猖獗的网络诈骗盘,撸垮了整个支付行业的B2C网银通道
鄂西一农夫移动支付网2019/2/15 16:32:23

本文所指的网络诈骗盘是:犯罪分子通过虚拟、非法的外汇、股票、期货、区块链、指数等金融工具或者是产品作为幌子,在互联网上实施诈骗用户资金的行为。

——作者总结,不一定对

1、诈骗盘青睐B2C网银通道

如何让用户入金,是诈骗盘的核心环节。在现有的支付手段中,主要有网银、快捷、协议支付、代扣等方式。唯有网银入金最适合,因为网银入金没有笔限和日限额,不需要注册,直接调用网银就可以支付。反观其他支付方式,要么有单笔金额限制,要么需要注册留存更多信息,要么需要银行、支付公司鉴权,使用起来用户和商户都觉得麻烦。

同时,网银入金过程中,用户要插入UKEY,辅以密码验证才能成功交易。基于此,可以判定一笔网银支付肯定是用户个人真实意愿的体现,不大可能出现否认交易和拒付的情况,排除掉此两类风险,支付机构一般认为网银支付是比较安全的。因此,支付机构也愿意放网银接口。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选择支付宝和微信入金呢?在这两家巨头“病毒式”的风控下,交易成功率不足5成,用户体验度极差;同时在交易额度上也有限制,不适合大额资金的进出和转移。

现实中,一个愿意放,一个愿意接;有买的,有卖的,买卖自然就成了。

2、网络诈骗让提供B2C网银的支付机构伤痕累累

网络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马甲商户入网获得网银支付通道,或者以在四方购买的方式拿到网银通道,然后诱导用户入金,完成诈骗行为。刚开始,用户以为是自己学艺不精,导致“投资”失败,也就不了了之。但是随着“砖头”(专业投诉者)和“指头”(职业投诉者)的出现,引起群体性事件,网络诈骗逐渐诉诸媒体,浮出水面。这些砖头,熟悉支付行业的产品、技术、监管规则,甚至对清算机构的赔付规则比从业者还要熟悉。

砖头先到支付机构投诉,要求退赔资金。如果不陪,就到监管机构去实名投诉和举报,迫于监管压力和息事宁人的态度,支付机构将赔付压力转嫁给商户,当投诉越来越多,商户也不愿意赔偿的情况下,砖头就组织人员到机构和监管部门维权,导致监管机构和支付机构烦不胜烦。

2018年,人民银行上千万的罚单中,就有几起是因为支付机构为非法交易提供了支付通道,没有尽到审慎原则而遭到罚款。事情的起因就是大规模的投诉导致。2019年,银联也发函给各成员机构,严禁为非法交易提供支付服务。就在昨天,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确定了2019年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重点举报事项。将为赌博等非法交易提供支付结算服务行为作为第一条。

2019年初,上海某支付公司为诈骗平台提供支付结算通道,被一百多名投资者联名向公安部刑侦局报案。

3、B2C网银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

在移动支付不发达的时代,网银的出现确实解决了用户很多问题,可以在不去银行网点的情况下,全天候完成转账、汇款等交易。但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跨越式发展,网银的封闭性和不方便逐渐显露出来。

当初网银的建设都是基于各行的一个单纯交易渠道,最后打造的是一个封闭的、用户自助的交易应用系统。以证书和USBkey为安全壁垒的网银封闭体系实际上与互联网是隔离的,银行服务也无法进入互联网生态。

试问一下周边的人,还有谁在使用网银,使用频率还有多少,估计大家都是一脸懵逼,报以一个鄙视的眼神。在微信、支付宝和手机银行如此便捷、强大的今天,估计好多C端用户已经忘掉了自己上一次使用网银是什么时间了。

C端用户不愿意用,只有在非法交易还有市场的时候,网银的地位就尴尬了。1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本次解释是将来指导支付结算业务违法犯罪行为认定和判刑的法律依据,希望各位道友认真阅读。因为支付结算违规,已有多家公司和个人被依法查处和逮捕,各位不得不防!

节后刚上班,笔者接到多家支付公司风控人员的消息,被网银客户投诉的神魂颠倒。基于此,好多支付公司都不再放B2C网银通道,完全一刀切。即使还在放的,审批权限至少都上升到公司副总级别。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十多家互联网支付机构完全停新了。某家支付机构B2C网银停新以后,每日存量交易不足10万元,该产品已经名存实亡。

在产品本身缺陷,以及网络诈骗盘的夹击之下,曾经风光一时的B2C网银通道已经被各支付机构抛弃。不禁让人感叹,时代发展之快;不禁让人唏嘘,支付公司活的之艰难。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