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花呗月月付:是支付方式不是分期,率先切入运营商场景
2020/8/10 15:22:18

今年信用支付大战越来越有意思了,花呗的创新之举层出不穷。

在互联网信用支付领域,除了老对手京东白条的穷追不舍外,新对手微信分付、美团月付,甚至360金融的微零花,也已纷纷军临城下。

但花呗当然不是“吃素”的。

这不,上月底花呗刚上线了一个神奇的新功能“花呗月月付”,允许用户在购买商品时可以用花呗分为10个月支付——注意是分10个月用花呗支付,而不是像花呗分期一样先支付再分期,这两者有天差地别。

月月付的威力,偏偏就在于这点不同。

据悉,花呗月月付从白名单邀请开始,8月正逐步向更多用户开放。有消息称,“月月付”今年的目标是渗透80%的花呗用户。

是支付方式不是分期,率先切入运营商场景

月月付不是分期,却几乎比现在市面上所有的分期产品都吸引人。

简单来说,月月付允许用户在合作商户消费时分10个月付款,每个月通过花呗支付一次,才出一次账单,还免手续费。

重点是,蚂蚁集团花呗生态运营部总经理亦醒介绍称,花呗月月付不会按订单总额占用花呗额度。

这就是月月付和花呗分期最大的不同,在消费当时前者对于用户花呗额度的占用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

举个例子,用户通过月月付购买800元的某产品,分别在接下来的10个月用花呗支付10次,则每个月支付80元,如果花呗每个月出的账单都能全额按时还款,用户就可以享受到这800元长达10个月的免息期。

正常情况下,花呗分期800元,这笔交易不仅会一次记账占用花呗800元额度,如果想分10个月还款,还要另付分期费用。

也就是说,现在只要用户花呗额度只有80元额度,通过月月付就可以购买800元的产品了。

既然不按消费订单金额占用全部额度,也就不存在冻结花呗额度来保证还款了。理想状态下,这可以将花呗用户在某些场景的消费能力放大到原来的10倍,而且还没有分期手续费。

从用户体验上来说,月月付实属是历史信用支付产品中的最佳了。

据新流财经了解,月月付刚正式上线一周多,支付宝显示月月付也跟一些健身或教育类商户、线上租机平台有试点合作,但目前其主要合作场景其实是运营商场景,接下来可能在三大运营商的合约机分期或者宽带分期业务中看到月月付的大量应用。

来源:支付宝

加速花呗跑马圈地,商业化变现利器

月月付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消费门槛,反过来想,约等于变相将花呗额度提高十倍——但又不是直接提高十倍,而是通过特定场景、特定交易分散风险,还优化了用户体验。

月月付这招实在是杀伤力强大。

在支付宝的加持下,月月付把门槛放低到十分之一快速下沉获取用户,随着月月付未来的场景应用越多,这种放大效应就越明显。如果说原来用户在同一场景下对使用白条还是花呗尚有摇摆,一旦月月付接入同样的场景,就应该很难抵抗其免费和变相“十倍提额”的诱惑了。

上抢银行信用卡的分期客户,下堵京东白条、美团月付的场景后路,大杀四方。

在蚂蚁集团上市前,还能帮花呗完成新一轮的跑马圈地,拉动交易量、扩充资产规模,更能进一步进行花呗用户的精准分层,同时再进一步收获花呗的商业化成果。

因为月月付在C端大幅让利于消费者,其盈利点就放在了B端服务。

按照官方说法,花呗向商户提供了分月收款和担保收款两种方式。据了解,其实也就是一种是按月收款,商户仅需支付花呗基础功能使用费,一种是提前收款,此时商户还需要根据约定另外贴息。

月月付的大胆创新,很大程度上依仗花呗过去积累的风控能力和运营能力,这成了花呗不能被竞争对手轻易复制的护城河,而支付宝在C端场景的支付基因,更为花呗和“花呗系”产品的扩张塑造起一道坚实的壁垒。

这意味着,花呗有持续为合作资金方机构提供风控、营销等金融科技服务的能力,以及源源不断的中间服务费收入。

花呗,已经走入了收获的时节了。

月月付面临B端风险考验,要么突围要么受限

但月月付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月月付面临的这点问题和场景分期产品一样,如果月月付合作商家提供的不是一次性服务或者商品,那就有发生服务质量纠纷和商户经营风险的可能。

发生商户服务纠纷、倒闭等问题后,一般的消费分期在放贷时就完成向商户进行订单金额全额的受托支付了,用户几乎不太可能要求金融机构退费。

但因为月月付的用户按月付款,如果商户按月收款还好,如果商户选择提前收款,这笔消费已经提前由资金方全额垫付,主观上用户也会认为自己并未支付剩下款项,更没有提前申请消费订单的全额贷款。

可想而知发生B端风险后,用户要求终止付款时投诉处理的难度,以及资金方发生风险损失的可能都会更大。

蚂蚁集团花呗生态运营部总经理亦醒曾表示,“因为花呗月月付是分月付款,所以如果出现商家停止经营或关闭的情况,用户可以申请终止付款,及时止损,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但新流财经向支付宝客服求证后却得到了另一种说法,实际上,即便月月付的合作商家发生倒闭不能继续提供服务,通常用户因为已经购买了服务,也需要继续支付剩余款项,暂时不能申请终止付款。

显然,目前在这个问题上,月月付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而花呗也不像信用卡一样有独立金融产品的强设定,人们使用信用卡消费时跟商户发生服务纠纷,就很少会找信用卡发卡行投诉。

同时,由于月月付的使用门槛大大降低,花呗的风险敞口也会同步放大,本来5000元的花呗额度,也存在通过月月付一次性套现5万的风险,因此花呗月月付也需要承担更大的套现风险压力。

这大概也是月月付选择从运营商这样的稳定的商户场景切入的原因之一。而对于其他非常适合月月付的预付费类场景:教育、健身、娱乐、美容美发等,在找到一个合理手段有效管控B端风险之前,脚步都必须谨慎。

作为一个广受好评的“潜力股”产品,它要么能突围风险管控痛点带花呗再下一城,要么就只能在场景选择上受限,永远束手束脚。

尽管不完美,月月付开启了花呗全新探索方向的意义也远超产品本身。

它并不是花呗在十面埋伏下的应激产物。虽然今年7月底才上线,但花呗团队内部在半年多以前就开始进行立项研发。

花呗其实是高度敏锐和灵活的,最近两年花呗基础上衍生的各种细分产品层出不穷。除了月月付,花呗通用额度、花呗分期专享额度、花呗快充额度、备用金、当面花......连同此前推出的花呗消费优惠服务“芝麻GO”一起,都是蚂蚁集团基于花呗、又反哺花呗的一项场景延伸和商业化的战略部署。

有人认为,不能再将今天的花呗看成一张单纯的“虚拟信用卡”了。

类比信用卡,花呗的“发卡行”虽然是蚂蚁小贷,但它连接众多银行、信托、消费金融公司等资金方共创的普惠金融生态,早已是海纳百川之景了。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