按技术分:

    ·近场支付(NFC是个老东西,大家就算没用过银行闪付卡,也见过公交卡)

    ·短信支付(想当年的腾讯、网易、新浪、搜狐,如果没有电信运营商们看不上的sp业务会怎么样,呵呵)

    ·远程支付(在智能手机时代前,刷银行卡的pos机,自助缴费终端,各种产品形态的网上银行)

    无论是哪种技术手段,都能实现手机当面付。NFC自然不用说;在第三方支付普及前,大家只有靠sp企业借助电信运营商的系统搭建平台,发送短信换手机彩铃、买游戏装备;还有被浇灭火的二维码,和支付宝领军的超声波(超声波之前就有人做,比如布丁移动)。

    ·央妈暂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理由充分不充分?

    来讲讲监管层关注的技术犯罪、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换成我,也要用技术种类、交易限额等限制移动支付——不然巨额资金在第三方支付自建的系统里转来转去,连证据都要到支付企业的服务器去提取,谁知道这是贩毒还是销赃?

    至于二维码这个事,可以用工信部科技司下属某行业协会说的“鬼子进村”示意。国家颁布了汉信码标准,却没能在国内推广开,大家用的还是日本人的技术。底层的主权丧失,再加上存心不良的某些人,在二维码中内置病毒,冒充商户,诱导用户扫码,植入设备中——勿怪央妈手起刀落。

    就移动支付的场景而言,电信运营商、银行卡、支付类账号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割裂,而这正是犯罪分子的操作空间。即使是电信运营商的Wo支付、翼支付,电话费与快捷支付也依然是互不影响的两套系统。

    假使天朝NFC发展到日韩的程度,那么丢失手机的损失将不止于设备,即使你冻结了sim卡账号,盗贼依然可以轻松花掉你NFC卡中的余额,毫无找回的希望。

    不过,行业的发展趋势,却是不可阻挡的,不管是仓促应战的大国企还是布局多年的境外资本,都已经投入了太多准备混战移动支付。即使有权有势如央妈,也只是“暂停”而不是“取缔”。

    ·移动支付的风控死穴能不能解?

    如果你问一个信息安全相关人士:如果我不便不舍不愿用硬件提高我账户的安全等级,元芳你怎么看?ta一定会不假思索得告诉你:上短信锁!

    短信这个东西,好就好在是用户自己预留在银行们那里,由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发出,通过电信运营商的身份认证通道,发到了用户自己的设备上。开通各环节采用的还是人工认证方式,又不会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负担(连智能手机都不需要),打通了移动支付的各环节参与者,有少少节点加密的赶脚。

    可惜,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物理隔离才是最好的防护。如果你的手机已经不幸中了病毒,幕后黑手不但可以监控你收到的短信,还可以把短信藏起来不让你看到。还有来历不明的wifi,你敢用吗?各种wifi钓鱼的新闻还不够多吗?如果你sim卡被监控,账号密码被钓鱼,或者暴力穷解,账面现金没有任何生还可能。不幸的是,这些都列在了保险公司的免赔条款上。

    如果不转换思路,这条道只能跑到黑。

    来看看曾经为什么是“扫码支付”。对于c2c(用户对用户)、b2b(商户对商户)的当面付需求,扫码不具有任何优势;但一到b2c,用户直接扫码便能接通商户的商品信息。当用户已经身处商户,再让ta去搜索商品,支付,是脑残的。

    ·可又是谁规定只能由用户扫码呢?我选择当面付,输入交易金额,生成60s有效的条码、二维码,商户扫码后,商品信息连带交易验证码由支付平台发送短信到终端,用户输入验证码及支付密码,交易成功。可惜,这需要完全不同于现行“扫码支付”的商户系统。

    ·扫码是不可替代的吗?如果用户注定要自己发起交易,基于LBS可以自动定位所在商户。商户推荐的产品信息也可以像广告一样推送到客户端,好吧,这可能会引起用户反感;但我们依然可以借助图片搜索,完成商品信息的非输入式到达。因为LBS已经减少了搜索范围,图片搜索的技术也日益成熟,“LBS+图片搜索”速度不会比解析二维码差多少,要不要把用户勾引到其他消费场景中,双向可操作的空间都很大。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交流,跪求拍砖!邮箱ddbxxj@hotmail.com

    后记: 念头是2013年9月尝鲜支付宝和微信的自动售货机时冒出来的。在某个拥挤到绝对不用担心能拔出刀来的地方,满头大汗折腾了20分钟,生生是没有买到那瓶1块天朝币的矿泉水,主因就是该死的“网络超时”。按照脑袋里仅剩的通讯学原理分析,可能是联网人多导致附近基站负载过度,试想一线城市尚且如此,这沸沸扬扬的网络抢钱大战,又烧到了多少人的头上呢?热血沸腾的除了圈内人士和以此为业的媒体,就算是资本,深谋远虑者恐怕也只会掐指一算而已——该布局的早已安插妥当,后来者强挤进去也只能夹缝求生。

    然而,金融是社会生活永远不可避免的内容,从村庄里人们的自发互助、民间借贷,到米国人民的次级债,金融手捧着风险,追逐着希望,释放着贪婪。因为互联网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金融向互联网发展还是互联网向金融发展都是历史的必然。所以,顶宝宝军团!不管什么样的阴谋、阳谋,多样化才是缓冲社会治理矛盾最好的办法。

    风云变幻的3月中旬,我也曾经嘴贱兮兮地起哄“这是银联和电信运营商联合攻关的结果,目的就是为了他们2013年已经大批量采购的NFC设备找下家!”现在想想真得好无聊,吃这碗饭的自己还不知道苍蝇不叮没缝的蛋吗?之所以会被攻击,就是因为既有的问题和弊端,从没离开过!保守型的用户,关键的电话都用板机。无论监管部门出台什么样的文件,要做什么事,要到哪里去,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