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评】259号文收款码新规落地前的焦虑
慕楚移动支付网2022/2/21 14:09:53

还有一周多的时间(3月1日),259号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就将实施。无论是普罗大众,还是支付产业各方都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新政的落地。其中对收款码的监管要求,已经激起两波舆论高潮,这让支付行业感受到了机遇与挑战,同时伴随着焦虑。

收单的危与机

整体而言,对于大多数收单机构来说,个人码转商户码是市场的增量释放。

拉卡拉曾在答复投资者提问时称“进一步明确个人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性收款,将极大地提升公司的市场规模和份额”。深交所甚至为这一重大利好消息而对其问询,要求其说明依据及合理性等问题。

已有多家拥有收单背景的机构,都或多或少的提及了259号文对其的利好。

不仅仅是支付机构,银行也很迫不及待。原本只发祝福信息的商户服务公众号,开始密集的推送聚合码相关营销内容。

银行甚至发送短信,向客户推销其聚合收款码:

无疑,259号文的发布,是收单领域的一场饕餮盛宴,就看谁能吃下更多增量市场。

但同时,这也是一次挑战。

根据259号文规定,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等为收款人提供收款条码相关支付服务的机构应当制定收款条码分类管理制度,有效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使用收款条码的场景和用途。

最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也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分类管理标准。在这转码期,许多收单问题都可能发生。

自身服务能力的考验。无论是何种规范或标准出台,对收款码进行细分化的监管,必然在风控维度上有所新增,对服务机构后端团队的要求更高;此外,转码过程中的服务成本也将提高,前端落地、后端客服压力都不小。

同业竞争压力。上述银行的相关动作,就是对支付机构、独立品牌聚合支付服务商的挑战。此外,259号文规定个人静态收款条码存在有效期。那么更换静态码过程中,是否会加剧行业竞争,商户从原来的被动说服而更换收款码,衍变成了收款码到期的时间压迫转而主动寻找服务,这可能存在诸多机会,也可能爆发一些恶性竞争乱象。

舆论压力。众所周知,支付行业正在落地降费惠民,个人码转为商户码,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经营成本提高的情况,这背后的舆论压力也是需要收单行业所关注的。

而对于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大厂而言,监管、市场、舆论、内部的压力则一个不少。不知259号文落地之后,腾讯财报中的商业支付会如何变动。对于POS厂商来说,259号文也同样带来了焦虑。

259号文从厂商侧便开始加强银行卡终端管理,给原有的一些不规范业务会带来较大影响,特别是不规范的信用卡收单业务受到强监管,最终也将传导到终端制造侧。从收款码的监管来说,259号文对终端厂商可能带来更多机遇。静态码受到更强监管,存在有效期的要求,对收款音箱、卡牌等收款码形式或是利空,产品需求则会更多的向动态码终端转变,甚至向POS转变。

当然,这都需要观察259号文的落地情况,许多要求有待明确和细化。

个人与商户的焦虑

对于个人与商户,259号文落地同样带来了一些焦虑。

非面对面收款受限、个人码转商户码、经营码费用可能提高、税务等方面问题都会可能影响到个人和商户对收款码的使用。

在两波舆论高潮中,2021年11月下旬,个人收款码被禁的误传,使得整个社会面关注到259号文的实施,彼时大家的关注点仍然在能不能用的层面。

2022年2月,也就是这周前后,个人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性收款,一旦数额大还要补税、罚款的传闻,使得259号文的落地,从单纯的收款码使用问题,上升到“支付+税务”问题。叠加近期线上电商直播薇娅补税等舆论影响,整个社会的商户敏感神经再次紧绷。

其实,大众也不必太过焦虑,259号文是支付监管,并不是税务监管,法难责众,大家该怎么做生意还是怎么做。

监管的压力

面对舆论的此起彼伏,大众的持续关注,259号文同样给监管层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首先是减费让利政策的压力。202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的通知》,自2021年9月30日起三年内,在刷卡、网络支付、ATM等方面,支付行业全面施行降费。在这一背景下,259号文的落地不能给社会面带来较大的成本提升。

事实上,2021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回应社会关注时也表示,在相关要求实施之前,支付服务机构必须要全面、充分评估客户正常支付需求,制定配套服务解决方案,确保服务成本不升、服务质量不降。

其次是对社会生产不能影响太大。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从大型商超到街边小店,大多都已经支持条码支付,259号文的落地不能造成断崖式的体验变化。这需要一定的缓冲期,同时影响商户数量、商户服务变动情况不能太大。

然后是确保政策落地有效性的压力。条码支付经历过多次监管,出现了条码暂停而未停,296号文《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规范限额被规避等多个监管政策落地不到位的情况。对于296号文落地,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官员曾公开表示,“有个别支付机构在这方面还是明显执行不到位,在故意逃避,基本上还是玩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套。要么是故意逃避,干脆什么东西也不做,要么是做了一些变通的处理来应对这件事。”

条码支付已经经过了6-7年的高速发展,各种模式、技术带来的问题逐渐暴露,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当下,跑分、跨境赌博、电信诈骗、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等风险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热点,259号文是一剂猛药,让条码支付更加合规。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