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道路停车全面启用扫码支付 欠费或影响征信记录
2018/5/17 9:22:16

在路边泊位停车,开车离开时没看到收费员,只看到车窗前夹着一张有二维码的停车计时单,这是什么“新套路”?近期,不少南宁读者致电本报反映了上述情况,读者们存在这样的质疑:这样收费合理合规吗?会不会是诈骗?到底该不该扫码缴费?昨日,记者从南宁市慧泊停车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慧泊公司”)了解到,截至5月15日,慧泊公司接管了南宁市4350个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以下简称“停车泊位”),这些泊位全面推行二维码支付,而且这也是南宁市政府规范城市道路路内停车秩序,为市民提供高效、规范、智能化服务的举措。

车主对扫码支付接纳度高

日前,记者在东盟商务区采访了多位在泊位停车的车主,大部分车主都很认可停车收费采用新的支付方式,认为既便捷又省时。陈小姐在东盟商务区办公,因为常跑业务,她经常会选择把车停在路边泊位上,自从4月,该区域停车泊位开始实行二维码支付之后,陈小姐觉得方便多了。陈小姐告诉记者:“扫码支付很方便。有时候收费员管理的泊位有多个车主拿车离开时,我就要等交钱才能离开,比较耗时。现在,直接扫码支付就可以离开了,很省时,停车时间、缴纳金额都有详细信息,不怕乱收费。”

陈先生停车进泊位后,看到收费员把一张条子放在了他车窗前。“我不常开车,刚才收费员跟我说,可以扫码支付,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停车收费那么先进了。”刚开始陈先生还有些质疑,收费员跟他解释之后,他也接纳了新的收费方式。

在采访期间,记者也发现,有一些车主因为不了解新的停车支付方式,在没看到收费员的情况下,对放在车窗前的停车计时单置之不理,就直接开车离去。

收费员工作更高效了

记者在东盟商务区的中越路,看到道路两旁都设有停车泊位。穿着统一收费员着装的黄大姐负责道路一侧十个车位的收费管理。她正在用手机般大小的停车收费机扫描一辆正在泊车的车辆车牌号,简单操作之后,机子打出了一张停车计时单。黄大姐把计时单夹放在车辆的前窗玻璃左下角。停车计时单上有车牌号码、入场时间、停放路段、停放车位、收费员编号等信息。

黄大姐告诉记者:“现在扫码支付和现金支付都可以。”黄大姐向记者展示了手中的停车收费机,机子安装着专业的泊位收费管理系统,上面显示着目前停在泊位内的车辆牌号、起始停放时间、欠费未交的车牌记录等信息。“采用二维码收费之后,工作相对轻松了。大家对这种收费方式是比较接受的,不少车主取车时,就自动扫码付款离开。有时候,停泊车辆多,我顾不过来时,有些车主会不缴费就直接离开。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会在机子上点击该辆车欠费离场,系统就会自动记录欠费信息。当有欠费记录的车辆停车时,我们扫码就会发现历史欠费信息,我们会劝车主及时缴纳已欠车费。不过,有的车主不以为然,不补齐欠费,以后这会影响他们的诚信记录。”

慧泊公司负责青秀区泊位收费监督的巡视员陈先生正在东盟商务区巡查工作。他告诉记者:“采用扫码支付之后,大大减少了车主和收费员之间关于停车费的纠纷。现在停车时间都有精确记录,系统会严格按照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执行。”

欠交停车费会影响个人征信

昨日,记者从慧泊公司了解到,目前南宁市路边停车泊位经营主体已由南宁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依法变更为南宁市交通投资集团。慧泊公司是南宁市交投集团旗下的公司,专门负责南宁市路内停车泊位的运营管理、智能化建设和维护,而停车泊位收取的费用上缴市财政。

慧泊公司经营部负责人朱经理告诉记者,截至5月15日,公司接管的停车泊位达到4350个,覆盖青秀区、江南区、高新区、西乡塘区、兴宁区5个城区。“启动智慧停车收费系统,是希望借助电子支付优势,升级停车智能收费管理手段,实现无现金交易,彻底杜绝乱收费乱象,让车主明白消费。智慧停车系统启用初期,扫码支付的比例大概为30%,目前已达到80%,我们的目标是达到98%。”

对于停车欠费的处理,朱经理表示,市政府已发布有关文件,不按规定支付车辆停放费用的停放者,收费员有权劝阻,欠费金额达到一定程度,停车场经营者可以将相关证据和信息提交停车场行政管理部门,核实后,交市信用体系建设管理机构将相关信息纳入车主的信用档案。

慧泊公司技术部负责人廖经理说,公司正积极研发新的支付方式,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廖经理还建议车主,为了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提升自助缴费体验感受,可以关注“慧泊车服务”公众号。在支付停车费用时,要核对车牌、停车时间等信息,明白消费。在开车离开时,如果没法及时扫码支付,要告知收费员确认离场,以免记录的停车时间延长,增加费用。此外,在公众号,车主可以扫码核对收费员信息,也可核对停车路段是否是合规车位,可避免停在“黑车位”被乱收费的问题。

交通支付趋势分析群,仅限交通支付从业人员加入。

有兴趣的朋友,请添加群主微信:18002540911 备注公司名称+姓名+职务,由群主拉入。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