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FinTech)正在重塑中国居民的消费习惯。众多科技与金融跨界融合的公司,诸如腾讯、阿里、京东和百度,已经显露锋芒,让金融服务变得更便利、普惠。
其中,最富创新性的金融科技当属第三方支付;目前,这项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已远超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各国。据高盛在2017年8月发布的《The Rise of China FinTech – Payment: The Ecosystem Gateway》报告,估算2016年中国至少40%的零售交易通过第三方支付完成,其中75%的交易额通过手机完成。
第三方移动支付(工具)
能够让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利用网络直接支付或通过扫码等技术实现账户资金转移的工具或平台,资金转移形式可以是线上/线下消费支付、转账/发红包、理财投资等。
我们的研究视角即聚焦在第三方移动支付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商业的本质是为了增长,这都可归因到用户数量和用户花费的增长,或者二者的组合。因此,益普索Ipsos以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用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的调查,能对这个行业有更多的理解和洞察,譬如发展现状、竞争格局、未来趋势等。
调查可能不是监测消费者行为数据非常有效的工具;然而,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全域扫描也并非易事。作为对用户调查数据的佐证和验证,本研究包括了对业内若干专家和资深从业者的深度访谈,以及贯穿始终的案头研究。
行业发展状况
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17年6月末,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总数已达11.0亿户。此次用户调查的数据显示,第三方移动支付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即在过去三个月内使用过的比例)高达90.8%,在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分别为94.0%、91.4%和89.2%。
考虑一个人可能会拥有多部手机的情形,益普索Ipsos推算,移动支付的用户规模约为8.3亿;在16-59岁的消费主体(即目标群体)中,用户规模约6.8亿。这些数字显示,移动支付已然拥有一个相当庞大的用户群体,发展基础夯实。在不同地域,移动支付均有较高渗透率。其中华南、华东、中部和华北稍高一些,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
移动支付的渗透是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增长。两个巨头玩家,财付通(嵌入主流社交应用微信和手机QQ)和支付宝,它们都是手机必备应用。有智能手机的地方就有移动支付的渗透。因此,可以预见,移动支付的用户规模势必还将扩大。
移动支付习惯已形成,无现金交易正在成为现实
第三方支付市场快速增长的过程,也是用户支付习惯改变的过程。调查显示,在人们的日常开销中,由第三方支付完成的比例已达45%,与高盛8月份发布报告所估算的40%相比还要高,银行卡/信用卡(含线上和线下)支付和现金支付占比分别为28%和26%。进一步讲,第三方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占比分别为32%和13%,相当于在全部的第三方支付交易中,约71%通过手机完成(与高盛报告的75%接近)。短短几年间移动支付已经一跃成为居民日常消费支付的第一大工具。
从不同地域看,华东和中部的移动支付交易占比更高,约35%的日常开销由移动支付完成,其次是华南和华北,而东北、西南和西北要低一些。
每人每天手机支付超3笔,笔均交易金额约112元
基于调查数据推算,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年交易规模达86.52万亿元,年交易笔数逾7750亿笔,笔均金额约112元。与高盛报告发布数据(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1.4万亿美元;其中,75%的交易额通过手机完成)相对比,2017年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估算将同比增长53%,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以人均计,用户每人每年手机支付约12.72万元、交易约1140笔,平均每天支付超3笔。像吃饭一样,移动支付已成为每天高频发生的平常事。
场景支付发展状况
移动支付已广泛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场景
移动支付对手机网民基本做到了全覆盖,而用户又将移动支付带到了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基本的场景支付区可以分为四大类:个人类交易、线上消费类交易、线下消费类交易和金融类交易。调查显示,在过去三个月内使用过移动支付的用户群中,针对上述四个场景的使用率分别为94%、87%、85%和28%。用于金融类交易的移动支付使用率较低,相信这与金融类交易本身融入人们生活的程度较低有关,很多人平时(无论以什么方式支付)并不涉足任何金融类交易。
使用率往往用于衡量场景中的用户群体是否足够广泛。通常,我们也会使用交易金额占比和笔数占比来衡量一个细分市场对整体市场的重要性,金额占比更具有商业属性和财务意义;而交易笔数占比则反映了支付行为发生的频率,是用户粘性的表征。
首先,从交易金额来看,发生在四个场景的移动支付占比分别为40%、29%、27%和3%。与消费相关的支付交易占比达56%,成为移动支付的主战场。以交易笔数计,发生在四个场景的移动支付占比分别为35%、29%、32%和3%。个人类交易的占比下降,线下消费类交易的占比上升。通过比较,移动支付在线下消费类交易更突显了小额、高频的特点。
行业竞争状况
财付通和支付宝,两巨头几乎撑起整个移动支付市场
调查显示,财付通和支付宝的用户渗透率分别为84.8%和68.3%,跟随其后的京东钱包、银联云闪付和百度钱包的用户渗透率分别为13.0%、8.9%和7.1%,其它支付品牌的用户渗透率则更低,两大巨头的领先优势非常明显。进一步看,财付通和支付宝的共同渗透率达到89.7%,几乎触达至整个移动支付市场(用户渗透率为90.8%)的边界,“扛把子”地位名副其实。
同样通过推算,财付通和支付宝的用户规模分别为7.8亿和6.3亿,在16-59岁的消费主体中两者的用户规模分别为6.3亿和5.1亿。财付通在用户规模上的优势得益于腾讯“社交之王”的稳固地位。每个用户平均使用2.2个移动支付品牌/平台,这意味着财付通和支付宝的共享用户群体非常庞大。就用户争夺而言,移动支付在两大巨头的竞争层面已经成为一个存量市场,双方竞争的重心将不再是用户规模的增长,而是走向纵深,去争夺用户支付的交易量(金额和笔数),即钱包份额和用户粘性。这更多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博弈。
先发优势,支付宝社交渗透受阻;
后来居上,财付通不容小觑
在2017年之前,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几乎还是支付宝全面领跑的态势,财付通仅在一些特定场景应用下有占优表现,例如发红包、转账等社交支付。2017年即将过去,移动支付的竞争局面却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此次调查显示,从整个移动支付的交易量来考量,财付通的交易金额和交易笔数占比分别为43%和51%,支付宝的交易金额和交易笔数占比分别为50%和41%,交易金额仍然是支付宝占优,而交易笔数已是财付通领先。结合移动支付小额、高频的交易特点,更多的支付笔数就意味着更高的用户粘性;同时,考虑到财付通拥有更庞大的用户规模,未来财付通似乎仍然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是什么造成了当下格局的变化?
首先,从出身分析。2004年12月支付宝依托淘宝电商平台推出,商业属性根深蒂固;同时,支付宝最初就是作为支付工具出现的,所以在支付宝的基因中天生携带金融属性。而财付通版图的微信支付和手机QQ钱包是在两大社交工具发展相当成熟后,所赋予的应用功能,社交属性与生俱来。
通过先天携带的基因的角度分析两巨头在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和相对优劣势;以发红包、转账为典型应用场景的社交支付,财付通明显领先。以P2P投资、基金申购为典型应用场景的金融支付,支付宝明显占优。在包含线上、线下消费等诸多应用场景的商业支付上,支付宝整体仍有些优势,虽然线上消费支付的优势巨大,但线下消费支付已被财付通赶超。两巨头在这些场景应用更细致的对比,将在稍后展开。
其次,专家访谈的反馈,也有助于洞悉2017年移动支付两巨头竞争态势变化的些许端倪。一是腾讯利用微信搞开放平台、服务号、小程序,发动和借助广大的外部力量在线下场景分散对抗支付宝;二是财付通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社交属性,仅在局部着力即可产生由点带面的扩散效果,替代费时、高成本的地推——而这是支付宝拓展线下消费场景不得不做的事情;三是财付通利用腾讯系开始发力挑战支付宝的主营盘,即线上网购,与京东的协作日益深入,还在前不久入股投资永辉超市。
商业博弈,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且,相比于支付宝所具有的商业属性、金融属性,财付通所具有的社交属性更难在后天被复制赋能,至少目前这是支付宝的短板。
支付宝商业支付占优,但线下消费支付的优势在减少
我们将移动支付的线上消费类交易、线下消费类交易和信用卡还款归为商业支付范畴,之前这一直是支付宝的传统优势领域。调查显示,支付宝在商业支付领域的整体优势还在,但在诸多应用场景正受到挑战。
支付宝与阿里旗下天猫、淘宝深度绑定,得益于电商领域一直稳固的领导者地位,支付宝在线上消费类交易(主要是网购)依然保持了领先优势。分别以交易金额和笔数计,支付宝占线上消费类交易的份额为49%和46%,而财付通占线上消费类交易的份额为42%和47%。差距主要来自网购支付的竞争优劣势,支付宝占网购支付的交易金额份额为66%、交易笔数份额为65%,而财付通占网购支付的交易金额份额为26%、交易笔数份额为28%。
线下消费类交易的两巨头竞争又是另一番情景,财付通的交易金额和笔数占比分别为46%和51%,支付宝的交易金额和笔数占比分别为47%和43%,交易金额上两者胶着,而交易笔数上财付通领先。在线下消费的诸多具体场景应用下,两巨头有各自的优势领域,财付通占优的是商超零售、日常出行订单、个人健康/护理、票务/娱乐场所内消费,支付宝占优的是餐饮、团购/外卖订单、景点门票/景点内消费、境外出差/旅游/购物。
移动支付用于信用卡还款,财付通也赶上了支付宝的脚步,交易金额和笔数占比分别为44%和53%,而支付宝的交易金额和笔数占比分别为43%和39%,交易笔数上差距明显。
支付宝的商业优势仍然突出,但也面临着财付通在多个场景应用下的挑战。尤其在高可见度的线下消费类场景中,用户之间相互影响、用户倒逼商家的传导效应,可能会帮助挟社交之威的财付通继续扩大优势。
展开全文
- 199IT | 2019/11/8 9:04:51
- ipsos官网 | 2018/7/4 9:22:33
- 金羊网 | 2018/7/2 9:07:38
- 益普索 | 2013/7/16 18:43:08
- 新华社 | 2020/5/15 9:51:10
- 移动支付网 | 2020/2/24 12:09:38
- 升维洞察 | 2019/11/11 8:59:50
- 腾讯科技 | 2019/4/15 9:20:08
- 环球网 | 2018/3/14 9:48:26
- 参考消息网 | 2018/1/2 10:11:14
- 香港经济日报 | 2015/3/5 9:42:44
- 移动支付网 | 2014/4/28 11:07:51
- 移动支付网 | 2014/4/23 11:43:42
- 移动支付网 | 2014/4/23 11:29:25
- 移动支付网 | 2014/4/23 1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