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智能金融场景建设初探
移动支付网 杨唯实 田海亮 王辉2020/9/18 9:42:15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银行打破以往以物理网点为基础的服务模式,踏入了便捷多元的移动智能银行时代,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完成绝大多数金融服务,手机银行成为获客、活客、留客的主要渠道。简单依靠传统金融服务如转账、理财、贷款等金融服务场景的手机银行已无法持续获得客户黏性。建立以金融服务为中心,生活服务、消费、出行等综合场景为补充的智能生态迫在眉睫。中国农业银行在探索建设移动智能金融场景生态的过程中,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了强大的服务处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客户画像能力,快速构建了千人千面的智慧场景生态。

开放融合,金融+场景势在必行

中国农业银行智能掌银目前已实现重点金融产品的全覆盖,引入生活、消费、出行、校园、影音等各类场景,在给客户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对场景权限、对接、整合、管理、运营、数据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把场景服务建起来,更重要的是将生态循环起来,将大量的金融产品、孤立场景有机融合起来。通过强大的客户画像能力,打造商业智能场景引擎,为客户优选符合偏好的场景。采集交易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评价场景资源质量,持续优化智能场景引擎。

要建设场景循环生态,需要建立四个技术模型,具备三种服务能力,实现三个业务目标。这些模型、能力与目标相辅相成,在相互作用下,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场景循环生态的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统一接入模型、服务模型,使场景具备快速接入能力,场景资源更加丰富;构建统一触达模型、服务模型,使资源具备整合能力,服务可以精准有效触达客户;构建统一管理模型,提升管理运营能力,使场景运营更高效。

兼容并蓄,全品类场景快速接入

在场景生态的建设过程中,首要任务是丰富场景资源。只有建立快速的场景接入模型,才能将大量不同类型的场景引入到场景生态中。为达到场景快速接入的目标,一是完成后台基础服务快速对接,实现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打通,二是完成前端展现容器要快速入驻,打造前端服务的一致体验。

为构建场景接入模型,达到快速接入的目标,需要依赖开放银行接口管控能力和掌银平台基础容器能力。开放银行基础平台具有标准化数据、权限、服务的输出能力,帮助场景服务快速标准化完成服务层对接。掌银客户端平台具备多种面客前端容器能力,提供丰富前端框架可供选择,既满足场景接入技术多样性的要求,也保证了场景面客体验的一致性。

接入模型利用开放银行的基础设施,制定标准化接入流程,对场景接入全流程进行管控,利用网关的管控能力提供标准化输出接口,使接入流程更规范、系统对接更便捷。

接入模型基于掌银平台容器能力,为场景提供安全、便捷、标准统一的页面功能,如登录、支付、分享等功能。在满足快速搭建页面功能的基础上,确保多种页面框架的面客样式、交互、流程等前端标准统一。

精益求精,整合资源精准触达

场景生态建设要解决的痛点之一就是多场景间的整合。场景整合把大量品类不同、特征不同的场景形成合力,将零散的场景服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应用体验。为实现整合场景资源的目标,需要从数据、触达两方面完成整合。首先要建立场景服务模型,将场景分类、标签、特征等属性从数据层面整合。构建统一的结构视图,分级分类管理自建、合作场景资源,将资源进行点线面多维度串联聚合,为客户精准服务提供数据基础。其次要建立场景触达模型,将场景资源精准推送给客户。通过分析客户标签、偏好模型,让掌银更懂客户需要,为客户精选资源,让各种不同的场景更符合客户旅程的需要,让客户享受贴心的掌银场景旅程。

1.统一服务模型

统一服务模型最重要的基础是场景池,建立数据规范统一的场景池是掌银场景接入、整合、管理、运营的重要基础。场景进入池的过程就是创建场景领域模型的过程,根据场景使用过程中和管理过程中的各项特征,将场景资源数据进行抽象,建立场景标准数据模型,有效整合场景数据。

建立场景池的过程,首先是标准化抽象场景数据,通过识别场景的面客数据、管理参数、运营参数,在场景接入时将总行、分行、合作方场景抽象为标准的产品资源数据;其次是建立场景服务中心,在标准场景模型基础上,建立场景面客所需的管理、评价、搜索等服务;最后是整合场景应用,利用场资源视图、产品视图,对场景应用进行流程、服务、数据多维度整合,依托场景分类、发布、评价、营销、聚合、协作、搜索等服务功能,完善场景精选、编排、营销、搜索等面客服务体系。

2.统一触达模型

统一触达模型为达到精准推送场景的目标,需要实现智能推荐引擎、裂变分享、全流程数据采集三大功能。智能推荐引擎负责将场景推送给客户;场景分享为客户提供分享、裂变、分享权益能力;数据采集负责收集场景的全流程基础面客数据,并通过大数据计算能力分析客户偏好。

场景智能引擎分析客户标签、偏好模型,为客户精选场景服务,通过LBS、规则等多种推送方式,将场景触达客户。为满足客户偏好,在产品交易后、轮播图、广告位等多种版位下,推荐客户关注的场景资源,内嵌营销活动吸引客户深入场景旅程。

场景分享依托裂变式营销策略,为管理员提供配置化分享能力。建立H5、小程序分享模板,支持业务灵活的配置分享页面,实现场景快速分享功能。采用分享前设置营销活动,分享后对接营销计价,将权益作为分享流程的粘合剂。

数据采集服务规范了场景页面的数据回馈流程,全流程采集客户行为、交易等数据。利用流计算能力,实时调整推荐策略,实时优化智能引擎场景推送功能。在大数据平台分析场景客户行为、交易数据,生成客户标签、客户偏好模型、实时推荐模型,推动触达模型迭代更新,为场景提供业务评价数据。

提质增效,大数据助力高效运营

管理和运营是场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持续运营管理场景池,保持池内资源质量优秀,发挥资源最大价值。制定标准化的管理规则、运营要求,建立统一的管理模型,支撑管理人员的需求。

为建立统一管理模型,一方面是把业务管理流程规范统一起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建立长效的运营框架,实现场景开发测试、业务管理、场景运营等团队线上无缝对接,满足场景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达到规范业务管理、持续高效运营的目标。

规范业务管理,基于行内开放银行、管理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场景池统一的准入、发布、下线、评价支撑功能体系,支持场景全流程的接入、发布、分类整合、推荐客户、监控、运营、评价、报表等需求。

强化业务运营,在建立完整的场景数据采集、分析、优化的闭环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平台,采集客户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建模,建立技术数据运营体系,以实际数据为基础,支撑营销活动、资源优化等运营工作的开展。支持场景内预置营销版位,对接行内营销活动,完成场景交易抽奖、广告推送、支付优惠、活动任务功能,实现持续营销场景目标。利用页面爬虫、交易探针等技术手段,实现场景实时运行监测、问题处置、服务降级等能力。

继往开来,物联网+场景大有可为

当前场景生态的建设依托接入模型、服务模型、触达模型、管理模型的顶层设计,有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围绕场景引入、整合、触达、管理、运营等功能的建设,使场景生态具备快速接入、精准触达、高效运营的能力,给客户带来更丰富、更智能的场景体验,同时给场景合作方带来更多的客户流量。

未来,随着基础5G网络的推广,混合云、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更智能、开放的金融场景已初露曙光。智能汽车、穿戴设备、家居设备等或许会成为金融场景的重要载体。这些智能设备无处不在,通过5G连接云端的智慧金融场景管家,润物无声地为客户完成金融、生活、出行、校园、政务等多种服务。

(本文作者就职于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