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开户收紧?监管从源头打击非法买卖银行账户黑灰产
2020/10/30 9:19:45

近日记者在某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线下办理业务时发现,储蓄卡或借记卡开户时个人信息审核要求更加严格。对于非当地户籍的个人用户,银行工作人员会要求开户人提供暂住证、工作证明等附加资料进行进一步的人工核查。工作人员称,"这是应监管的要求,据了解上海地区的所有银行都在实施。目的主要是整治虚假开户以及银行账户买卖等黑灰产,从源头上把好银行账户管理入口。"

今年以来,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据了解,当前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中用于转移非法资金的银行账户,大部分是不法分子利用他人或者已失效的居民身份证冒名开设的。记者注意到,近期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公告启动用户身份信息核查工作。多家银行表示,留存身份信息不完整、不真实的客户,将中止其名下账户的金融服务。10月20日,在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指挥下,全国"断卡"行动开展首轮集中收网行动。共抓获涉"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4600余名,缴获电话卡、银行卡共计6.5万余张,1.5万名开卡人被列入银行失信人员名单。

除了对参与了非法买卖银行账户的涉案人员全面实施惩戒措施,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还从内部开展倒查,对开办大量涉案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的银行通报处罚。据央行官网消息,杭州、福州等地多家涉案银行账户数量较多的银行被暂停部分网点1-3个月新开立银行账户业务,相关人员被追责。

非法买卖银行账户面临严厉惩戒

某高校多名大学生在网上看到收购、租赁银行卡广告后,为数百元贪图蝇头小利,将自己的银行卡出租,最终面临刑事追责。上述新闻并非个案。

这一方面说明当前买卖银行账户已逐渐形成黑灰产业链,一些专业开卡群体已将"黑手"伸向了校园。另一方面说明大多数用户法律知识淡薄,不少年轻人直至被警方传唤才知道出租、代办银行卡背后的严重后果。

实际上,2019年12月,央行与公安部就联合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对买卖银行卡或账户的个人实施惩戒的通知》,要求凡是经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卡或企业账户的个人,除承担法律责任外,银行和支付机构对相关个人实施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的惩戒措施。惩戒期满后,对相关个人办理新开立账户业务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加大审核力度。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密集开展银行账户非法买卖犯罪的打击行动。资料显示,10月10日,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全国"断卡"行动部署会召开,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

10月20日,全国"断卡"行动开展首轮集中收网。据通报,共抓获涉"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4600余名,缴获电话卡、银行卡共计6.5万余张,对1.5万名人员进行联合惩戒。"断卡"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相关负责人指出,这1.5万人主要是参与了非法买卖银行账户的人员还有支付账户的人员。按照人行261号文件(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261号)和8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9〕85号)规定,上述人员被采取了不得新开立账户、不得使用银行的非柜面业务和支付账户的措施,"包括了我们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还有POS刷卡,以及微信和支付宝二维码的支付等。"

相关负责人称,相关单位和个人还要被纳入到金融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进行惩戒。即我们常说的征信黑名单。

开户审核收紧,多家银行被约谈、暂停开户

上文提到的人行261号文件除了对参与了非法买卖银行账户的涉案人员全面实施惩戒措施,还明确要对金融机构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261号文第20条规定,凡是发生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的,应当倒查银行、支付机构的责任落实情况。银行和支付机构违反相关制度以及本通知规定,情节严重的,人民银行可采取暂停1个月至6个月新开立账户和办理支付业务的监管措施。

记者查询央行官网信息发现,近来已有杭州、福州等地中心支行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涉案企业银行账户倒查及问责情况进行了通报。

据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5月13日披露的消息,已对涉案企业账户较多、违规情节严重的4家银行进行通报批评,并开展监管约谈。暂停4个银行网点3个月新开单位账户业务,暂停18个银行网点1个月新开单位账户业务。责令银行内部严肃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责任。将涉案账户情况纳入对银行"两管理、两综合"评价内容,降低评价等级。6月3日,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再次对3家银行行领导进行专项监管约谈。对第二批涉案企业银行账户较多的2个银行网点,延长暂停新开单位银行账户时间1个月。

7月16日,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公告暂停部分银行网点1-3个月新开立银行账户业务,并责令相关银行严肃追究开户网点负责人、上级管辖行和省级管理行管理人员,业务、运管、合规和监测等相关条线岗位人员责任。

"暂停开户对银行来说意味着一段时间内客群的被动流失,新营销而来的客户因无法开户很多业务都无法办理,只能看着用户选择其他银行。"银行从业人员向记者表示。而整个开户流程涉及到银行内部多个部门,倒查机制对整个开户流程的所有人员工作合规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从源头上把好银行账户管理入口。"

记者近日来到某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办理银行卡开户业务时发现,个人信息审核有明显的收紧现象。由于记者是非银行网点附近的个人用户,在开户时银行工作人员要求记者提供单位名片、劳务合同、暂住证等附加资料,否则无法通过核查。工作人员称,"这是应监管的要求,据了解上海地区的所有银行都在实施。"

随后记者采访了其他多家银行相关银行卡开户政策。上海银行方面表示,因不同地区监管部门要求不同,网点在开户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开户人提供辅助证件或资料核实,具体请以柜台审核为准。如非本市户籍的新户,在网点开户时除需要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外,还需要相关辅助证明材料原件,如本市暂住证、居住证、或工作证明等,审核办理。

中国银行客服回复记者表示,办理借记卡开户需要本人带领身份证到柜台进行办理,根据各地政策有所不同,网点方面可能会对办卡的用途进行核对,需要开户人提供相应的资料。对于用户资料审核收紧的原因,中国银行客服回复表示"主要是为进一步落实个人账户实名制、客户身份识别等法律法规要求。"

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26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持续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和完善工作。需要核实的客户身份信息范围包括: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证件有效期限等。今年9月21日,光大银行也在其官网发布《关于核实完善客户基本身份信息的公告》,要求核实自然人客户的上述信息。核实信息之多之广,可谓史上最严。银行方面均表示,若用户在该行留存的身份基本信息不完整、错误、无效或失效,将中止其名下账户的金融服务。

有金融科技行业人士建议,银行在合规开展业务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技术实现风险防范。比如,在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结合银行账户风险案例特征、公安机关反馈案情特征,建立多项风险监测模型和银行网点堵截异常账户案例库,及时预警账户信息异常情况。推进构建行业风险共享联防机制,在银行、支付机构间共享异常开户行为、风险账户、风险商户等信息,及时开展典型案例风险提示,形成行业风险防控合力。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