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黑产与正规军之间的对决
十字财经移动支付网2023/8/3 17:05:08

金融黑产与正规军之间的对决,正在成为一场技术和司法能力的全方位斗法。

最近有几个有趣的新闻,连在一起,串成了一条线。

2023年5月,招行信用卡收到持卡人张某反馈,称其因投资失败导致信用卡逾期无法偿还后续账单,并向银行提供了一份加盖公章的“困难证明”,希望得到银行的“特殊照顾”。招行信用卡接到反馈后第一时间展开评估,但在材料核查过程中发现其公章证明材料疑似伪造,立即向济南历下区解放路派出所报了案。经过调查,张某被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行政拘留。这个案件也成为首个银行持卡人在投诉协商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被行政拘留处罚的案件。

同样在5月收网的还有一起产业化、团伙化的全国性犯罪案件。

2022年,招行信用卡在日常监测研判工作中发现一持卡人账户存在异常。在分析账户交易、行为等多维度数据后,发现该账户相关的上海红六权法律咨询公司主要从事“代理维权”、“代理投诉”、“信用卡债务优化”、“网贷高息减免”等典型的金融“黑灰产”业务,并以“红六权”以所谓的“互联网+法律”商业模式为噱头,通过发展人员推广“黑灰产”业务从中牟利。招行信用卡主动部署、收集线索向上海市公安机关反馈相关问题,2023年5月,上海市公安机关在沪、苏、津、闽、豫等地同步收网,成功打掉了这个利用发展成员模式实施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全国性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人。

而这种势与黑恶势力战斗到底的态度并非仅仅来自招行信用卡,平安信用卡、广发信用卡等各大卡中心都在不遗余力地联合司法力量打击金融黑灰产,类似新闻不时见诸报端。

1

来看两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2023年一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10.49万件,其中个人贷款业务投诉5.98万件,占投诉总量的57%。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其中,不乏“非法职业代理投诉”“代理维权”“征信修复”“反催收联盟”等黑灰产行为。

第二组来自中国互联网协会关于黑灰产市场规模的相关统计数据,这类黑灰产从业者超200万人,平均年龄约23岁,市场规模高达1100亿元。

金融黑产有着眼花缭乱的名目,除了“专业反催收”“代理免除债务”“征信洗白”“债务优化”这类话术包装之外,甚至演化出了“停息停催”“挂账停息”“合作减免债务”等细分手段,已经形成了团伙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集群。

从其作业方式来看,不仅有标准化流程,甚至有精细化的业务细节——完整的操作指南、标准的话术模版、背后甚至有十分科学的心理博弈和方法论,以各种专业方式迫使银行减免债务。逃废债得逞之后,更有甚者还会堂而皇之地发庆功喜报,从而吸引更多客户。

作为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反催收黑产玩的就是一鱼两吃——利用债务人的人性弱点和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发心,碰瓷信用卡中心恶意投诉,如蚁附膻。

不要以为侵害的只有银行利益,事实上,当持卡人寻找黑中介代理维权试图进行“债务清还”“征信修复”等,这一妄念带来的往往是进一步的资金损失、个人信息泄露和信用伤害。在代理债务协商过程中,黑中介往往会要求客户提供包含银行卡密码等敏感信息,同时让客户办理呼叫转移或修改预留手机号后将手机SIM卡寄送给代理中介。这意味着,消费者不仅可能面临资金损失,个人信息还有可能被非法利用,存在巨大风险。

对待反催收黑灰产,政策主张一直十分明确。近三年,全国多地银保监局累计发布了85则警惕“非法职业代理投诉”“代理维权”的相关公告。今年以来,全国多地金融监管、公安、市场监管部门相继发布了《关于防范金融领域不良代理投诉举报风险优化营商环境的通告》等通告,明确反催收机构的“非法代理投诉”属于违法行为,必须予以坚决打击。

如此频密的官方发声除了说明顶层设计对金融维权正当性的重视以外,也说明政策主张与实践落地之间存在着相当的现实落差。而这一落差需要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的长期通力合作,才能逐步弥合。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改变正在发生。

面对黑灰产的恶意维权,金融机构正在拿起法律武器。今年以来,在司法层面上,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增加对非法代理维权、反催收组织罪责认定。由曾经定罪为寻衅滋事罪,到如今已有多起非法代理投诉被认定为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等刑事犯罪,非法代理投诉黑中介,由原本的拘留变成刑拘,其性质在司法层面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司法努力的不断落实,值得整个行业喜大普奔。消保工作的内核不是满足消费者的一切主张,而是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从行业角度来看,反催收的黑色产业链,有限的渠道和资源遭到侵占,对正常维权的借款人也带来了极大的不公平,更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经营秩序。因此,当金融机构的正当权益得到保护,也为行业的长足发展构建了更加良性的环境。

2

信用卡的恶意投诉并不是这几年才有的,银行苦其久矣。但作为金融机构,自身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值得反思的空间,其实也是有的。

从公开信息来看,反催收黑产是从2019年之后开始发展壮大。

2019年之前信用卡业务经历了一轮高歌猛进的增长。这个增长有多夸张呢?2018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的新增发卡量同比增长43.44%,平安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达到55.88%。

(十字财经根据各家银行2018年报数据整理)

回头来看,陡峭上扬的增长曲线本身就酝酿着潜在风险,一部分持卡人的过度信贷也少不了金融机构的推波助澜——有些持卡人本就不应该成为信用卡产品的目标客群,还有一些持卡人所享有的额度超出了自身现金流的负荷能力。

对金融机构而言,用户是供养数据的资产。一方面,从大数据经营的角度,用户规模、发卡规模和交易规模为模型训练带来大量的数据支持。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用户基数的扩大为金融机构带来高歌猛进的增长数据和利润回报。

经济欣荣之际,问题都被掩盖得很好,即便是资质不佳的持卡人也可以不同卡之间的套现,十个坛子九个盖就能把现金流玩转。

2020年开始,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事情。经济大环境遇冷,许多人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加之金融监管对套码套现生态的管理,金融风险大面积暴露。而与此同时,随着科普工作的渗透,征信记录的重要性渐渐被大众所熟知,两相作用叠加之下,如何光明正大地逃废债也就成了一部分持卡人的“刚需”,维权黑产应运而生。

如今,行业已经经历了一轮完整的起落。整个消金市场非理性扩张所带来的影响正在由全行业共同消化。

这不是在为黑灰产寻找合理性,而是一种提醒。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讲,长足的健康发展是内外兼修的结果。银行们需要不断夯实自身的技术能力,及时发现风险并联合金融监管、司法部门对黑产坚决说不,但也要从根源上优化自身的经营理念,抗衡短期诱惑。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展开全文
相关阅读
资讯查询取消