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鹭行”实现一码通公交地铁,本地公交地铁的互通是不是刚需?
佘云峰移动支付网2019/10/15 21:16:18

近日,消息称南昌公共交通领域实现信息共享,地铁与公交二维码乘车系统打通,用户使用一个“鹭鹭行”APP即可以无缝乘坐公交地铁。

如何实现“互通”?

随着二维码在公共交通领域的逐渐普及,多地公共交通系统都开始支持刷码过闸,但由于公交地铁运营主体的不同,出现了一个城市公交地铁多个APP多个二维码的局面。目前,据移动支付网了解,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大多数城市公交地铁都采用了不同的二维码系统,码与码之间无法互通。

此次,南昌据悉实现了公交地铁二维码乘车系统的打通,那是否真正实现了“一码通行”呢?

通过体验发现,实际上“鹭鹭行”仅仅是在其APP上线了“公交码”功能,并非是在原有的地铁乘车码基础上实现公交刷码,因此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码通行”。另外,地铁乘车码和公交乘车码需要分别开通,地铁乘车码支持支付宝、银联的认证和代扣,公交乘车码则只支持银行卡的绑定支付。目前通过“转码”的形式实现刷码系统的对接和二维码的调换,从而间接地实现“互通”的能力,是部分企业应对异地乘车码“互联互通”问题的办法。

此前,在南昌地铁扫码是通过“鹭鹭行”APP,公交扫码则支持多种方式,包括洪城一卡通APP、支付宝电子公交卡、微信乘车码以及银联云闪付APP扫码等。可以看出地铁方面运营方相对强势,而公交(洪城一卡通)方面相对开放。多种方式与入口对于用户而言显然是好事,但开放带来的问题则是其自身的流量会被分割,洪城一卡通APP则面对这样的问题。

作为本土的一卡通运营方,据悉通过洪城一卡通APP乘坐公交,并不能享受实体洪城一卡通芯片卡的7折优惠。再加上支付宝、微信有着流量入口优势,银联时不时都会有补贴,这让洪城一卡通捉襟见肘。

于是,无法把握流量入口,那就只能极致的开放以尽可能地吸引用户。此次打通“鹭鹭行”也或是被迫“开放”的一个体现。

一城多码现象如何解决?

抛开各个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而言,二维码支付在交通领域的野蛮生长形成了如今一城多码、一城多个APP的现象,而多个产品和使用方式确实给用户的体验带来了困扰。

目前,中国内地有34座城市开通了地铁,其中有31个城市的地铁公司推出了自建的扫码乘车APP,仅重庆、长春、乌鲁木齐三城不支持自建APP扫码乘地铁。比起今年7月底移动支付发布《34座地铁城市移动支付分析报告》时,增加了个南京、东莞两城。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重庆、长春将会开通扫码乘车服务,此后内地除乌鲁木齐之外的全部城市都将支持扫码乘地铁。

尽管地铁扫码乘车的普及度已经较高,但是地铁公交的互通成了当下的突出现象。目前,据移动支付网统计,仅哈尔滨、成都、南昌三个城市的地铁公交乘车码实现了互通,也就是说用户只需使用一个APP即可实现公交地铁的刷码。

其中哈尔滨早在去年年底即实现了地铁公交的扫码互通,是国内首个实现该功能的城市。而成都除了可以使用“天府通”实现乘地铁公交之外,还是全国首个支持银联云闪付乘车码在地铁、公交“一码通用”的城市。

从互通形式上来看,实现地铁公交的互通需要地铁公司与一卡通公司打通乘车码系统,第一种方式便是在APP内实现“转码”调用,包括南昌鹭鹭行以及长三角地铁互通在内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第二种则是,通过一个运营主体采用一个码,进行刷码乘公交地铁,哈尔滨的哈尔滨城市通、成都的天府通则是采用这样的方式。第三种是通过银联的系统实现互联互通,采用银联的云闪付乘车码实现公交地铁的一码通行,目前成都公交地铁已经实现。第四种则是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方式,即通过交通部推行的互联互通乘车码实现“一码通行”。

结语

前不久,移动支付网就异地刷码的互联互通问题进行了探讨(“一码通行”小程序上线,乘车码互联互通到底是不是伪命题?),可以看出交通部除了在积极推进全国交通一卡的互联互通之外,也在跟进乘车码的互联互通。

但是地铁方面相对独立,短时间内加入到交通部乘车码互联互通中来的可能性不大,这也是为何众多地铁城市开始抱团推行区域互通的原因。而对于本地的公交地铁而言,大部分城市的地铁、公交运营主体并不相同,因此都发一个码并不实际,更有效的方式显然是运营双方的相互开放了。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