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银行的生态梦
金腰子移动支付网2020/7/31 10:26:29

在2015-2017年,银行纷纷进入从电子银行向网络金融的转型期,随后除网金以外的各个部门也相继开始拥抱互联网,确切的说从2014年开始,银行已经开始在自建场景或直销银行领域深入探索,那个时期,互联网虽然已经进入下半场,但还是留给了市场很多的遐想空间。

银行也普遍认为互联网市场中应有一席,来为金融在新时代的逆袭留足空间。

不过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远超大家预期,互联网增量瓶颈的出现显得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伴随几轮场景的重组洗牌,各类场景的龙头企业或独角兽企业相继产生,大的机构服务要么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要么基本越过了盈亏的平衡点,而流量也不再关键,因为用户的可用时间已经被瓜分殆尽,剩下的新兴机构,难以长期渗透至人们的生活习惯中,自然也就难以持续抓住用户的时间。

“补贴,买来用户短暂的时间,没有补贴,用户时间流走”,也就成为了包括银行在内很多机构在互联网大势中苦苦挣扎的应对方式。

在这种艰难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仍然在努力追求“场景”,追求高级的“生态”,为的就是建立一种能够与客户或用户长久连接的方式,但是这样的场景与生态,真的还是5年前我们所理解和所需要的“场景与生态”吗?

或者说,今天的场景与生态的构成要素,还是我们心中的那个答案吗?每个人的答案又真的一致吗?

至少到今天,我仍然发现,大家对场景与生态的理解各不一致,但类别却很相似,仍然如当年一样,把场景与生态归结为产品或是渠道的变型。

获得场景,就获得了用户粘性,这个判断近几年来几乎没有变化,但是搭建了场景平台与获得场景并不能划等号,开展场景合作实现功能嵌入也无法与获得场景画上等号,因为在场景与用户的关系中间,银行的角色定位实在非常弱化,银行在场景中能够形成的运营效果也实在有限。

这不是银行本身的问题,也不是场景的问题,而是因为人在面对场景时行为习惯的决定力在不断强化,你能改变场景的样子,却很难改变人的原始需求,以及与原始需求相匹配的顽固的习惯。

今天的场景遍天下,场景真的还能“获得”客户吗?客户在场景中开了一个电子的账户,完成了一笔附带权益的支付,留下了一个客户的手机号,还能够定义为“获客”吗?到底什么才是“获得”了客户?

这样的问题恐怕需要再自我拷问一遍了。如果我们还是以自我认知的方式去考虑获客,那么银行对客户的获得乃至对业务的获得,可能随时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毕竟对大众来说,没人愿意再被获得了,大家只看是否气味相投,彼此顺眼。

说回生态,如果对场景的认知都变的如此艰难,那么生态的概念就显得更加模糊了。

生态有大有小,但生态与场景的诉求并不一致,场景还只是满足人们特定的需求,带有一种即时性,而生态追求的是共生与循环,质疑中长期的多方的互利共生,生态的构成主体一定是利益(养分)上的循环。

举个简单的例子,银行、广告公司、内容创作公司、合作商户或企业、用户、媒体平台可以共同构成一个小型的生态。

银行激励内容创作公司产出内容提升内容运营效果,广告公司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价值变现的空间,合作商户或企业提供联合推广的成本,用户与内容交互为银行业务获得新的数据,媒体平台实现用户流量的持续引入。在此基础上,可能内容的审核公司会加入,专业的设计服务公司会加入,技术公司会加入。

各方各有各的利益诉求,各有各的业务循环,小的业务循环连成了大的生态循环,更多的场景、更多的角色,更多的用户类别加入进来,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用户交互的增长,从而不断创造价值,实现生态的自行生长。

我一直不太认可所谓的“行业生态”,因为行业更多的是产业链条的串联,线性的关系更强,而生态则更立体,价值创造的方式更多样。

银行的生态梦很美好,而生态的构建很多时候就需要遵循自然的法则,尊重“成长”的逻辑,生态的建设如果过分追求大规模企业级的发展起点,就势必要有更多的人为干扰机制作为供给,否则就可能像城市中的鬼城,或人造器官的移植,虽然蓝图很美,却很难真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处理不好大概率会有极强的排异反应。

数字化加速弥合了信息的不对称,也加速抹平了很多本应存在的差异与特性,这是一个流量遍地皆是,服务唾手可得,同质化服务层出不穷,用户行为习惯顽固又懒惰的数字化时代。

今天的场景,或许已经不再是由那些“物理属性”很强的需求构成,更多的是由“人”的属性构成,因此场景更需要依靠打动人心的沟通来建立。

今天的生态,也或许不再是由场景的堆叠,或者产业链条的连接构成,更多的是由不同的“商业/社会诉求”拼合连线而成,更建立在那些与你我密切相关的小事情上。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