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云服务, 银行账户体系应如何适应时代变革?
2017/11/3 18:18:40

银行账户体系要真正适应时代变革,而解决问题的胜负手在于打造以Ⅱ、Ⅲ类账户为基干的网络金融新账户体系(电子账户体系)。

本文作者车宁,商户银行网络金融部高级经理,央观智库专栏作家

从设施(IaaS)、平台(PaaS)到软件(SaaS),云服务赋能的方式和内容不一而足。

从电商社交、内容娱乐到市政服务,互联网切入和变革的领域无远弗届。

这次终于轮到了银行,特别是银行的零售金融业务。一改过去咄咄逼人的进攻姿态,金融科技企业们纷纷放下身段,倾听、响应和融入银行变革。应该说,随着云服务在银行业的次第展开,技术作为变革核心要素的作用进一步发挥,银行的话语、行为更加互联网化,交易、运营成本显著降低,长尾客户也享受到越来越多普惠金融的福祉。

然而,一片和谐中也难掩杂音。不同于云服务在弱账户或无账户场景下所向披靡,其在强账户的银行业务进展缓慢,这既表现为迄今为止尚未有一家领军企业与大型银行真正落地云服务(探索性质的当然有),也表现为云服务即使于中小银行的落地也在业务、地域和纵深上有所限制。

是银行还不适应互联网,还不拥抱金融科技吗?

I was within and without,这想必是银行面对时代变革的普遍困惑。确实,金融科技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双重变革,既赋予了银行直接切入场景,避免金融脱媒的利器,又将其推入可能沦为基础设施的窘境。银行的科技自有一套逻辑,从电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从渠道到产品再到管理,银行按照自身业务发展要求,因应外部市场环境,其努力和成就世所共睹。然而,就如先前业内外人士所指出的,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仿佛两条平行线,看似走向相同,实则难有交集。

问题出在哪里?

从现象上看,一方面,银行对外开放,涉及渠道接入、产品孵化,甚至可以联动到后台的风险运营、数据交换,但一涉及核心系统、账户体系便讳莫如深,即使是简单的积分管理、优惠发放都要在外围另起炉灶;另一方面,云服务公司提供场景、软件、平台、设施等的全方位赋能,甚而携手打造生态圈层,看似形成了完整链条,但输出到账户也戛然而止,从来没有提出过Account as a service的概念。

显而易见,问题就出在银行现行账户体系及其代表的属于上个时代的科技运营能力上。

在央行【2015】392号文出台之前,银行账户体系长期停留在卡、折形式,设计初衷主要服务于国家财政金融管理和系统内部结算,客户服务只是核心功能的延伸,信息容量小,可扩展性差。

进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适应网络环境、强调客户体验成为时代强音,但在原来账户环境下,服务增益只能通过账户外围封装服务的方式实现,网关支付、快捷支付等概莫能外。甚至,即使银行自身,无论接入客流抑或风险处置,只要涉及非金融标准化的信息交互使用,都无法直接嫁接账户核心,且在部门银行等客观情况驱使下,建立了林林总总的“小”系统,长此以往,又养出了一头头对外开放的拦路虎。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是之前所说账户功能和容量的限制,另一方面,银行核心系统追求稳定,且联通各个板块,业务的快速发展带来系统建设大跃进,客观上反而限缩了核心系统在单一领域的支持服务能力。在金融科技变革在银行业务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且未能覆盖全领域形成统一业务逻辑时,不可能为特定业务对账户体系、核心系统做颠覆式改造。

本来,央行推出Ⅱ、Ⅲ类账户,通过使用逻辑的转换,应有机会顺势解决这一难题:脱胎和模仿于互联网账户规则,Ⅱ、Ⅲ类账户天然就可以与其母体场景互融互通,并容纳内外部更多的非标准信息,而且,有着普惠金融的定位,其也有足够的话语权和客观需求来建构支持高频、小额交易的系统体系。

不过,受制于行业惯性思维,Ⅱ、Ⅲ类账户一经推出,银行普遍将其理解为旧有账户功能的限缩,将其定位局限于线上获客手段,资源也向获客和转化集中,更有甚者,为避免互挖墙脚,不同类型银行间还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人为造就了数据孤岛。

效果怎样,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从业内平均水准来看,从去年年中到今年,即使是坐拥亿级银行卡客户的大行,Ⅱ、Ⅲ类账户开通也普遍只停留在百万、甚至十万规模,获客手段还局限于理财产品让利——这不能不使业务在其发展之初就有成为鸡肋之嫌。反过来,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不管是前期的竞争还是现在的赋能,本质上都是将自己在高频交易专业领域凝结的销售、运营、风控等一揽子能力降维输出,如果银行没有方便承接的基础,或者基础不具有数量规模,谈论成果就仿佛望梅止渴。

所以我们要搬开绊脚石。

所以银行账户体系要真正适应时代变革。

而解决问题的胜负手在于打造以Ⅱ、Ⅲ类账户为基干的网络金融新账户体系(电子账户体系)。

首先要明确顶层设计。受制于市场形势,银行业向零售转型、向互联网转型的大体趋势已然明确,全网获客雄心的起点就着落在账户体系的变革上。基于Ⅱ、Ⅲ类账户的网络金融新账户体系不能停留于“零钱包”的定位,而是应按照互联网思维,既对内打通存、贷、汇、理财、结算等各项服务,又要能兼容外部场景服务,直联合作账户,转“账户”为“用户”,形成具有包括金融功能在内,集成一束功能的开放、通用用户体系。

同时要合理系统布局。如前所述,基于容量和算力,以及近年来不断的功能累加,核心系统已不堪高频、多元交易之累,更遑论支持信息交互、系统改造,更有甚者,互联网的业务逻辑也不同于传统金融,因此,可在核心系统之外建立适应于新账户体系的网络金融系统,除了设计的分布式、服务上云等,一方面还要将对外高频交互的信息预处理后缓存于此,另一方面也保留接口,将金融交易标准信息映射于核心系统。

再者要加强风控建设。从在银行传统业务固步自封到拥抱开放,看似业务思维转换的一小步,确实风控逻辑变化的一大步:从获客上看,更多场景需要更全面的风险评估、更细密的KYC政策、更详尽的反洗钱审查和更严谨的协议设置;从运营上看,对于外部以虚假客户、虚假交易、虚假信息为主要手段的黑产攻击,不得不投入更多资源建设实时的监测系统;从处置上看,风险点越来越多,责任判断越来越难,获客活客成本越来越高,也要求银行探索更加精准、高效、亲民的赔付制度——这些在当下都要仰赖云服务不同形式的能力输出。

以账户逻辑向互联网转换为标志,银行科技建设策略可能越来越多地从本地部署(On-Premises)过渡到云服务。合作企业凭借着账户对接的无缝实现,也将最终完成从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到软件开发前中后的圆满闭环,最终,银行电子账户也能以类似于淘宝、微信、微博等账号的形式接入更多场景。理想状态虽然如此,其实际发挥还要受制于自身及合作伙伴的商业—金融—科技实力。这个市场竞争态势向生态演进的趋势越来越确定,由“议价”能力等决定,大中型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等也会有不同的打法和走势,我们拭目以待。

2017第二届移动金融安全大会,业内唯一一个聚焦移动金融安全的峰会。

议程详情见大会专栏:http://www.mpaypass.com.cn/MFSC2017/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