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时代 巨头与创业公司皆入局
2014/11/4 13:45:02

  随着 iPhone 6 的推出,Apple 产品线又一次出现了一个现象级的 one more thing — Apple Pay。无论是一开始就需要绑卡注册的 Apple ID,还是早早布局的 Passbook 和 Touch ID,亦或是姗姗来迟的 NFC,Apple 延续了它一贯的产品节奏。

  Apple ID 积攒了庞大的绑卡用户,Passbook 管理各种卡片信息,Touch ID 让身份认证体验简单流畅,NFC 则是把触角延伸至线下商家。虽然所有的心灵鸡汤都是事后炖的,但不得不承认 Apple 走得每一步都是神招,在质变来临之前只做量变的推进,「预先准备,等待时机」。

  对比 Apple 的步步为营,Google 早在三年前就推出了移动支付产品Google Wallet。仰仗着开源模式的合作文化,Google 史无前例地团结了卡组织,POS 硬件商,NFC 芯片商,电信运营商,智能手机厂商和线下零售集团。好大一个阵仗,把同时期的其他移动支付产品吓个半死。

  不过看似一个完美的产业联盟,但实施了三年有余却一直不温不火,使用率并不高,原因也众说纷纭: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各有心思,用户体验没有比信用卡更加便捷,商户端设备的改造成本过高。市场的培育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即使是 Google 这样的大鳄也不例外。

  说到底,Apple Pay 和 Google Wallet 的背后是两个生态系统 — iOS和 Android 的比拼。两家都尽力让用户在自己的「政权」范围内活动。毕竟操作系统才是移动互联网的终极入口。如果说 Google Wallet 是培育市场的勇敢先行者,那 Apple Pay 更像是择机而动的「更好产品」,这也体现了两家公司不同的哲学思维。

  不过无论如何,iOS 和 Android 的操作系统之战已经烧到了支付,从线上烧到了线下,大战一触即发。作为大众用户,无论是 iPhone 的簇拥还是 Android 系统的铁粉,我们都将毫无悬念地生活在一个无形网络之下,从此购买网络上的一本书和消费家门口的一杯咖啡之间再也没有任何分别,一个永远都是 online 的世界真的要来了。BTW,好像小米也注册了一家支付公司,在 OS 的发展趋势上雷总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除了系统这样的超级生态,一些更小的生态系统也都在重新考虑支付的问题,比如:

  被拆分的「宝」们

  前不久Paypal 从ebay 拆分独立出来,有人说晚了也有人说英明,正如当年被收购时有人说贵了也有人说高明一样。无论是 ebay 管理层的无奈之举,还是为了布局即将爆发的移动支付领域的深思熟虑,这次拆分或多或少显得有点磨蹭。既没有像 Square 一样抢得「移动支付鼻祖」的名号,也没有选对时机导致一出来就碰到 Apple Pay 这样的对手。不过从这段「合合分分」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一窥互联网发展的历史:

  早期的支付系统是依附于电商平台的一个必备模块,没有大的交易量的滋润和用户流量的供给,单纯的支付公司很难长大。而如今的支付系统是整个互联网经济都需要的基础设施,跟电信网络和云服务一样是无处不在的,独立发展更有可能成为巨头。

  遥看历史,如果不纠结细节,支付宝的拆分比这次 Paypal 的拆分早了快 3 年,不得不暗自佩服阿里人。留下了支付宝,让一个象征 Web 2.0 的阿里巴巴上市更像是满足投资回报的一种顺势而为,投资人,员工,管理层,大家皆大欢喜。

  而代表了互联网未来的支付宝,还牢牢掌握在马云的手上。支付作为工具,银行作为后盾,金融作为产品,这显然是一个比电子商务更加庞大的故事,一个互联网化食物链顶层的故事。在谁可以成为这个星球上第一个突破市值 10000 亿美金公司的猜想中,支付宝应该是可以名列前茅的。

  在未来,相信那些同样拥有强大支付系统的电子商务公司,也会把这块业务独立出去,至少是成立一个完全独立的品牌进行运作。比如 Bezos 的 Amazon 和刘强东的京东。

  社交网络的野心

  对于 IM 或者 SNS 型的公司,游戏是最为常见的变现模式,而且利润颇丰,比如现在的腾讯游戏和曾经的 Zynga。但这种盈利模式的结构性脆弱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市场的长线看好。于是寻找新的爆发点,成为了这类公司的重要议题,而这次大家似乎都把眼光投向了支付行业。

  从基于 ID 这个角度来看,银行账户和互联网账户其实是一个东西:身份识别。既然具有天然的相似性,当微信,Facebook,Twitter,SnapChat 集体转向支付时,我们也没有必要那么惊讶。IM 的集体性默契其实是其固有属性的必然 — 拥有严格的身份认证体系和完整的社交关系链。

  微信支付的横空出世挑战了支付宝在国内支付行业的地位。去年「打的大战」的后面其实是两家支付产品的短兵相接。而一个微信红包让那些从来不绑卡消费的人瞬间成为微信支付的用户,也让人们见识了 IM 病毒传播的威力。在未来,O2O 一定会是微信支付发力的一个点,因为它是「超级入口」和「人的连接」的交点。

  社交之王 Facebook 曾经有一个秘密项目,任何一个网站只要可以用 Facebook 账户登录就可以用 Facebook 账户在这个网站内付费买东西,然后 Facebook 再跟这个网站结算分账。

  好像是因为野心太大,导致在一开始卡组织、信用卡公司、支付网关都不太支持,最后就不了了之。不然连接了十几亿人的 Facebook 可以轻松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银行系统。而如今在 Messenger 里,Facebook 似乎又卷土重来,誓要把人与人的链接关系从信息扩展到资金上。也许有一天,我们的银行卡上除了 Visa、MasterCard 的 logo 之外,还会有 Facebook 呢。

  最近不少消息显示 Twitter 和 SnapChat 也不约而同地选择支付为它们的盈利模式之一。从公布出来的业务流程上看,从信息流里直接提炼出购买意愿和商品,验证卖家和买家身份,通过社交数据做风险控制,然后直接完成付款。这样既避免了展示广告的扰民,又符合了移动端消费体验的需求。

  如果不出意外,Line 和 Kakao Talk 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添加支付功能,IM 的集体出征让本来就热闹的支付行业瞬间血雨腥风起来。毕竟,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是包含了人与物品之间的连接。

  零售商的反击

  当互联网公司各自盘算如何颠覆线下商业的时候,线下的零售巨头们并没有坐以待毙。目睹了媒体行业,广告行业,通信行业等行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举步维艰,精明的零售巨头们开始了自我革命。

  星巴克很早就和 Square 开展了合作,同时发展了自己的 App 和独立支付系统,现如今,星巴克成了这个星球上移动支付交易发生最频繁的地方。而由沃尔玛领头的美国零售联盟近期也开始放风它们的秘密武器—CurrentC,全新的移动支付工具。占据美国零售业 75% 的巨头们的加入,很可能会让整个社会瞬间就进入移动支付时代。在国内,万达和百度、腾讯一起成立的「腾百万」万达电商,显然是要把 O2O 进行到底,建立一个吃喝玩乐的庞大帝国。

  零售商们绝对是一群被低估的群体,特别是在所谓互联网思维满天飞的年代。他们搭建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而且很早就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采购、运输、仓储、库存、分销、售后服务的管理。会员机制的建立也是有相当漫长的历史,对于积分、预付卡、信用消费的机制也是熟悉又熟悉。

  其市场推广和营销策略的制定也已引进了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众多先进技术。当互联网公司企图用极轻的模式就介入支付这样的核心利益,希望在零售商和客户之间建立起一个「中间商」的角色时,零售商们的反击也就不难理解了。

  通过「不配合」加「自己干」的模式,零售巨头们很容易就打通已有的支付系统,提供用户体验不错的消费体验。不过他们真正的挑战来自内部,产业链长,部门林立,山头巨多。如何平衡利益,搭建这样一个全平台的 IT 基础设施,却是一个终极难题。比如,在万达电商,你说是用微信支付,还是百度钱包,还是万达自己的支付产品呢?

  新一代颠覆者们

  在美国的问答网站 Quora 上,曾经有这样一个问题:「硅谷令人闻风丧胆的 Paypal 黑帮,为什么不是来自一家半导体公司,而是一家支付公司」是一帮天才造就了一个普通行业,还是一个神奇行业磨砺了一帮青年才俊,还是他们互相成就?这些林林总总在今天也许已经不重要了。

  于是我们看到 Jack Dorsey 的 移动支付公司Square,Chris Larsen 的支付网络公司 Ripple,Max Levchin 的新型信用卡公司 Affirm,Lucas Duplan 的 社交化预付卡公司 Clinkle。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推进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活动之一。他们不害怕 OS 的强势,不理睬支付前辈的打压,不畏惧 IM 的边缘创新,对零售商也显得势在必得。

  让我们看看他们各种风格的豪言壮志吧!

  Jack Dorsey 的哲学:

  支付从来都无关金钱,而是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价值交换。

  Chris Larsen 的梦想:

  我们搭建的不是支付网络,而是货币的未来。

  Max Levchin 的定义:

  数据是新的世界货币。

  Lucas Duplan 的心灵鸡汤:

  每一笔交易都应该是温暖和传递价值的。

  无论他们的命运是成长为新的巨头,还是成为巨头收购后的重要版图,我们都将看到新的历史。用 Visa 之父 Dee Hock 的话来结尾吧:「这是献给这个星球上每一个人的礼物」。

  作者金亦冶,移动支付创业公司 Ping++ 的 CEO,3年前被 Jack Dorsey 的演讲忽悠进了支付圈,做过智能 POS,搞过 O2O原文《不做支付的巨头,不是好生态系统》。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