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微信/支付宝接入银联方案》想到的几个问题
闪电胖儿移动支付网2018/3/15 9:02:52

1.银行放给支付机构的通道将会全面关停,支付机构转而向银联接通道

2月6日的时候,央行支付工具处处长谭静蕙就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举办的“监管政策解读培训班”上对296号文和281号文作了重要解读,我提炼几点关键的内容:

1)“关于互相转接接口。银行与支付机构之间,支付机构反过来给银行提供通道,提供一些所谓的市场反接机构等等,从发文之日起就不能再做了,也不能再有新增。”

2)“银行和银行之间,银行和支付机构之间,或者支付机构跟银行之间不得互相转接支付业务系统接口。还有支付机构和支付机构之间,不能直接开放支付接口。即不管涉及到资金的流转,还是支付指令,还是清算报文的对账标准,都不能互相转接,都不能去再有新增。”

3)“本通知发之日起,各银行、支付机构,不得新增不同法人机构之间直连处理跨行清算。包括银行和支付机构,银行和银行之间,支付机构和支付机构,都属于在跨法人机构清算的范围里,不能新增产品、服务。所谓“存量不得新增商户和业务”,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这里明确一下,存量的通道堵上,不能再新增商户和新增其它类型的业务。如果通过这个通道又弄了代扣或是增加了什么对公业务的东西,这是不允许的。而存量业务,按照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要迁移到合法的清算机构里去。”

总结起来基本就是一句话:支付机构不能再使用通过银行间连微信支付宝的通道了,不能再新增扫码收单商户了;结合银联的《方案》,按照谭处的意思,就是改造方案改造完成后,支付机构即可通过银联来转接清算微信支付宝的交易,业务就合规了。前期支付机构改得越早,就可以越早享受政策合规带来的红利。

2.支付宝、微信间连模式是否还会存在?

众所周知,在银行卡刷卡业务领域,存在一种间连银联的模式,比如一些发卡量较大的发卡银行,自己同时又是收单方的银行,这些银行按照银联的收单规则和接口,搭建了一套自己的银行卡收单系统,处理本代本刷卡消费交易时,通过自身内部系统完成转接清算;涉及他代本和本代他交易时,再上送银联。现阶段,微信支付宝已经成为最大的发卡方,某种程度上也拥有一定庞大基数的收单商户,完全可以参考银行卡领域搞一套间连模式,使大部分“本代本”交易变成“体内循环”。

3.支付市场的竞争将会进一步转向场景的争夺

时代不同了,扫啥都一样!以后都走银联网联了,那么消费时,什么会决定C端用户使用哪个App去展示付款码或去“扫一扫”呢?显然是看场景,大家都有的场景,哪个方便打开哪个,微信正聊着,就用支付宝;红包有余额,就用微信;美团有优惠,就用美团;剩下的,就看谁能更多独占这些场景了。

4.四方机构赋能银行在产品层面比肩收单机构

自打支付机构从银行拿到了扫码支付的通道,支付机构就凭借其自身的专业优势将扫码支付的体验不断提升,比如,通过支付机构,实现了扫码支付“D0”(现在已经不让提了)到账、扫码预授权、按终端和交易日期维度个性化清算等支付机构独有特有的一些功能。对于拥有通道的银行来说,本身缺乏业务创新动力和环境,自然跟不上支付机构的迭代速度,但随着以威富通等技术公司的出现,银行通过与这些技术公司的出现,有望通过与之合作迅速迭代自己的扫码支付系统,使之更加灵活并符合更多重要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5.网联对线上场景改造加快

看到银联都开始培训和宣讲了,不知道网联作何感想,还好针对App和H5支付,银联目前还没有“染指”,但随着银联二代无卡支付平台的上线和推广,加上银联积累的多年清算机构的经验,想要将App和H5支付也接入银联,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只是目前过快对App和H5进行规范,难免有干预线上业务的嫌疑。

6.银行卡收单市场迎来收费模式变革新契机

培训课件里并没有提到接入银联后的费用,但依笔者愚见,分蛋糕的多了一个人,同时在交易中的角色和定位进一步明确,那么,等大家都接好了,估计银联就要提收费模式的问题了。比较可行的是参照线下收单四方分润模式,增加一个“应用提供方”角色,变成五方分润,由于脱离了银行卡这个介质本身,但可能会一定程度提高收单机具的成本(静态码换动态码),笔者预计并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应用提供方和收单机构的收入,降低发卡方的手续费分润。

本文作者:闪电胖儿,对支付行业保持极高热情和高度好奇心,但思维比较跳跃,喜欢站在商户角度研究支付及相关产品,欢迎圈内朋友多交流。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